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的15条建议

2018-09-27 08:41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组团绿道布局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 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这张规划“未来之城”的宏伟蓝图,描绘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凸显着“雄安模式”的精髓。各地要积极学习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理念,体现新发展理念要求和时代特色,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高起点规划

(一)打造“组团式”格局,无单一中心,不摊大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逐步形成城乡统筹、功能完善的组团式城乡空间结构,布局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间。构建尺度适宜、职住均衡的城市组团,没有单一城市中心,杜绝摊大饼式无序扩展。

(二) 同步规划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推动全域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建立健全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三)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合理确定新区建设规模,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构建绿色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完善生态功能,统筹绿色廊道和景观建设,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

(四)划定开发边界,实行战略留白。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强各类规划空间控制线的充分衔接,统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防洪抗震等专项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划定起步区、外围组团、特色小城镇开发边界,实行战略留白,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五)传承好文脉,注重对历史文物和历史风貌的保护。保护历史文化,形成体现历史传承、文明包容、时代创新的城市风貌。保护与发展历史古城、传统村镇,将标志性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有机结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古迹、历史古城、传统村镇,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

高标准建设

(六)加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建设感知设施系统,形成集约化、多功能监测体系,打造城市全覆盖的数字化标识体系,构建城市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实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和数据共享、发布;打造地上地下全通达、多网协同的泛在无线网络,构建完善的城域骨干网和统一的智能城市专网;搭建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多元普惠计算设施,实现城市数据交换和预警推演的毫秒级响应,打造汇聚城市数据和统筹管理运营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对城市全局实时分析,实现公共资源智能化配置。

(七)规划建设运行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按照网络化、多模式、集约型的原则,以起步区和外围组团为主体布局轨道交通网络,实现起步区与外围组团、城镇的便捷联系。根据新区建设步骤和人口规模、交通出行需求,有序建设轨道交通,对地铁作规划空间预留。加强规划控制并预留市域、区域轨道交通通道走廊空间。规划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衔接大运量轨道交通。

(八)构建内外衔接的绿道网络。布局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网络,由城市绿道串联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形成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城市绿道体系。营造独立舒适的绿道环境,设置适宜骑行、步行的慢行系统,与机动车空间隔离,承载市民健身、休闲、娱乐功能。满足群众性文体活动和赛事需求,安排适宜慢行要求的各类设施。

高质量发展

(九)打造全球创新高地。按照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总体部署,积极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全球创新资源聚集地。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国家科教创新工程,集中资源建设若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开放型重大科研设施、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一批公共大数据、基础研发支撑、技术验证试验等开放式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全面提高创新支撑能力。

(十)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对符合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实施现代化改造提升,推进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一)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均衡和以水定产、以产兴城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形成起步区、外围组团和特色小城镇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起步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信息安全、超级计算等尖端技术产业基地。外围组团与起步区分工协作,布局电子信息、生命科技、科技研发等高端高新产业,以及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周边特色小城镇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高水平管理

(十二)构建全域智能化环境。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城市规划和建设,建立城市智能运行模式,建设智能能源、交通、物流系统等;构建城市智能治理体系,建设全程在线、高效便捷,精准监测、高效处置,主动发现、智能处置的智能政务、智能环保、数字城管。建立企业与个人数据账户,探索建立全数字化的个人诚信体系。健全城市智能民生服务,搭建普惠精准、定制服务的智能教育医疗系统,打造以人为本、全时空服务的智能社区。

(十三)打造绿色智能交通系统。搭建智能交通体系框架,以数据流程整合为核心,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以物联感应、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构建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建设数字化智能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三网合一”,基于智能驾驶汽车等新型载运工具,实现车车、车路智能协同,提供一体化智能交通服务。打造全局动态的交通管控系统,建立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协同管控系统,探索智能驾驶运载工具的联网联控,采用交叉口通行权智能分配,保障系统运行安全,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十四)建立新型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保障基本、兼顾差异、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形成供需匹配、结构合理、流转有序、支出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应格局。完善多层次住房供给政策和市场调控体制,严控房地产开发,建立严禁投机的长效机制。

(十五)布局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城市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城市中心地区,主要承担国际交往功能,承办国内大型活动,承接北京区域性公共服务功能疏解;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围绕绿地公园和公交枢纽布局,主要承担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供全方位、全时段的综合服务;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社区中心,主要承担日常生活服务功能,构建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组团绿道布局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三河一山”绿道成为新的“打卡地”
社会力量如何“组团”——蓝田推行“六融六共”
7个单身闺蜜组团买房养老记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兵器组团“打雪仗”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医疗布局决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