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梅 袁凤英
历史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两大能力。它通常以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對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符合材料作出判断,是选择题题型中最难也是最灵活的一种。随着中考命题由知识型立意向能力型立意的转变,此类题型由于命题灵活、思路开阔,近年来在各地中考中出现越来越多,应该引起重视。
做好材料型选择题要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下面笔者结合例题谈一下这一类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方法和思路。
【例题解析】
例1.“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解析】通读题干后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记者斯诺质问日军对中国的侵略,问题是记者的质问针对的是日本的哪次侵略。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一。要回答问题,关键是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即侵略的“时间、地点”。从材料中我们知道记者招待会是在1937年召开的,根据记者招待会的时效性,会上提出的问题所针对的日本的侵略事件应该发生在1937年。C、D项所述事件发生在1937年,A、B项所述事件发生在1931年。这样根据时间“1937年”这个信息,我们可以把A和B两个选项排除。然后我们再根据地点“宛平”这个信息进行分析,C项“七七事变”和“宛平”有关,D项“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上海,这样我们又排除了D项。故正确答案应为C。
例2.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
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B.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C.盘剥工人的资本家
D.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联系教材所学知识,明确伏尔泰所进行的“战争”的真正含义。我们由“1878年”和“逝世100周年”并联系教材知识可知,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所进行的“战争”就是在思想领域猛烈地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他进行的是一场无硝烟的大战,而不是战场上的硝烟之战,这样我们就排除了B、D项。伏尔泰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把自身(资本家)作为敌人,这样又排除了C项。故正确答案应为A。
【方法指导】
解答此类题型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仔细审题,读懂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这是解题的关键。有效信息一般包括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等。通过审题,我们一定要确切弄清试题的材料到底提供了哪些信息,阐释了什么主题。如例1中的时间信息是“1937年”,如果审题不清就会误选B项“九一八事变”;地点信息是“宛平”,如果审题不清就会误选D项“八一三事变”。
第二,要仔细辨别真伪、明晰对错,即对材料所反映的史实和观点要弄清真伪对错。如例2中的“战争”,我们一定要弄清是战场上的硝烟之战还是比喻义。有些学生一看到“战争”一词,只看表面,马上想到战场上的硝烟之战,结果误选B项。所以我们不要被材料的表面意思迷惑,要透过表面深挖实质,要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进行分析、判断和比较,全面地理解材料的中心意思。
第三,要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如例2中我们读到“伏尔泰”这个人物时,头脑中就应该迅速联想到课本上关于他“启蒙思想家及其思想”的描述,这样就能正确地理解材料的中心意思,正确地理解“战争”的真正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