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新宇 杨进钊
摘 要:文章主要通过介绍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分析了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高职物联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学、育人进而育创新创业,为校企合作搭建共同平台,推进产学融合、促进校企创新创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通,形成结合企业项目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1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通过校企深层次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1]。主要表现形式为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教育的有机结合。近年来在中国职业教育领域发展比较迅速,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1)理论上的现代学徒制教育一般是校企合作,双元主体办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招生。学校主要负责通识和基础理论教育,企业主要负责职业素养和技能教育。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企业并不善于教学方面工作。所以,严格分工效果不如双方合作完成所有教学环节更科学。
(2)在现代学徒制中,一般来说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但二者角色的转换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在于,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徒则要求主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2]。在实践中,我们探索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形成“理论—技能—岗位能力”的教学过程。
(3)根据岗位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课程任务。构建以项目为依托,按照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依次递进的建设课程体系。
(4)实施双元人力资源建设,暨通过校企合作派遣教师到企业顶岗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聘请企业工程师来学校完成项目和联合的科研项目工作,双方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共同提高[3]。
(5)整合学校的教学实训等设备资源,和企业共同建设集科研和教学功能为一体的联合实验室、工作室,突出保障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科研等工作。
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的结合
2.1 在现代学徒制中突出双主体育人,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合组成导师团,根据企业实际生产项目设计学生专业学习、技能竞赛、毕业设计等,并根据企业科研项目设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等[4]。
2.1.1 双主体育“学”
为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档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经历和自身特点指导学生选择创新创业项目、制定创新创业计划。在这一环节,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应当分别从教学和岗位需求的不同方向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设计、审核及答疑解惑。
2.1.2 双主体育“做”
教师和企业工程师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比赛、技能竞赛、专业社团、学期项目等引导学生主动、大胆地开展设计、制作、调试等创新活动,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分别从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上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
2.1.3 双主体育“创”
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的长效机制,结合学校和企业的文化背景、特色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教师负责学生专业素质提高,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企业导师负责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通过创新成果转化,达到创新创业实践的目的。
2.2 碎片学习和深度学习相结合
2.2.1 在借助大数据算法分析学习者的知识、行为和经历
给学习者建立精确、详细的学习进程档案,同时使用聚类算法和关联规则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进程关系的知识库。最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将工作过程需要的理论和技能知识点碎片化,减少学习者的学习难度,同时通过实训学习体系的构建、通过项目将知识碎片进行逻辑连接,辅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两者结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彻底变革。
2.2.2 基于工作过程的碎片化学习到项目化深度学习的嬗变
(1)基于工作过程的碎片化学习的弊端。将工作过程碎片化导致了学习知识点的细碎和,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这使得学习的随意性增加,一定程度上学生只知道一定的操作步骤,不理解为什么这么操作,同时一旦发生参数调整或者项目环境变化,学生无法及时应对,实际上降低了学习的效率。而深度学习则是从整体上解决了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联系,只是学习链条较长,学生掌握和理解不容易。如何将二者相统一,是一个难题。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了用问题导向模式进行解决。
(2)首先是设置问题。好的问题应该具有复杂性、非良构性、跨学科性和可探究性。在创新创业的教学中,我们从项目的需求出发来设置问题。在碎片化学习中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的引领下经信息的挖掘、筛选和整理,从而缩小碎片化学习的范围和信息过载现象的发生。
(3)其次基于问题建立整体知识架构的联系,形成问题框架。站在全局的视角,随着思维的深度展开,通过问题对整个项目知识建立逻辑关联,并将涉及的碎片的知识点进行附加,从而促使学习者进行深度学习的思考。
(4)最后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知识的输出和共享。问题的提出虽然是基于项目的需求,但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从用户的需求到软件的需求是要经过问题的精细分解的。碎片化的知识解决的是分解后的子问题。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碎片化学习的盲目性和孤立性,促进了学习者的深度学习。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也是知识的自我内化,学习者通过知识的输出实现对这个过程的外显。不同的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甚至合作完成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知识的共享。
2.3 依托平台结合企业项目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
依托专业实训室、校企联合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众创空间等平台,搭建新的综合实践平台,通过引进创新创业项目,校企共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形成“平台—项目—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2.3.1 通过平台引进项目进行联合开发促进提升创新创业教学内涵
以项目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激发师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热情。依托校企联合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项目将会越来越多,参与项目的企业研发人员、教师和学生也会越来越多,同时在项目研发实施过程中,学生得以迅速成长。
2.3.2 通过创新创业的教研,反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
瞄准物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通过创新创业的教学反哺企业的科技创新,通过激发学生的科技想象力和研发热情,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性,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创新创业人才。
3 结语
在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改革中,产学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5]。高校有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优势,企业有生产资源和技术资源的优势。将企业的生产研发、科技攻关以及技术服务和学校的专业发展、专业建设相结合,将技术与专业创新教育想融通,既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又可以提升学校的专业内涵。
[参考文献]
[1]朱爱文,赵旭庭,周春宝,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7(12):93-95.
[2]王永春.准现代学徒制:“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思路[J].秘书之友,2017(6):121-123.
[3]戴志勇.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困境与对策[J].船舶职业教育,2017(5):34-36.
[4]赵忠见.校政企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河南农业,2016(6):88-90.
[5]吕景泉,马雁,杨延,等.職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9):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