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明霞
【摘 要】戏剧属于舞台表演技术的一种,同时融入了文学、音乐、美术等多项內容。在本文中,针对戏剧文学的冲突展开讨论,并重点剖析了戏剧文学的鉴赏技巧,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关键词】戏剧文学;戏剧冲突;鉴赏技巧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8-0030-01
戏剧实际上是多项艺术的综合体,其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多项艺术内容的结合,来完成对人物的塑造,并通过人物关系来揭露社会矛盾,将一些现实的问题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戏剧当中所反映的是人物的价值取向。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演员、剧本、舞台、观众等。具体来讲,戏剧的主要特征在于:综合性、冲突性、表演性。
一、戏剧文学的冲突精髓
对戏剧艺术而言,其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冲突性,表示的是,在戏剧故事的推进过程中,人物之间所出现的纠葛和矛盾,并且随着环境的变化,人们内心的矛盾会逐步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具体分为如下情况:
(一)人物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冲突是戏剧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是因为人物之间性格、意志的不同造成的。性格所呈现的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看法与行动,而意志呈现的是个体自身的目标与方向,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一步步达到相应目标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对戏剧文学而言,人物之间性格、意志冲突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出现性格冲突才能引起意志冲突。
(二)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冲突。成功的戏剧作品只有意境冲突是远远不够的,适当的心理冲突是展现人物内心矛盾的重要方式。只有在人物的内外部冲突的共同影响,才可以真正展现出充分的戏剧文学冲突。事实上,内部冲突是戏剧赖以支撑的重要条件,因此戏剧更加偏重对内部冲突的描绘。
(三)人物立于环境的挣扎与冲突。外部冲突所反映的主要是人物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人物的个性特征无法与当时的环境相适应,抑或与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所造成的。在戏剧文学当中,人与环境的冲突可以更加鲜明的塑造出人物角色特点。
二、戏剧文学鉴赏该如何把握技巧
具体来讲,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有:第一,空间、时间的集中性;第二,人物语言、行为的个性化;第三,矛盾冲突的尖锐性等。在后文当中,结合戏剧文学的特点来讨论相应的鉴赏技巧。
(一)对人物形象的鉴赏。在鉴赏戏剧文学时,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至关重要,因为通过人物可以了解当时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环境来对人物进行剖析。所以,鉴赏人物是品读戏剧文学的重要内容。在鉴赏人物的时候,首先要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因为性格是决定人物行为,决定人物生活态度的重要方面,只有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心理特点。其次,在鉴赏人物时,还必须积极分析其言语特点,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表征,不同人物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只有深刻理解人物的语言,才能更加充分地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戏剧。最后,在鉴赏人物的时候,还必须理解其成长历程。
(二)对戏剧语言的评述。对戏剧文学而言,其故事情节的推进都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人物的交流、情节的演变、故事的发生都需要语言来推动,所以,对戏剧语言的分析也非常重要。具体来讲,戏剧语言包含两类,其一是舞台说明,其二是表演需要。
第一,人物语言个性化。所谓个性化表示的是,每一个戏剧人物所表达出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这与人物的成长环境、性格特征有莫大关联。第二,人物语言有极为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是语言的重要特色之一,人物在用言语表示时,通常可以让观众体会到言外之意。第三,人物语言的动作性。动作语言实际上是用来表达人物内心的辅助方式。在有些时候,人物的真实情况需要借助动作等才能真正表达,也只有通过动作语言,才能让人们看到更加有血有肉的戏剧人物。
(三)对矛盾冲突的“记录”。对戏剧来讲,冲突是戏剧故事情节推进的灵魂,离开了冲突的戏剧是暗淡无光的。所谓戏剧冲突表示的是,在戏剧情节发展时,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所出现的矛盾。所以,在对戏剧文学进行赏析的时候,要着重分析戏剧的冲突,以及戏剧的冲突是如何发生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理解人物的立场。所谓尖锐激烈表示的是,在戏剧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以爆发的方式展现出来;进展紧张表示的是,戏剧的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的运用,使得戏剧当中的矛盾变得尖锐又激烈。事实上,正是因为矛盾的存在,才使得戏剧情节不断推进,并引人入胜,因此,可以将戏剧文学理解为出现矛盾、激化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过程。在对戏剧文学进行赏析的时候,从这一角度入手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戏剧内容。
总的来讲,在赏析戏剧文学的时候,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人物性格、戏剧语言、戏剧矛盾等。这三个方面所表现出的是戏剧文学的不同方面,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戏剧本身。事实上,这三个方面既独立又相关,必须同时从这几个角度入手,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戏剧文学,同时,鉴赏技巧的运用也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马跃.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2]潘桂云.大学语文[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朱文相.中国戏曲学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