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抢救性记录工作之我见

2018-09-26 11:42彭爽
神州民俗 2018年5期
关键词:传承人解决方法建议

[摘 要]截至2015年1月底,文化部公布的4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已有235人离世。在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占到50%以上。在此情况下,2015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启动了抢救性记录工作。截至目前,多数省份已完成2015年度的抢救性记录工程,并对项目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估与经验总结。本文拟根据2015年度抢救性记录工作执行情况,并结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阐述抢救性记录工作中容易出现或被忽略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并为以后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开展提供部分解决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建议;解决方法

一、抢救性记录工作开展背景

2007年6月5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单》,名单包括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五大类共226名国家级传承人。截至2015年1月底,文化部公布的4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已有235人离世,在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占到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刻不容缓。

根据2015年文化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的工作计划,“2015年,启动300名年满70周岁以上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2016年,开展70周岁(以2015年到龄为准)以上的其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2017年至2020年,开展70周岁(以2015年到龄为准,含70周岁)以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

2015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已经启动了抢救性记录工作。为确保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质量和效果,2016年8月底至9月初,文化部非遗司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办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培训班,同期下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截至目前,多数省份已完成2015年度的抢救性记录工程,并对项目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估与经验总结。

二、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意义

抢救性记录工作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多方面价值的深度挖掘、记录、保护与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对“传承人”有明确的界定,即“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主要是人的保护,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只有做好传承人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生生不息、永续发展。开展高龄传承人口述史抢救性记录工作,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十分重大。

三、抢救性记录工作应坚持的原则

(一)以学术为导向

抢救性记录工作是在每一个非遗项目类别的基础上,在人类学与影视学的交叉背景下,记录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生命史的重现应当是记录工作的重点。抢救性记录工作是一项综合人类学、影视学、民俗学、社会学的长期的、综合性项目,其复杂性不言而喻。尤其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术业有专攻”,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个体,并被打上鲜明的文化烙印。它不同于新闻媒体采访与报道,讲究时效性;它不同于学校课题研究,理论至尚;它不同于数据库建设,大体关注项目。因此,在抢救性记录工作必须坚持以学术为导向,学术性特征也应当是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本质特征。

(二)保证客观真实性

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当前的的状态,就是最真实的状态,即使以当下的眼光看来与原本的、传统的项目相比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要本真地、原生态地、客观真实地来反映传承人目前的状态。而作为口述访谈人,要以客观式访谈为主,尽量客观真实地还原传承人所要表达的内容。拍摄时导演和相关工作人员尽量不入画,不要打扰传承人正常的生产、生活、劳动。整个工作过程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和文化习俗,不做表演、扮演,酌情进行非虚构搬演。

(三)完整性和独特性并存

整个视频采集分为两类,一类是文献片,一类是综述片。文献片又分为口述片、项目实践片和传承人教学片。文献片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而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记录和保存。文献片在剪辑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原始素材,尊重事件发生的客观规律。综述片则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美观和传播的需要,可以选择素材中最具美感和代表性的镜头运用蒙太奇手法剪辑而成,可以进行特效和艺术化处理。完整性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完整的记录传承人的技艺风格、从艺经历、艺术价值,同时也要充分体现该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个性和独特性。

(四)注重对人的记录

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对象是人,重点是人的抢救性记录和保护,而非实物和作品的记录。除了完整、详尽地记录技艺的传承、从艺经历之外,还应当记录传承人个人的风格特色、传播和项目实践等内容。要走进传承人的内心,与传承人的灵魂进行交谈,充分挖掘人性、生活中经历的磨难以及对技艺产生重要影响、能够让技艺达到某种高度的因素。

四、抢救性记录工作实操注意点

(一)团队组建

1.团队构成

在《操作指南》中明确地提出抢救性记录工作团队应包含“学术专员至少1人,项目负责人1人,翻译人员(选配),后期1-2人,录音1人,导演1人,摄像2-3人,其他业务人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工作的顺利完成,可以适当考虑学术专员扩展为学术团队。学术团队应当包含学术专员2人、口述访谈1人和文献组。

首先学术专员2人,1人是与该项目密切相关的专家,1人是民俗类专家,为什么这样设置呢?我们都知道非遗有10大类别,其中9个是非民俗类别,仅1个是民俗类,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其实所有非民俗类的非遗项目,都蕴藏于某一非遗民俗活动当中,其背后都有着民俗的影子和意义在里面。

其次口述访谈人要求有一定的学术背景,懂得该项目,能听懂方言,最好是与传承人熟识而且有口述访谈经验。

成立文献组,是因为在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文献搜集的完整性直接关系到采集工作是否能够进行深度挖掘以及学术的规范性。而且文献组要服务于整个工作团隊,文献搜集工作要始终贯穿整个工作流程。

2.团队协作

团队协助要求充分发挥学术专员、传承人、非遗保护中心以及项目保护单位等多方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地域性与综合性,要求抢救性记录工作必须熟悉并尊重当地文化与风土人情,尊重传承人,尊重并多听取学术专员和当地非遗保护中心、项目保护单位等多方建议,确保拍摄工作的专业性与项目价值、意义的深度挖掘。当拍摄工作出现问题时,团队内部要及时沟通,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做到不耽误拍摄工作的进程。

(1)与传承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与传承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抢救性记录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传承人本身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需通过他们的实践才能得以完整的呈现,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应该给予传承人极大的尊重。

(2)创造性解决问题,将难点转化为亮点

无论是早期的《工作规范》还是后来的《操作指南》,都明确提出了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技术标准与操作原则。但是抢救性记录工作地域跨度大、少数民族地区情况复杂、非遗项目各不相同、传承人自身情况存在差别,无法做到同一种操作模式适用所有非遗项目。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团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做到既尊重规则,但又不墨守成规。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将难点转化亮点,同时又可以为其他项目的采集提供宝贵的经验。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积淀,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它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文化、精神、科学、审美、和谐、教育、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掌握并承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历史文化遗产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他们所持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呈现着民族文化之珍、民族精神之魂。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对保护、传承、弘扬、振兴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各非遗保护中心、项目保护单位、抢救性记录执行团队、传承人应当通力协作,以学术为导向,采用科学的采集方式,客观、真实、完整地记录传承人的技艺绝活、从艺经历、传播传承,争取将这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0706/t20070608_465716.html?Keywords,2007年6月;

[2]文化部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14/14829.html,2015年4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8/content_1157918.htm,2008年5月;

[4]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中国国家图书馆,2016(7):P5。

作者简介:彭爽(1984--),女,本科,馆员,现任职广东省文化馆。

猜你喜欢
传承人解决方法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