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峰影幼儿园 赵 娜
“哇时刻”墙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教室墙面上呈现儿童生活和学习精彩时刻的载体,是幼儿园在学习和实践新西兰“学习故事”中的尝试。在实践中,“哇时刻”墙面的创建基本由教师独自完成。因为儿童缺少参与,儿童与“哇时刻”墙面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系。然而,关于“哇时刻”墙,儿童是有意愿参与的。有一个小班的儿童在观看教师布置的“哇时刻”墙时,指着自己的照片说:“老师,为什么不放我搭积木的照片?”这个孩子认为自己用积木建构的火车道很棒,所以给教师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有一个大班的孩子跟教师说:“老师,你在我的照片里写了什么字呀?”“老师,我想看看自己的照片,可是太高了,我够不着。”从这些点滴的话语和行为中能够发现,儿童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到“哇时刻”墙的创建中,而教师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对教师来说,他们也有困惑。“学习故事”是一种叙事性评价方式,儿童评价不就是外部给予儿童的一种价值判断吗?儿童自己怎么参与评价?儿童有能力参与吗?墙面的创设一直以来就是教师的任务,为什么需要儿童参与?怎么让儿童参与?对于创建“哇时刻”墙,儿童参与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实现儿童参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都有哪些参与路径?如何去评价儿童参与的水平?
儿童积极参与到与自身相关的事件中,能够逐步提高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儿童在广泛的参与中也会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儿童的参与体现了“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也从各个方面,以儿童教育的角度研究和实践儿童参与的方法和策略。蒙台梭利教育、海恩斯科普课程、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项目活动”等教育理念强调儿童作为主动参与者,并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特别是海恩斯科普课程“计划—工作—回顾”模式所倡导的让孩子自己做计划并实践自己的计划,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儿童真正参与的课程方案。陈鹤琴的五指教育活动、陶行知的行为主义课程等也提倡以儿童为中心,都开展了关于儿童参与课程的实践,只是参与的形式、程度等各不相同。
“哇时刻”墙来源于新西兰“学习故事”,其研究团队认为:“评价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评价以及与评价相关的互动模式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对儿童进行评价时,需要让儿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学习者发展自我评价能够发挥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因此,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对于长期学习有积极影响,所以他们寻找能让儿童参与叙事性评价的方法,如回顾照片和故事,撰写或口述故事,用像跟学习者交谈那样的口吻写故事等。
可见,儿童参与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必要性,通过参与让“哇时刻”墙与儿童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一方面可以让儿童发展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儿童的主体能动性。
“儿童参与”不只是儿童本身的需要,也是儿童应该具有的权利,最重要的法律依据是联合国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强调,“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从法律角度来说,“儿童参与”更加强调作为社会行为层面的参与。在社会行为参与角度的“儿童参与”理论研究方面,罗杰·哈特(Roger A.Hart)“参与的阶梯”理论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罗杰·哈特“参与的阶梯”理论包含8个阶梯(见表1),按照从低到高的水平依次排序。
表1 罗杰·哈特“参与的阶梯”
教师以罗杰·哈特“参与的阶梯”为依据,根据幼儿园“哇时刻”墙创建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将“参与的阶梯”中的语言描述进行有针对性的转化,初步拟定了幼儿园“哇时刻”墙创建中儿童参与的水平。儿童参与“哇时刻”墙创建的水平从1级到8级(见表2),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
表2 “哇时刻”墙创建中“儿童参与水平”
教师依据“哇时刻”墙创建中儿童的参与水平,根据年龄特点,按小、中、大班逐步提高儿童参与水平的方法实施研究。选择“参与水平”中的4级、5级、6级,分别在对应阶梯中设计2种参与方法。小、中、大班根据年龄特点依次选择从低级到高级的参与方法。根据参与方法的可行性确定参与人数,初步确定小组参与和集体参与两种参与形式。(见表3)
表3 各年龄段“儿童参与”的方法和水平分析
通过小、中、大班两个阶段的行动研究,教师总结归纳出儿童参与“哇时刻”墙创建时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讨论法、绘画法、行动法、投票法等。讨论法是指在小组或者集体中用语言表达的形式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进行一定的反馈。绘画法是指个人或者小组用绘画表达的形式说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想法,并且能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解读,以表达自己的意见。行动法是指在事件的实施过程中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投票法是指在小组或者集体中,针对已有的方案,采用投票的方式决定最终方案,可以采用举手投票、贴纸投票等多种投票形式。儿童参与的形式有个人、小组和集体三种形式。
在研究“儿童参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角色决定了“儿童参与”的水平,是“儿童参与”的重要行动路径。教师扮演的角色有安排者、组织者和启发者。安排者一般是指教师已经决定了计划,并告知儿童具体的任务要求,邀请儿童参与实施,尊重儿童的意愿。组织者是指教师提出计划的具体方案,告知儿童,听取儿童的意见,并采纳儿童的意见,将儿童的意见纳入计划和实施中。启发者是指教师提出方案的初步想法,邀请儿童一起完善计划并参与到一系列的行动中。根据教师角色的不同,我们初步整理出“儿童参与”的三种行动路径(见表4)。
表4 “儿童参与”的三种行动路径
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儿童在参与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其主动性和主体性得到激发,更愿意参与到“哇时刻”墙的创建中,而且能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参与“哇时刻”墙创建的过程中,其参与率保持在65%以上。在研究的第二阶段,参与率较第一阶段有所提升,可见“儿童参与”的主动性得到提高。第二阶段研究中,儿童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比第一阶段儿童提出的解决方案更加丰富多样。在中班年龄段投票法的实施过程中,儿童对于自己的方案是否被选中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度,并会在其他儿童投票的过程中解释和补充自己的方案,这是儿童发挥主体性的体现。
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讨论法的实施过程中,儿童需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发展了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第二阶段的研究中,儿童更愿意在小组或者集体中表达。儿童在分享照片的过程中,语言表达的次数更加频繁,并且需要在集体面前大胆描述自己的照片。儿童在倾听同伴想法的过程中,要理解同伴的想法,其倾听能力也得到提高。
儿童的绘画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在绘画法的参与过程中,儿童需要用绘画符号表达意思。在不断的绘画过程中,他们会根据需要修正绘画内容,用更加准确的符号表达自己的意思。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得到提高。儿童会使用反驳、说服、协商、妥协等多种方式参与到计划和实施过程中,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在中班年龄段开展的第二阶段研究中,儿童自觉出现了小组参与的形式,他们认为意见相同的就可以在一起商量。
在行动研究之前,儿童没有机会参与“哇时刻”墙的创建,儿童是被评价的对象,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在“儿童参与”水平得到提升以后,儿童有机会参与其中,儿童自我评价的机会和能力提高了。在儿童的广泛参与下,“哇时刻”墙变成一个儿童愿意参与互动的墙面。“哇时刻”真正是属于儿童的时刻。
教师在提高儿童参与水平、研究儿童参与方法和途径的过程中,逐渐把“哇时刻”墙的创建交给儿童。教师重新发现儿童的力量,认可儿童的能力,更加信任儿童。各年龄段的教师都发现儿童喜欢跟教师交流,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教师开始学会向儿童学习,在儿童的成长中获得成就感。教师与儿童成为做事的共同体,教师把自己从“哇时刻”的计划、筹备和实施中解放出来,教师的角色逐渐发生变化。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些成果的取得并非易事,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也有过彷徨和疑惑。
在提高儿童参与“哇时刻”墙创建的过程中,教师“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得到彰显。在研究的过程中,“儿童参与”的活动逐渐形成有延展性的系列活动,逐步形成主题明晰的班级个性化课程,这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儿童参与”课程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儿童参与”的方法和途径也为其他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