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风雷
【摘 要】 诗人深受生存困惑与文化困惑的折磨,在新的历史文化环境中,抉择新的精神资源寻找出路。在《太阳七部书》中,海子放弃了他一度推崇的“以虚无化解现实困扰”的老庄文化精神,选择了西方基督教式的救赎之路,以基督教的悲悯情怀,弥补中国传统文化终极价值的缺失。海子的这一诗学精神值得关注。
【关键词】 困惑 救赎 太阳七部书
一
关于《土地》的主题,海子作了这样的阐述:“在这一首诗《土地》里,我要说的是,由于丧失了土地,这些现代的漂泊无依的灵魂必须寻找一种代替品——那就是欲望,肤浅的欲望,大地本身恢弘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来代替和指称,可见我们已经丧失了多少东西。“土地代表着一种健康、圣洁而美好的人性,然而却被贪婪堕落的人类欲望破坏殆尽:“情欲老人,死亡老人/在这中午的森林/喝醉的老人拦住了少女……”“情欲老人,死亡老人/强行霸占了我——人类的处女欲哭无泪……”(《土地》)。在这里,老人代表人类的贪婪欲望,而少女代表人类健康啊美好的人性。相同主题的诗句如:“我们已经丧失了多少土地/替代土地的 是一种短暂而抽搐的欲望/肤浅的积本玩具般的欲望”(《土地》)。贪婪欲望对美好人性的毁灭使诗人陷入困惑,這种困惑折射着诗人的生存境遇及思考。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海子这一代人经历乐儿太多的肉体与精神的饥饿与折磨:出生于国家贫困时期,连生存都成问题;成长于国家动乱时期,精神资源贫乏;大学毕业于改革时期,外来的思想观念如暴风雨般把传统连根摇撼。面对历史和现实,海子叹道:“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人见到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历史》1984);现实生存的境遇,使海子陷入希望与失望、悲观与乐观之中,有太多的不适应和困惑,承受着新的压力。
对当代作家来说,在文学与外部环境上,他们长期以来感受到的最大压力是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处理。政治与文学的紧密关系和处理上的紧张关系,制约着作家的写作内容、表达方式,也制约着作品的发表、评价,甚至制约着作家的荣誉、地位。在最为紧张的文革期间,作家的生命可能都会与他们的创作产生荒谬的连接。这种情况在80年代仍有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但与此同时,另一性质的压力迎面而来。这就是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社会的出现——给文学带来的影响。
金钱、财富、经济活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迅速加强;社会分层的趋势加速;生活方式和需求多样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冲突和前者对后者的挤压——大众文化在80年代末从边缘走向中心,而精英文化从中心走向边缘;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决定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长期被束缚的人的欲望释放出来并得到认可。金钱、娱乐、消费、文化快餐扫遍大江南北。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性异化、道德沦落)在生机盎然的经济大潮中显得微不足道。作家的精神旗帜形象已变得不合时宜。于是,那些坚持人文精神关怀的作家承受着一场巨大的精神裂变。人文精神的旗帜已变得不合时宜,甚至不断地被市场经济所解构。海子坚持的是文化精英的立场,坚持人文精神的守望,其个体价值观与新形势下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形成尖锐的冲突。
如果说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的冲突是外部的冲突,那么追求幸福/个体命运的冲突就是个体本身的冲突。海子在《夜色》中写道: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 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 诗歌、王位、太阳
受难与幸福构成海子两种相互冲突的精神状态:流浪、爱情、生存是海子的受难;诗歌、王位、太阳是海子的幸福。从1983年北京大学毕业到1989年山海关自杀,这是海子人生展开的七年,从总体来说,海子的生活状况不尽人意。
农村的成长环境,贫穷的家庭背景和负担,大学教师低微的工资,使他备受物质的压迫。书是借的,甚至有时穷得给弟弟买只钢笔的钱都没有。物质的穷困没有使他放弃对诗歌的追求。他要做“物质的短暂情人”,“远方的忠实的儿子”(《祖国或以梦为马》)。这位精神贵族只是一位可怜兮兮的物质穷人。
在这七年中,海子有过四次恋爱,可谓是情种。他在恋爱中备受折磨。炽热的爱情追求换来的总是伤痕累累、两手空空、深切绝望:
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
永远是这样
风后面是风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四姐妹》
这固然与他物质的贫穷有关,而他为了写诗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和婚姻观也是重要因素。他过着另类的生活方式:晚上创作,上午睡觉,下午读书,不会汽车,不看电影,不用家电,不想结婚……这位非尘世之马驱驾的是一辆尘世之车。
受难与幸福的冲突中,诗人倍感孤独。孤独成了海子生命的真实存在
在受难与幸福的冲突中,海子做出了超世俗的选择。他要与孤独为伴,热爱孤独:你要把孤独留给海子/留给自己(《为什么你不生活在沙漠上》)。或许,海子意识到了自己的境况,暗下决心改变自己:“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诗歌理想紧紧抓住了他,他无法放弃。在尘世与理想的选择中,他选择了后者。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结尾,诗人这样写道:“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只愿”是一个转折,预示着诗人要把尘世的幸福留给别人,自己却要走自己的路。
二
在两种精神资源中,海子选择了基督教的救赎精神。在《太阳七部书》的首篇《断头篇》的序幕里,海子描述:
行动第一,行动第一
巨鸟轰然破灭,披群龙如草
沿途在天空写下不可辨认的不祥的
匆匆逃离的星宿
炸开
猛然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
宇宙诞生的这一天
宇宙诞生的这种无畏的行动精神无疑是海子投向老庄无为静观哲学的一颗炸弹。对基督精神的皈依,是海子诗歌创作的里程碑。也正是从《太阳 断头篇》开始,海子放弃“麦子“、”水“系列的书写,转向了”太阳“的新章。《太阳七部书》与前期诗歌呈现出明显的文化断裂:感性的经验退场,老庄的文化精神消失;基督寓意弥漫于”太阳“中并散发着酒神的狂放洒脱精神。
海子离世时身边带着四本书:《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孤伐重洋》、《康德拉小说选》。《新旧约全书》是基督教经典,后三者都具有浓厚的宗教氣氛。另外,他对《圣经》、《古兰经》、《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宗教经典有着入迷的阅读爱好,并在诗中接受他们的影响。海子在《土地》中充当的是一个救世主的角色。他曾谈论人性堕落的潜在危险:“凡是要做个够称得上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基督就是光,有了光便有了世界,跟着他就能得永生。
海子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自足的缺陷性。东方的和谐温情的母性精神家园已不能救赎诗人和诗人信仰的一切。
故乡和家园是我们唯一的病 不治之症啊
我们应乘坐一切酒精之马情欲之马一切闪电
离开这片果园
这条河流这座房舍这本诗集
快快离开故乡跑得越远越好
——《太阳 土地篇》
对家园的逃亡冲动,源于诗人有一种对神的缺席的难以言语的失望。天空是空荡荡的,如果他坠落,大地将成为他尸体的唯一的接纳者,而一个没有上帝的天堂甚至不能充当他最后的坟墓。于是,海子转向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大诗《太阳七部书》的创作,这是他所选择的救赎之路。这种选择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终极价值关怀缺失的一种补救。以“太阳”来弥补空荡荡的天空,以基督教来救赎世界。
主观愿望与创作实践往往南辕北辙。海子没有教徒的沉稳与自信、深邃与虔诚。“在我的身上我的诗中我被多次撕裂。”海子的《土地》中的暴力场景是海子焦躁心态的外露。海子在迷茫中求索,在求索中迷茫,他的思想有混乱的倾向。
“对于生活是什么?生活有包孕着什么意义?人类该怎样生活?我确实也是茫然而混沌,但我确实是一往直前地拥抱生活,充分地生活……犹如一场大火,我就在大火的中心。”
另外,海子是一个泛宗教观者。他的诗歌理想是要以人类文明源头的原始材料来构建伟大的诗歌。这样,多种宗教观、多种文化血脉混杂于一身。他无时无刻不在文化的剧烈冲突中焦熬。而对这多种文化的整合无疑是一项万里长城的浩大工程。以他的年龄、学识、阅历和心智,都是难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