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疑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重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特色文化大多植根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卞靖如是说,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包括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表面展示向深度挖掘转变,要素流出向要素集聚转变等。
近年来,玉溪市通过“旅游+”的形式,重点发展生态环境好、民族文化风情浓郁的村落,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旅游与地方特色文化相融合,不断提升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涌现出一批各具亮点的村村寨寨。易门县十街彝族乡摆衣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彩民族风情开始了旅游业发展之路;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以产业提升和群众致富为着力点,启动实施“美丽彝乡”建设工程,美丽山村展新貌。
茂盛的森林植被、清澈的山间泉水、如画的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特色民居、依山傍水的彝家村寨……位于易门、峨山两县交界处的易门县十街彝族乡贾姑村委会摆衣村是一个“颜值”很高的村庄。
“来这里游玩的外地人多不多?”“多啊!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每年的5月20日举行‘乡村旅游体验日’活动,游客可以来这里体验民族文化、稻田摸鱼、走茶马古道……今年活动期间有5000多人涌入我们这个村子,车停到好远的地方。”贾姑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李靖云这样回答我们。
摆衣村共有56户、202人,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村庄依山傍水,村寨周围有泉眼常年清泉长流,村内坝塘水源充足,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69.4%,自然风光优美,民风民俗淳朴,民族文化浓郁。2015年起,各级党委、政府以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为契机,立足产业发展,紧扣民生改善,把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符合地域特征、提升经济社会活力的示范村建设新路径,于是有了今天这样一个美丽、富裕、和谐的彝族村庄。
“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回到村子,先做共青团的工作,后来当村长,现在在村委会,近30年都在这里生活,也见证了摆衣村的变化。我记得当时老百姓年收入才700多元,虽然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了,但由于我们彝族比较淳朴、害羞,比起外面的村子,日子不是太好。”贾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成春说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出去上学的人多了,大家的思想有了转变,但村子还是发展传统农业为主,吃穿倒是不愁,但谈不上富裕。跨越式的改变应该是从2015年开始。”李成春认为。
2015年,摆衣村开始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当地党委、政府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整合省、市七部门项目资金545万元,同时群众积极投工投劳,通过生态旅游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文化建设体系建设,实现了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收入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民族特色村寨的示范引领作用得以显现。
十街彝族乡副乡长刘宏斌说:“我们围绕‘打造精品、彰显特色、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要求,把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高效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和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等各专项规划有机衔接。结合摆衣村实际,整个规划紧扣村庄道路硬化、特色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和民俗风貌塑造等五个重点,在项目规划、实施、监督等过程中,充分吸收村民参与,尊重村民意愿,做到群众积极参与、户户规划到位,调动和发挥了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贾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成春·
·摆衣村唢呐队的资深队员李德明大爹·
通过大力实施“道路硬化、村寨亮化、卫生净化、民居民族化”工程,开展对“柴草乱放、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粪土乱堆”的专项治理,并制定相应措施,将综合整治常态化。先后投入140多万元,美化旧民居外墙、新建花台、安装太阳能路灯、种植绿化树、配套建设生态垃圾池、排污排水设施及休闲健身场地,动员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树种花美化庭院。3年后的今天,摆衣村成为“房在林中建、人在画中游”的美丽乡村典范。
“村子漂亮了,还得发展经济,有了物质保障,大家才会更和睦团结。”李成春说。
十街乡党委、政府始终把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贯穿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的始终,按照“生态立村、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户均一吨烟叶、一吨蔬菜、一吨大米、一吨畜禽的“四个一”产业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冬早蔬菜、水稻、烤烟、经济林果和养殖业。设立20万元的产业发展互助资金,扶持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引进蔬菜新品种,以早蚕豆、荷兰荚豆等为主的冬早蔬菜种植业不断壮大,人均蔬菜收入突破4000元;安排资金30.6万元,补助农户购买种苗和开展科技培训,大力发展泡核桃、金银花、柑橘、绿花椒,引进樱桃4400株,林果业有了新发展,各种经果林木绿满山头,基本形成了“四季有花果、四季有时蔬”的生态农业新模式;坚持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育产业建基地,以基地带产业,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在优势农产品“贾姑米”的包装销售上做文章,投入25万元资金,积极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组建贾姑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100户农户参与,贾姑米的精包装销售模式初见成效,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积极推广“畜(禽)—沼(气)—果(蔬)”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户均一吨畜(禽)的目标基本实现;加大力度培育扶持乡村农家乐和种养殖大户,投入资金10万元创建示范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刘宏斌说:“目前,我们通过产业培植,把生态优势、民俗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摆衣村基本形成了‘一村一特’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示范村群众增收致富。”
环境改善了,产业发展了,但摆衣村的发展并没有停止。“虽然现在特色产业做得不错,收入也可观,但不能保证今后也如此。”李靖云说。在当地,无论是乡、村干部,还是老百姓,“看得长远”是一个共性。
摆衣村自然环境优美。背靠青山,面临梯田,犹如一个大家闺秀,“养在深闺人未识”,又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线条优美的梯田间。南侧的脊背山植被茂密,有原始森林的味道,山上空气清新,犹如一个天然氧吧,顺山箐而上,有古驿道遗址、小溪、水库、生态公园等景点,每年夏季可采拾到鲜美的野生菌。北侧有大面积的梯田,整体形状错综有致,造型独特,曲线优美,不同季节,不同的农作物整齐排列,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河道内局部区域还有河心岛,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摆衣村民族文化氛围浓郁。走进摆衣村,一幢幢青瓦白墙民居、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一棵棵参天大树尽收眼底,村庄整洁、道路宽畅、彝族建筑典型特征突出。此外,当地党委、政府将“基层党建+民族文化”工程作为党建引领文化兴村的重要举措,组建了唢呐队、花鼓舞队等彝族特色文艺队,让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快70岁的李德明大爹正在家门口擦拭唢呐,准备过几天去邻村表演。他说:“我们这里保留着传统的彝族文化,从房屋建筑、刺绣到唢呐、花鼓舞,所以每年都有很多文化人来‘采风’。”老人不但知道“采风“的意思,还会用手机拍照,他高兴地从手机里找出前几天来他家的几位“老外”的照片。
·摆衣民族特色村摸鱼活动·
刘宏斌说:“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结合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多功能产业,摆衣村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县委、政府及乡党委、政府依情谋划、积极争取,整合资金,从2016年开始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
据介绍,摆衣村2016年实施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项目,邀请相关单位做了1∶500地形图、修建性乡村旅游发展详细规划和可研报告,对山、水、林、田、村庄的保护和开发制定了翔实的方案,创建了10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扶持种植樱桃60亩、开设农家乐1户,实施了30亩稻田立体开发示范创建项目,完成了烧烤体验休闲区、休闲垂钓区、棋牌娱乐室的设施建设。2017年举办了“乡村旅游体验日”活动和彝族火把节,当年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
李成春介绍,“目前全村只有我开了这家‘农家乐’,每餐也只能接待10来桌。5月份来村里的游客有几千人,所以今年我们尝试组织村民做地地道道的彝族农家菜招待游客,由村里负责订桌,村民按接待能力接受预订,少的每家1、2桌,多的3、5桌,每桌收费500元。可以说,发展旅游,我们才刚刚起步,还需要摸索。”
不过,在摸索的同时,摆衣村乡村旅游已经有了一套长远的规划。“我们的规划愿景是依托摆衣村及周边独具特色的传统村寨、自然风光和生态田园景观,以‘生态休闲观光’为主题,以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支撑,从‘山水田村’风貌特色保护入手,通过特色产业带动,‘农旅’结合打造以生态观光、彝寨游览、康体休闲、农田捉鱼体验和特色种养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特色旅游,实现‘与田园共融,与山水互动’,达到‘留住乡愁’的愿景。将摆衣生态特色旅游村打造成为带动易门县旅游业发展的精品旅游景点、美丽乡村示范点和云南省特色旅游村。年接待56000人次,消费收入1680万元。”刘宏斌介绍。
2017年7月12日,由于村寨特色保护与发展得到认可,红塔区首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正式在黄草坝村挂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庄?黄草坝地处西部山区,距中心城区18公里,耕地面积10740亩,人均耕地2.18亩,森林覆盖率83.4%。总人口1314户、4926人,彝族占99%,是典型的山区彝族聚居村,素以植被丰厚、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著称。
2013年5月,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黄草坝村结合自身“彝族文化、山区、原生态”等特点,按照“美丽乡村、生活幸福、宜居家园、传承文化、党建示范”的总体要求,开展了美丽彝乡的建设工程,使得黄草坝旧貌换新颜,喜迎八方客。
“我们黄草坝全境森林、植被丰厚,山川秀美,溪水长流,素有玉溪‘香格里拉’和‘红塔区后花园’的美誉。外地人都说我们是‘天然氧吧’。”黄草坝村委会主任普金祥说。果不其然,沿着绿树成荫的山间游道,空气里充足的负氧离子让人心旷神怡。
普金祥说:“因为黄草坝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之民族文化保留较好,当时省、市领导调研后认为,黄草坝可以作为山区少数民族村寨的典型代表进行打造,形成示范带动。”
2013年,玉溪市将黄草坝打造成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2013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也在黄草坝召开。从2013年7月开始,投资2000多万元,集中开展了一、二、四组的美丽彝乡建设工程。
“当时在做基础设施建设时,我们就将‘民族文化’作为重点。”玉溪市红塔区民族宗教局副局长可莉新说。
民族文化建设比较突出的有筹建民俗陈列室,通过收集、挖掘彝族的历史传说、传统手工艺、民族服饰、传统生产生活工具等民族文化,推动讲彝话、学彝文,推进彝族歌舞传习,保留和传承好彝族特色民风民俗;以墙体、宣传栏、活动室、村名石等为载体全方位凸显彝族元素,进行墙体民俗彩绘673.32平方米,设置民族标识92个,建设文化活动广场4000平方米。这些基础设施的“民族化”极大地丰富了黄草坝的彝族文化特色,也使得黄草坝可以主打民族、生态主题游来吸引游客,发展第三产业。
·特色产业·
立足于当地院落条件较好的彝族群众,逐步改造提升村庄旅游配套设施的接待能力和水平,2013年完成了4个“彝家乐”接待点建设。“吃彝家饭、住彝家屋、赏彝族特色民居、看田园景、品民族情”是黄草坝打造各具风格“彝家乐”生态休闲游的初衷。村民何仙就在那时开起了“竹园乐”。
普金祥说:“当时按‘一家一风格、一户一特色’来打造‘彝家乐’菜品和彝家风情。游客接待中,本地土鸡、土鸡蛋、腊肉、羊肉、山茶得到了一致好评。彝家乐是黄草坝彝族山区特有的旅游接待形式,可以有效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以及附属的第三产业,为黄草坝发展生态、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形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何仙家的“竹园乐”名副其实在竹园旁,平均每天有4、5桌客人,主要经营山茅野菜和自家种的生态菜,一年毛收入有10多万。
随着黄草坝村知名度的提高,高海拔冷凉蔬菜、农家自养禽畜及山珍成为了“亮点”。目前已走出了一条以游补农、以游助农、以游促农的良性发展路子。同时,为发展绿色经济,鼓励村民栽种的特色蔬菜、三七及核桃等经济林,已渐成气候。2017年,黄草坝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36元。
“从去年到今年,也许人们玩的地方多了,游客没有前年多了。”何仙说,她的“竹园乐”以前人多时要找村民帮忙,现在平时只用自家人就可以应付了。“那家庭收入是不是少了?”“这倒是没有,儿子除了在花卉公司上班外,还自己办公司种植多肉,收入还可以。”何仙家有2辆轿车、2辆微型车,摩托车、电单车是买给工人骑的。
何仙说的花卉公司是昆明莱克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花卉基地。据了解,近年来昆明莱克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在黄草坝村租地110亩建立花卉基地,种植多肉植物15亩,共有100多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地,其中有进口的水泡、生石花等稀有品种。该公司带动当地25个农民到企业打工,月工资达2500元左右。
普金祥说:“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我们还得找其他路子,但首要条件一定得保护生态,得为子孙后代考虑,哪怕让发展的步子慢一些,都要稳扎稳打。”
在旅游业方面,黄草坝村也想到了提档升级。“下一步,我们准备往体验民族文化方面吸引游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旅游业不只是表面上的走走看看,而是喜欢深度体验民族文化。我们准备以民族节庆为契机,主推‘体验游’。”普金祥介绍。
可莉新说:“目前从大理巍山请老师过来办培训班,组织大家去昆明晋宁参观学习,目的就是积累经验,为提档升级做准备。”
·农家乐老板娘何仙·
·赞比亚友人到彝家乐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