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豫婉
【摘 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之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更应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精神在时代的召唤下开出旺盛的花。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华民族精神 培育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长期陶铸的产物,是从中国文化中积蓄起来的积极地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来源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活、实践、交往经验的积累与升华,是中华人民数千年来不断反省人生道路的智慧结晶。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感情等的综合反映。2001年12月江泽民指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最突出的就是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各族人民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2]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中华民族精神大多数来源于传统文化,儒学中的求道求真发展出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讲道德重教化的精神,儒学中的成圣与合群发展出了团结统一的精神。道家的守中致和发展出爱好和平的大度精神,尊道贵德发展出入世与避世并重的务实精神,崇俭抑奢发展出淡泊名利的朴素精神,无为而无不为发展出以退为进的进取精神,物无贵贱发展出博大宽容的平等精神,我命在我不在天发展出自尊自重的实践精神。佛教中的慈悲为怀的平等博爱精神,去恶从善的道德自律精神,自觉觉他的互利精神,乐善好施的人道精神,反对杀生的和平精神,忍辱为重的宽容精神。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作了解读,加入不同的思想来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二)近代文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鸦片战争开启近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反省历程,民族意识的自觉使中国人民爱国精神不断高涨,从闭关锁国到向西方学习科技,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成为了增强民族自信心的有力武器。甲午海战使得中国人民意识到光学习西方的技术是不行的,抱残守缺决不能救中国,这就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改革精神,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我们也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辛亥革命期间,革命把反帝与反封建专制结合起来,探索了一条革命的救国之路,唤醒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民主和科学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唤醒中国人民启蒙精神。
(三)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根据时代的发展,此时的中华民族精神包括用于求索的进步精神,为了新中国的发展产生的发动群众的实践精神,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对峙,为了应对现实条件的发展而产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希望,发展出了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此时发展出的反对专制的民主精神,力求和平的团结精神,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发展艰苦创业精神,抗美援朝的国際主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时期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
三、大学生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大学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的文化,它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时代特点,不仅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引导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也对我们有具体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但是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有限,了解程度也有限,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所以我们应该在大学生中间大力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样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大学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在大学生中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也要注重创新传播途径,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所以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上也应该更好的借助网络平台来做宣传,可以开设相关的免费网络课程,以动画的形式增加中华民族精神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习者的兴趣。政府可以把相关的先进事迹写成文章在公众号和微博上推送,在增加关注量的同时为大学生树立生活中的学习榜样,从身边的环境着手影响大学生的个人素养。学校也应该加强中华民族精神方面的相关教育力度,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举办与中华民族精神相关的讲座和文化活动节等,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小 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但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更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看到我们民族的智慧和伟大力量,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觉地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学校也应该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中华民族精神的普及与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以及它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文件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2] 徐东升.《中华民族精神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6.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