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的力量:透视学校课程的适切性改造

2018-09-27 09:45舒芳
中国教师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本学科课程

舒芳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时将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和政策”。学校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的日常课程行为,自上而下的学校课程改革须以自下而上的教师日常课程行为的反馈作为重要依据,进行学校课程的适切性改造,方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一、“新课程运动”的启示

上世纪60年代的“新课程运动”,影响巨大。这次变革的导火索来自美国大学自然科学家对中小学课程的批评。他们认为在学校自定的学校课程体系中科学等学术性内容极少,因此要求全面修改中小学科学和数学课程,聘请各类科学专家自上而下地进行新课程改革。结果85%的学校无法使用新课程的教材:课程决策与课程实施割裂开来进行的改革,使得课程实施者无从下手。这次变革的失败提醒了教育者有必要把部分甚至全部的课程决策权下放到学校。

1973年菲吕马克和麦克勒伦在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概念,接着马什等学者又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是强调“參与”“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的观点。

到90年代,我国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权利再分配问题首次提上日程。90年代中后期吴刚平教授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计划进行校本化的适切性改造,这一含义可以理解为校本的课程开发,既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包括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所以,基于校本实际情况,为满足学生需求而进行的课程计划的调整和实施,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课程变化,这是一种“行远自迩,登高自卑”①的思路,想要走远路,须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辟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之路!

二、自下而上的力量

1.基于学校情况和学生特点而进行的语文课程适切性改造

2005年我在一所教育改革先锋校的直升区教语文。学校分为直升区和普通区两类班级。直升区进行的是六年一贯二四分段学制改革:即初一、初二两年完成初中三年课程,高中从初三年龄阶段开始,即高中四年。学生在初三的年龄,即二四高一年级,开始进入高中阶段内容的学习。

初三年龄的学生,面对着高一的教材文本,很快就出现了教与学严重脱节的现象。人教版的语文高一教材中《记念刘和珍君》和《兰亭集序》这两篇课文,涉及的情感理解和历史纵深感比较深厚,学生在理解上极其被动。好的文本,为什么不等到孩子有一定理解力了再一起探讨呢?同时,课本中还有许多古代诗文,如《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归园田居》等,学生倒是对诗文吟诵、诗意还原这些内容兴致颇高。

于是,备课组立即反应,因势利导,选编了两本补充学材《古代诗歌学程》《古代诗文学程》,均是朗朗上口、易于诵读的古代诗文名篇。此后,每届二四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师都达成共识:这一年全力发挥学生特长,进行古代文学素养积累,不涉及难度大的高中课文。

问题看似解决了,其实还没完。

积累了几年,直升区的学生在古代文学素养上成效显著。但非直升区学生就能坐视不管吗?初中普通区的学生,升上本校高中后,与直升区学生相比,古代文学素养要薄弱很多,大大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同时一个年级不同区的教师无法同头备课,造成了教师精力与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问题链的产生促使学校须正视新问题进行适切性改造。从2010年始,学校结合国家语文课程标准,重新梳理初、高中语文素养的知识点脉络,根据脉络分布和学生年龄特点,将各知识点下放到对应年级,再改编重组教材,从而产生了基于校本适切性改造的语文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变化,极大丰富了语文课程体系(见表1)。

2.基于学校管理和学科特点进行的艺术课程适切性改造

2011年,初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是戏剧单元,有《威尼斯商人》等剧,课外拓展的是老舍的《茶馆》。借助家长资源,请来央视导演来排练话剧。此时高二语文第一单元也是戏剧单元,有《窦娥冤》《雷雨》等重头戏,年级里也准备展演。年级都邀请校方、家长和学生一起观演。无巧不成书,高一学生的音乐课期中考核剧目是《High school musical》,学生每次音乐课都要分成小组去准备表演,背剧本、做道具、安排剧务等。一时间,校园里戏味儿十足,教师很投入,学生很忙碌,家长很兴奋。可是其他科任教师、班主任和教务处教师不高兴了:科任教师烦恼的是总有为了话剧彩排而请假的学生,教务老师也总能看到校园里行色匆匆去赶场的学生,学校秩序很受影响;学生因为表演也大多心浮气躁,无法静心学习。最后的表演确实很精彩,但热闹过去,必须冷静思考。学校立即根据年级管理和学科特点对艺术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

第一,艺术课程的整合(见表2)。

第二,艺术课程的评价改革。针对选择了艺术选修课的学生而举办艺术节。各个模块的学生都将在开学选择剧目,组成剧组,在学期末的最后一天都参加到艺术节中来,以获得该艺术选修的学分。具体设计见表3。

这样做既彰显了艺术学科的特点,创造性地把音乐、美术、影视、舞蹈、文学(英语、语文)等多学科整合起来,兼顾学生艺术素养的差异,让学生在各剧组中学会协作,又有学校层面的统筹安排,有序高效。

三、透视学校课程适切性改造流程

透过现象,我们来检视学校课程适切性改造的流程:无论是单一学科,还是跨学科,因为不同实际问题,如教与学脱节问题、或年级管理无序、或教授内容重叠、或行政部门协调方面等问题链的产生,通过问题驱动,对学科课程进行课程整合、补充与拓展,进而课程创新,或跨学段纵向打通学科知识点,强调连贯性,或跨学科横向贯通学科的界限,强调交融性,促使学校基于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自下而上的适切性改造。

因此,从上面流程来看,学校课程的适切性改造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寻找思路。

一是秉持全局观。学校课程的适切性改造,或纵向打通学科知识点,或横向贯通学科界限,都是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立德树人方向是一致的。按需跨学段、跨学科地整合,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把学生核心素养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追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开放心态,以达到学校全局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是吃透校本化。从学校实际情况:师生、课程、管理等方面出发,进行与课程有关的决策,来弥补此前课程的不足。学校课程开发与适切性改造没有现成的范式,故不生搬硬套他校成功案例,而应抓住学校课程问题链,以问题为切入口,使课程校本化改造接地气。正因为这种界定和程序化的东西少,所以更应成为我们大胆创新和适切改造的理由。

三是评估及时性。课程开发和改造之后,到底好还是不好,拿什么来说话?建立健全的申报、考查和评估的办法,应该是最急切的环节。评估的指标,参与评估的人员除了专业人员,还应该由谁来辅助评价;评估报告出来了,针对新问题该如何进一步改造等等问题都需要评估的及时反馈。

四是關注持续性。课程的开发和改造是一项流动性的工程,绝不会因为某一次改造就停止不前。这种持续性的流动,正是学校课程走向深入,步入微观,不断精益求精的过程。因此,要防范泛泛而谈、浅尝辄止的课程开发现象,就必须投入精力研发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保障持续性。

五是思考多维度。关于课程适切性改造研究的涉及面很广,比如概念、类型、程序、评估、管理、策略等许多维度都可以深入思考。不要总打“外围战”,要深入研究主学科;教师的课程意识薄弱,创新能力要如何提升;学校应该如何配给学校课程开发人员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之不成为教师的负担;地方文化对学校课程的支持作用等,都应该是不能回避且急需深入研究的课题。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学校课程改革虽是由小问题引发的,却是于细微处让学校与教师、学生、课程资源逐渐融为一体,整体和谐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学校长足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有远见、有计划、持续性的稳步推进课程改造,通过行动研究自下而上发现和解决问题,让课程意识在动态的研究中内化,学校课程品牌才能在适切性改造的螺旋式上升中不断生根、壮大。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Harlen,w,1985.Science Education:Primary School Programs, In Husen, T.,&Postlethwaite;,T.,V.(Eds.),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猜你喜欢
校本学科课程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