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安塞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研究

2018-09-27 06:50赵铭玮
今传媒 2018年7期

赵铭玮?

摘 要:陕北延安市的安塞区地方不大,名气不小,号称腰鼓、剪纸、农民画以及民歌之乡。近年来,安塞区利用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富裕乡民,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发展文化产业扶贫脱困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建议,以期对安塞区或其他贫困地区的文化扶贫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特色文化产业;扶贫措施;改善民生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090-02

一、安塞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条件

安塞位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属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欠发达地区,是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的典型地区。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全区在册贫困户、贫困人口分别为7955户、20059人,分别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户数、总人口的21.5%和13.4%。

同时,安塞地区历史悠久,文化遗存典型。这里出现过灿烂的秦汉文化高潮,也曾长期处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融合地带,到了近代,还成为红色革命的发源地。这些历史的积淀与融合,造就了安塞独特的文化资源。“庄稼汉打出腰鼓雄风,农家女巧剪锦绣河山;农民画画尽黄土风情,信天游唱响大江南北。”安塞的腰鼓、剪纸、农民画以及民歌艺术,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形成了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集中体现着陕北独特的地域文化。

二、安塞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措施

2012年,安塞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县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之后,安塞区将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与扶贫工作相结合,“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免费开展文化技能培训、实施文化人才劳务输出、发展文化旅游等四种方式进行文化扶贫”[1],积极探索文化扶贫新路径。安塞区先后投资近2亿元,建成了文化大楼、中央军委二局纪念馆,启动建设了黄土风情文化产业园区,并建成文化大院12个,文化中心户28个,启动了以窑洞庄园、民俗文化演艺广场为主的文化村落,经营农家文化产品,打造了魏塔、李塔等古村落保护开发项目,吸引各地艺术生前来采风写生;因地制宜,创办了“李秀芳民间艺术馆”,“王西安工艺品合作社”等,先后开发出安塞歌手演唱专辑、剪纸名家作品集等4个系列36种特色文化产品。近年来,安塞区有计划、有组织地在贫困村镇中开展“文化技能培训工程”,即对贫困人口家庭成员免费进行腰鼓、民歌等才艺培训,发掘、培养了一大批农村文艺人才。去年有近400名贫困学员,进入安塞民间的各类腰鼓艺术团中,有的参与商演活动挣钱,有的成为腰鼓教练从事教学工作。还有一批贫困子弟,经培训后成为了民歌歌手,在婚礼、文艺汇演等多类场合演唱歌曲,月收入最高能达到5000元。今年安塞县计划培训1000名贫困学员,目前已培训4期400人。安塞区的文化部门还积极向外输送文艺人才,每年组织贫困文艺人才赴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地对外演出约8000人次。贫困文艺人才“人人能出去,人人能赚钱”,平均每天工资500元左右,全县文艺人才劳务输出每年收入大概在400万元以上,解决了部分贫困群众就业难的问题。此外,安塞区还依托独具特色的黄土风情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省道206线冯家营村民俗文化扶贫村和省道303线南沟、宋庄、北宋塔、西河口村等文化旅游扶贫示范村。

三、安塞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显著成效

1.增加就业途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安塞区的农民以往被束缚在黄土上,靠天吃饭。收成欠佳時,农村的青壮年男子大多外出谋生,农村妇女留守家中做家务、带小孩,一家生活十分艰辛。安塞区开展文化扶贫工作后,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兴建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大院、文化村落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这些设施的日常管理与维护,需要大量工作人员,这使得安塞区的一部分剩余农业劳动力得到转移。安塞县开展的文化技能培训工程与文化人才劳务输出,不仅为民俗文化的发展储备了大量艺术人才,同时创造了不少文化演艺领域的就业岗位,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2.丰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促进农村人际交往。安塞区的文化扶贫,不仅重视农民的物质扶贫,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关注农民的精神扶贫,大力开展农村的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安塞区已达到60%的行政村有秧歌、腰鼓、民歌组织,农民们在农闲时间能随时组团表演”[2],体现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安塞区还连续数年打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鼓乡大舞台”,这一属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品牌,累计演出30余场。这些社区文化组织和表演活动,不仅传承了安塞民间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更给农民群众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很多群众通过这样的表演经历,开阔了视野,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民间艺术之友”,拓展了农村的人际交往圈,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安塞特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3.推动农村社区政府服务观念和职能转变。有学者在研究特色文化产业与农村社区发展时指出,“为了适应新兴的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乡镇政府的职能由从前的以管理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服务为主。原来拖拉和低效的行政能力已不能适应特色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步伐,这迫使乡镇政府不得不精简程序,提高效率。”[3]安塞区同样如此,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来改善民生的理念,在乡镇一级的政府层面得到了贯彻执行。比如,乡镇社区领导下的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深入基层群众,为他们提供最新的文化产品样式、最快捷的信息和最详细的咨询,并为他们开拓市场渠道,以此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安塞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问题与对策

1.特色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制约了安塞区的文化扶贫工作。安塞区兴建的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旅游项目,目前还是以安塞区政府的投资为主,存在投资主体单一、发展经费不足的问题。这制约了安塞特色文化产业的数量、发展规模以及开发质量。数量少,规模小,开发质量欠佳的各类文化项目,本来为贫困户提供的就业、创业机会就少,再加上无法吸引足够数量的文化消费群体,安塞区政府不能从这些项目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无法为扶贫工作提供足够的资金。对策:完善机制。采取政府牵头,市场化运作,多种形式共同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政府需要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做好先期引导,加大政策倾斜和保障的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招商引资,实现政府与民间资本在特色文化产业的共赢。

2.安塞区的一些文化扶贫措施,只能实现短期内脱贫增收,缺乏长效的脱贫机制。安塞区近年面向贫困农户开展的文化技能培训,虽然免费,但培训时间较短,也不够系统,贫困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真正掌握民间文化技艺的精髓。这导致他们在进入各类民间艺术组织后,虽然能够获得商演机会,得到演出报酬,但也只是短期的。从长远来看,由于缺乏前期的艺术熏陶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各类民间艺术组织的成员水平参差不齐,这势必影响整体的演出水准。长此以往,贫困人员依靠特色文化产业实现增收的情况将不容乐观。 对策:引入人才。引入专业的民间艺术人才,对贫困人员的文化技能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使贫困人员的艺术素质不再停留于较低水准,而是具有不断提高、不断精进的机会。同时,还应该在文化技能培训和各类民间艺术组织中,引入专业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提高安塞区特色文化产业的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改善当地民生。

3.特色文化产品的创意不足,定位不清,影响了安塞区贫困农户的增收。安塞区的一系列文化演出项目,风格形式都较为相似,缺乏辨识度,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同时,开发的大量文化产品如民歌专辑、剪纸名家作品集等,在继承传统、体现传统方面发掘到位,但普遍缺乏与时代相结合的、现代性的创意,也没有清晰的产品定位,导致一些文化产品给人陈旧、落后、一成不变之感,不受文化消费者的欢迎。这样的文化开发意识,无法引导安塞区的贫困户生产出优质的文化产品,也就无法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对策:打造产品。要想开发出受大众欢迎的文化产品,就必须进行清晰的定位。研究不同定位上消费群体的心理喜好,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发掘传统,立足现代,开发出新颖、精致、有创意的文化产品。这样才能使更多的贫困人口实现长久地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 思博海,马志青.吃上“文化饭”过上好日子— —安塞县文化扶贫见闻[N].延安日报,2016-09-18.

[2] 马志青,朱佳雨.安塞区: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群众受益[EB/OL].延安文明网,2018-04-16.

[3] 高世伟,孙永鑫.特色文化产业与农村社区发展关系研究——以甘肃庆阳市香包产业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