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审美特色

2018-09-27 09:10候盼盼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特色现状

候盼盼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的东方古国,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以其独特的音色、唱法、行腔及表现手法等技术技能,屹立于世界各民族音乐之林。中国的民族声乐教育,渊源而流长。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育;特色;现状

中图分类号:J61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242-01

从民族声乐教育的历史看,中国人教唱,既重“口法”,又重“心技”。教学中把“口法”与“心技”同时并举。所谓口法,指的是外在之法,是歌唱的音响运动,能高能低、能长能短、能强能弱、能快能慢……;所谓心技,指的是内在之法,它包括感情色彩、歌唱表现、舞台风格等,口法与心技的结合是我国声乐教育优秀传统之一,这就要求在任何时候,口不离心,心随口出。《乐记·乐本篇》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这就把心、声之间的关系统一起来了。

一、心、声并用

口法与心技的结合,是外在与内在的统一。表演艺术的规律就是体验与表现的一致性。中国传统教学认为:内心是控制声音的主宰,是灵魂;而音响又刺激生理,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因此,声乐教学中在发展技能的同时,首先要发展学生的精神意识,把歌唱技能建立在心理的控制之上,从想象到形象,从绘声绘色到生动活泼的歌唱技巧,通过想象活动发展出一个声音形象来。注意心声并用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科学把握好这一规律,才能切实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二、唱、做结合

中国的歌唱艺术源于歌舞。所谓“言之不足,歌之舞之”,形成了载歌载舞的传统,其目的很明确,就是在轻歌曼舞之间,使歌唱配合歌曲内容的眼神、手势来加强艺术的表现力,吸引观众,感染观众。随着歌舞的发展,又出现了中国特殊的戏曲形式,在歌唱技能上,这就要求演员要有“四功”、“五法”了。“功指的是基本功,“法嘴的是表现手法。唱,是听觉上的享受;做,是视觉上的享受。唱做并重能满足观众对艺术审美的多样性的需要,又是歌者在艺术上最有利的表现手段,是中国声乐教学的又一优良传统。唱做并重,从整体上讲,就是要心到、口到、眼到、手到、神到。行腔、动作都离不了发于内而形于外。

三、求异存同

我國传统声乐教学提出“同中求异”的教学原则。“同”是唱法的共同规律,异是唱法的独特性。同中求异,就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同”是基本技法。没有基本功与歌唱技巧,就谈不上个人风格。“同”是基础,“异”是创新,有同有异,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求异,就是要有个人的演唱风格,要有艺术个性;求异就是要求唱法的丰富性、多样性;这是美学的一个重要法则;求异,要求唱法要创新,要有新意,管仲云:“声飞情固,有翼有根”。歌唱艺术只有立足于生活,而高飞于想象之中,才会神飞意远而余韵无穷。

同中求异是我国声乐教学中的高标准,是一个优良的传统。《四溟诗话》中“同而不流于俗,异而不失其正”,“同者得其貌,异者得其骨”,就既肯定了同和异的作用,更突出了“异”的重要性。

四、博采众长、独树一帜

按中国的传统,唱法掌握准确后,就要进入博采众长,丰富自我的新阶段了。一般做法是学习两三种不同流派的不同唱法,进而博采众家,取长而补短。这就要有比较,有吸收,有扬弃:在唱法上开始提炼,由粗到细,由浅入深,逐渐从循规蹈矩,不失法度的“无我”学唱阶段进入一个“有我”的自由王国了。博采众长是发展唱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形成新流派的根源。艺贵在新,歌唱艺术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要在不同的时代中去表现人民群众新的情操和风貌,要唱出时代的精神,发挥歌唱的社会功能。清人沈德潜的以意运法是“活法”、以意从法是“死法”的观点,在歌唱艺术上是有指导意义的。博采众长就是蜕变,就是革新,就是唱法的发展过程。任何时代的歌唱教师,都不能一成不变地教“死法”,要消除门户之见,博采众家,而转益多师。

五、乐不可以伪

歌唱是情感的艺术,真实地表现情感和美感能震撼观众,点燃观众情感的火花。歌唱中的情感是歌唱者对生活中情感的概括、加工和升华。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中云:“歌之场上,可感可兴,令人击节欣赏,所谓歌而善也,若勉强敷衍,全无意味,则唱者、听者皆苦事矣”。感者,是说要能使听者感动:兴者,是说能引发听者的想象。唱歌一事,就是要有感而发,情动于中而形于声。“唯乐不可以为伪”,是我国古代产生的反映音乐艺术规律的美学思想,也是我国声乐教育的优良传统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伪,就是感情的虚伪,无病而呻吟,歌唱艺术要有真情实感,要有“本色”,要有艺术性。《李开先集》中说:“语意则直出肺肝,不加雕饰……其情尤足感人也”。中国传统的声乐教学最讲究“情真”二字,要求唱者“化为曲中之人”。这些歌唱表演的经验之谈,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国歌唱艺术的好传统。

今天,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水平上来认识、把握民族声乐的发展问题。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继承民族声乐文化的精华,并吸收借鉴欧美声乐文化文明精髓,以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建立新的中国民族声乐学派!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特色现状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