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纯
现如今,说到英吉沙的果品,色买提杏首当其冲会被提起。说到“中国最好的杏子”“中国最大的杏园”,中外食客立刻会想到的也是英吉沙这个地方——早在2002年夏天,“全国第八次李杏会议”在英吉沙召开。会上,色买提杏被全国200多位专家冠以“中国最好的杏子”之头衔。2004年7月,色买提杏参加在郑州举行的全国李杏评比,荣获“全国优质杏”称号,让色买提杏风光无限,抢尽风头。
阳春三月,杏花怒放时节,此时若是你来到英吉沙县的乡村,一下就会被淹没在粉白芬芳的花海中。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树有的花有些与众不同——它们的树枝喜欢往上伸展,树冠也就显得越发挺拔。同样粉白的花朵间,同时绽放着星星点点的嫩芽和嫩叶,令人感到惊诧,这树的叶怎么会发得这么早,竟然与花同时出现?因为通常只有桃树才会是这样,但常识告诉你,此时还不是桃花绽放的季节。若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你就会恍然大悟,这杏花世界里的“桃花”,其实是巴旦木的笑靥。
英吉沙的巴旦木其实也很多,只是被淹没在了杏花的海洋中,在如日中天的色买提杏的光环下,英吉沙的巴旦木才显得没有了光彩。
按理说,巴旦木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售价,都远在杏子之上,而且,英吉沙栽植巴旦木的历史非常悠久,被人尊为上品,为何却在英吉沙“失了宠”,最终被杏子抢去了风头?
那么,冠名色买提的英吉沙杏儿是何方神圣,竟然能在新疆、能在中国不计其数的同类中脱颖而出,摘得数顶“第一”之桂冠,抢去贵果巴旦木的风头,成为当地工业强县的重头,一道炫目亮丽的风景。
众所周知,身价贵重的巴旦木,堪称北方果品王国中的佼佼者、摇錢树。不起眼的杏子与前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无法与之匹敌。靠巴旦木富民富县,最好的例子就是莎车县。
古老的英吉沙与同样古老的莎车只有一县之隔,来自古波斯的坚果巴旦木,到底先落户莎车还是英吉沙,无从考证,但想必相隔的时间不会太远。
杏子这东西一直是很不值钱的“贱果”。曾经,巴扎的杏摊上,一毛钱能买二三十个。人们往往在杏摊前一蹲,只管捡好的往肚里填,走时,按杏核算账。遇到心眼多的吃家,边吃边扔,最终撑破肚皮也不过花个五分一毛。而最常见的是,卖主为图省事,索性将杏子装入不大不小的脸盆或柳条筐,按件出售,每件一元或两元不等。于是,人们往往将杏子当饭吃,半个馕一堆杏子就搞定一顿饭。
巴旦木则不然,曾经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属稀罕奢侈之物。由于稀少,价格就高,每公斤要比杏子高几倍几十倍。
于是,莎车人在开发果品产业时,理所当然地就选择了这好吃而值钱的摇钱树,且大获成功,财源由此滚滚而来。
而与莎车毗邻的英吉沙,也完全具备发展巴旦木的自然条件,且在多年前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
2009年秋,我曾到过英吉沙县乌恰乡的巴旦木园。乌恰乡距县城10公里,一路上不时有巴旦木林木映入视野。所见巴旦木并非零星地栽种在农户的房前屋后,而是分布在广袤的田野上,整齐地排列在农田的地埂、毛渠边, 大片者数百上千棵,一望无际状若森林。从树龄上看,有近一两年栽种的新树,有上了些年龄的老树。间距10米左右,树下,都生长着绿油油的冬小麦,所谓农果兼顾,种地栽树两不误。由此可见,英吉沙人对巴旦木的生长特性、规模种植,发展巴旦木经济与农作物的统筹关系,是经过多年的研究、规划,且经验老到,形成了一套科学实用的综合发展模式。据了解,目前,英吉沙的巴旦木种植面积已达5.9万亩。
按照正常逻辑,有品质有经验有规模有前景,一鼓作气将巴旦木经济做强做大,对于英吉沙来说,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结果却是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终成气候的却是极不起眼的杏子,名贵的巴旦木,被色买提杏抢去了风头,淹没在了“中国最大的杏园”之中。
那么,色买提杏是何方神圣?居然能让英吉沙人移情别恋,放弃手中高经济价值的摇钱树,把主攻方向锁定在极难成气候的杏子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栽培、发展色买提杏的举动中,做起另样文章,且最终在全疆在全国不计其数的杏子品种中所向披靡脱颖而出,一举摘得“中国最好的杏子”之耀眼桂冠?
英吉沙人敢大做特作杏子的文章,敢让杏子担当起自己果品产业的主要角色和重任,敢将宝押在小小的杏子上,实在是需要太大的勇气,足够的智慧和自信以及超群胆识的。
因为,杏子这东西实在是太普通太不起眼了,而且品种繁多,色形各异,各具特色,新疆各地州各县市,几乎都有好看好吃的地方品种。其中亦不乏叫得响的品种,比如库车白杏、轮台白杏就久负盛名,口碑颇佳,早在人们不知色买提杏为何物的上个世纪,库车的白杏便捷足先登,以“库车的白杏味道佳”而载入新疆特产民谣,并得到公认。之后,再想超越库车白杏被公认为“全国最好”“中国第一”,谈何容易。
英吉沙色买提杏以个大、肉厚、色鲜、肉质细软多汁、营养丰富而赢得食客青睐。其表面光滑无毛,成熟后色泽金黄亮丽,润若黄玉,杏肉桔黄,离核,肉质韧滑耐嚼,爽口甘甜而香,品质上乘,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