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文学常识】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重点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 )
2.为人谋而不忠乎 ( )
3.三十而立 ( )
4.六十而耳顺 ( )
5.学而不思则罔 (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
7.切问而近思 ( )
【通假字】
1.不亦说乎 ( )
2.十有五而志于学 ( )
【古今异义】
1.学而时习之
古义: 今义:
2.不亦君子
古义: 今义:
3.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 今义:
4.温故而知新
古义: 今义:
5.可以为师矣
古义: 今义:
6.饭疏食,饮水
古义: 今义:
7.择其善者而从之
古义: 今义:
8.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义: 今义:
【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 )
2.吾日三省吾身 ( )
3.传不习乎 ( )
4.温故 ( )
5.知新 ( )
6.好之者 ( )
7.乐之者 ( )
8.饭疏食饮水 ( )
9.择其善者而从之 ( )
【翻译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