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景辉
摘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为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而专门推行的一项教育改革政策,终极目标是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本文主要从“特立班”的遴选、成立、班情及凝聚力不足的表现分析,提出相对有效的加强凝聚力建设的路径,以期为广大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特立班;班级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6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261-03
一、前言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为此,教育部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于当年12月5日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旨在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动举办教师教育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本文以湖南省的卓越学前教师培养为例,研究湖南省的卓越学前教师培养过程中班级凝聚力的建设问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班级作为大学整体式教育发展的一种存在形式,其能否长远发展,班级凝聚力是核心。班级凝聚力就是班级的成员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在一种共同理想之下,产生互信、互助、互爱的一种真诚的情感和实施团队协作程度的真实写照和现实反映。因此,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卓越教师,让这些准教师在一个班风优良,凝聚力强的班集体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特立班”的遴选、成立及相关情况分析
(一)“特立班”的遴选、成立
目前,湖南省承担“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只有长沙师范学院一所高校。长沙师范学院由中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老先生于1912年创办,经历了百年风雨,如今的长沙师范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以学前教师教育和儿童发展支持领域教育为重点,相关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在全国有影响的应用型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为更好的纪念徐老,我院将第一个卓越教师班命名为“特立班”。2015级六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招生两个班,共99名学生,其中男生6人,女生93人。在军训结束以后系部专门召开“特立班”遴选动员大会,告知学生遴选要求与细则,具体如下:
要求:学期内无处分记录,考试无舞弊行为,无不及格现象
细则:以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第二学期报到提前两天到校参加的写作考试和面试(语言表达和才艺展示为主)三项考试的综合成绩为依据,按总分由高到低选出前45名成立特立班,三项考试权重分别为:期末考试成绩占比50%,写作考试占比30%,面试占比20%。此后,每学期特立班期末考试排名后5位与对照班排名前5位的同学进行班级互换。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与三轮考试,最终45名幸运儿组成了“特立班”,由之前一个班的21位同学和另一个班的24位同学组成。特立班成立的那天,学院特地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仪式,院党委书记致辞,承诺学院所有优质教学资源向“特立班”倾斜,并对学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二)特立班的班情分析
“特立班”学生共45名,其中男生1名,女生44名;少数民族有8名,分别为瑶族、土家族。其中贫困生36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9名,整体贫困度比较高。班上绝大多数女生性格开朗,多才多艺,少数几个家庭特别贫困的女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1名男生总体上比较腼腆。班上所有学生都是定向委培生,入校前都是个地方中学李的佼佼者,学习成绩优异。在进入“特立班”以后,能明显感觉到大部分学生背负了很大的学习压力,班级氛围整体上没有其他班级活跃,而且由于同学之间存在较大的竞争,加之班级为之前两个班合班构成的原因,导致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像其他班级那样融洽。
三、“特立班班级凝聚力不足的具体表现
(一)学生学习压力大,对班级集体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周日的晚点名上,任课老师和辅导员都和学生灌输过这样一种思想:在“特立班”会享受到学校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但同时也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否则,便如逆水行舟,等待你的就是“淘汰出局”。这无形当中会让学生感觉压力倍增,甚至内心恐惧。在“特立班”成立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的一个月前,有两个学生曾用QQ给我留言,无论期末考试成绩怎样,请求下学期退出“特立班”。可想,这种类似末位淘汰的机制对于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是极其残酷的。但绝大多数同学为进入这个班级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不想半途而废,更不想做“被出局者”,因此,在她们看来,唯有抓紧每一秒时间学习,才不至于落后,并且认为课余的班集体活动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从而对集体活动缺乏积极性,少数同学甚至有排斥心理。
(二)班级构成属“半路夫妻”,集体情感基礎不牢,非原同班同学难免有隔阂
大学生建立同学感情最好的契机应该非军训和同寝莫属。正如在新生军训期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过命的交情。虽说“特立班”基本都是女生,但终究在一起顶着酷暑,连续半个月不间断的受着她们此前从未受过的苦,这种共患难的经历必然让彼此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在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对相对陌生的非原同班同学自然难以做到敞开心扉,热情接纳。甚至由于班干部组成基本上是原来两个班级人数对等、势均力敌,不团结协作。
(三)互相之间存在竞争,同学之间关系不够融洽,小团体林立现象严重
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大学同学之间的友谊应该是人生宝贵的财富。然而,由于在这个特殊的班集体,每个同学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关系,或多或少还是影响了同学之间内心最深处的交流,间接的影响着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另外,还有诸如同乡、同寝室等小圈子林立,导致班级凝聚力不强。
(四)整体贫困度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特立班”整体贫困度比较高,对于一些非常有利于班级凝聚力建设但同时预算相对较高的集体活动,一些同学原本喜爱有加,但迫于经济压力,也只能敬而远之了。
(五)班级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缺乏
班级是学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每个大学生的独有的集体,团结和谐的班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实际上许多95后大学生缺乏班级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对于大学班级没有情感,在班级中属于“隐形人”“透明人”的角色,认为大学班级可有可无,对于班级活动漠不关心,我行我素,在宿舍卫生、班级操行、运动会等充分体现班级团结力、凝聚力的事情上显得无组织、无纪律,严重影响班级凝聚力建设。
四、班级凝聚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班级凝聚力对于班级发展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较强的班级凝聚力能很好的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建设,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有利于培养大学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担当,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一)辅导员、班主任引领良好的班风建设,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第二条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因次,辅导员、班主任在班风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尊重、信任、公平、无私
在高校开展学生工作,尊重、信任、公平和无私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辅导员做为班级的“领导者”,要想管理好一个班集体,首先,必须要树立自己的威信,有威信才能严而有爱,才能组织和实施思政教育和管理;其次,必须获得班级成员的信任,如此才能走进学生心里,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然而,威信的建立和信任的获取全取决于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公平和无私。
2.以和谐与正气为导向
树立正气,培养班集体积极向上、乐观、和谐的氛围是班风建设的基础。赏罚分明,表扬好人好事,严厉批评一切不利于班集体进步的错误言行。扶正气、抑歪风,始终把集体舆论导入正确的方向。
3.强化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班集体荣誉感
如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成长过程中受溺爱较多,大部分学生往往缺乏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而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恰恰是优良班风和凝聚力最终要的因素。因此,强化学生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多重社会角色,对形成优良班风和增强班集体凝聚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引导大家学习劳逸结合,良性竞争,提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大学生应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全面发展。走出教室,多参加社会实践,在注重基础文化学习的同时加强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学前教育专业应加强舞蹈、形体、声乐、美术和儿童文学等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同学之间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要互幫互助,良性竞争,共同进步。
(二)建立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用爱感化,使学生亲师信道是班风优良,凝聚力强的根本条件。然而,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健全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能为班风建设保驾护航,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同时,奖惩分明,公正执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诚信做人和勇于担当的意识。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要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作风,把可能发生的不良问题一一列举,由学生讨论出处理方案,辅导员、班主任把关、决策,最终形成一个全体成员乐于接受并愿意履行的制度。在执行制度的过程尊重学生,按章办事,就事论事,让每一个违纪行为有章可循,有章必依,这样可以使班级工作走向规范化、民主化,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注重班干部培养,成立一支工作能力强、训练有素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风、学风建设推动的排头兵、组织者和参与者,在班风建设和班级凝聚力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不仅可以有效推动班风学风建设,促进全体学生的文明行为的养成,同样能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建设。
1.班干部的选拔
选拔踏实肯干、成绩较好、资质中上、忠诚可信、能力可靠、懂得感恩、责任心强和用于担当的学生担任班级主要班干部。
2.班干部的培养
首先,班干部需谨记”重服务,轻管理”的宗旨;其次,在班干部遇到问题时多鼓励、不泼凉水,发现班干部做出成绩要及时并尽量在班级公开表扬,给予肯定,使其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自信心;再次,在学生干部处理班级事务遇到矛盾与冲突时,只要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应鼎力支持;最后,加强学生干部自我认知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出现不主动思考、唯命是从的班干部。
(四)树典型、立榜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抓的好、榜样立得巧,好风气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有利于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积极上进,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辅导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适时推出典型和榜样,如学习标兵、德育标兵、舞蹈标兵、社会实践标兵、为班争光标兵等等,并给予适当奖励,号召其他同学向典型、向标兵榜样学习,多方面提升自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系部争光,给班级添彩,从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五)创建班级文化,开展多样丰富的主题班会和集体活动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根据“特立班”的特点,创建以“徐特立教育思想”为主题思想的班级文化。积极参与学院和系部组织的各类班级或个人的比赛。多开展有利于形成团队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的主题班会和文体活动,在诸如此类需要配合的活动中学生们学会分工、合作、倾诉、倾听,学会整合思想,求同存异,学会在集体中保留个性的同时服从全局,经过这样的磨砺,班集体会变得和谐稳定,凝聚力极强。
五、结语
建立优良班风,提升班级凝聚力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细致、复杂、艰苦的工作,是师生合力共创的结果。辅导员、班主任作为班级“领导者”,在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自然是要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到班级教室、寝室和食堂,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最真实的想法,真正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所带班级的凝聚力也许就会不增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