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花香
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就要摸准学生学习的起点。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其中的自主学习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没有自主,合作就失去了根基,探究也没有了活力。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关键要在“自主”上下功夫。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学生获得充分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下面仅结合我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就我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解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我国当代教育家汪广仁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老师。”可见,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就没有主动学习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1.创设“比赛”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抓住小学生普遍存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总想找机会显露自己,以便赢得老师的赞赏或引起学生的注意。一旦他们在竞争中获胜,就会对自己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赛,如“猜谜语”“夺红旗”“接力赛”“开火车”……使学生在适度紧张竞争氛围中增长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成功”情境,增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不断的成功,会带来内心无比的快乐和自豪感。果然,每一朵花在同学们一次次的正确回答中绽放了。教师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学生不但学会了所学知识,而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情境的创设,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自主质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情境开始的。语文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有意识地设疑、激疑或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可以拨动学生好奇的心弦,使学生兴趣在探索中不断被激发,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设疑导学的方法:⑴根据课题质疑导学。⑵根据课文首尾质疑导学。⑶抓住重点句质疑导学。⑷提出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导学。⑸根据课外延伸质疑导学等。
三、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减轻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把金钥匙。现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已经走进课堂。它的优势就在于,可为教学提供直观、形象、鲜明、有趣的条件。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的画面使抽象变具体,使枯燥的语文知识迎刃而解;优美动听的音乐能激发学生情感;丰富的影像资料缩短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短时间内大量的有关信息加大了课堂容量,与课内知识形成互补。让语文学习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成了一种乐趣。大量的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的直观、新颖、有效的优势,就会让我们的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加充满活力。
四、自主评价,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自己最清楚什么样的学习最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最清楚自己想知道什么,也最清楚自己糊涂和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指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学会”的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但首先让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听了别人的发言,才能对其所说的内容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学生再差,教师都应给他评价别人的机会,因为评价别人的过程也是展示自我的過程,更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过程。
其次,要善于倾听别人提出的意见。对于正确观点学生予以接受,而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可进行反驳。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便不断完善自我。并通过小组间的评价、学生间的评价,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等多种自主评价形式,提高学生展示自我、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
再次,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营造了民主的教学氛围。而学生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中,进行相互竞争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在评价自己、评价别人的过程中体验自己作为学习主人的喜悦。而在这种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从中看出,在语文教学通过评价学生自主评价作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和知识建构。
总之,学生自主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力的形成对于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民主、富有活力,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学生畅谈个体感受,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养成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新课标还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正如莎士比亚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上,老师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体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增强,学习主动性也就有所提高。具体表现为:课前自觉预习、主动收集资料的学生多了;课堂学习的气氛浓了,学生们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合作解疑,口、眼、耳、脑和双手得到解放,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探索、自主搜集、自主阅读、自主讨论、自主解答、自主概括、自主寻找规律、自主汇报、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积极性高涨了。学生们在丰富多样的学习交往形式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与分享,也学会了做人,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后,学生们不仅能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而且质量有所提高。
总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比较充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