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欣泳 蓝琦
摘要: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已经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农民文化需求,与新时期农村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浙江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平台,自开展以来取得明显成效,是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有效载体,也是巩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对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公共文化空间现状为基础,重点从机制构建方面阐述如何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以发挥农村“文化磁场”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文化礼堂;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产品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不断向城镇或者非农产业进行转移,使农村逐渐呈现出“社会原子化”的状态,再加上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使得原本就已被压缩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萎缩现象更为严峻,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农村文化发展的主渠道之一,已与农村社会不相适应。而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我省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是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有效载体,也是巩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
一、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缺失,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我国绝大部分地方农村经济建设重于农村文化发展,使得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落后,相应的公共文化场所匮乏,文化设施覆盖率低下。调研发现,现如今还有部分农村以菜市场、樟树下、池塘边等户外设施充当农村公共文化交流的场所,缺少室内的专业公共文化场所。即使部分村里建成一批如同文化礼堂形式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但却被村组织租赁,用作商业用途,以至于真正能使农民真切享受到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极为有限,严重阻碍了农村公共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农村文化主体错位,传统文化流失
农村民间传统文化通常依附于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在具体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各地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文化主体的流失。青壮年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随着他们相继“出走”农村,农村文化传承出现断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组织和参与层面上,因为参与的中坚力量的流出,难以选拔和组织农村文化传承者开展互动性的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政府也难以提供匹配性强的公共文化服务;二是文化传承效果层面,农村公共文化因青壮年资源的外流出现发展受阻的现象。因此,农村公共文化主体的流失对组织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传承传统文化,建设公共文化空间等都具有一定的制约性。
(三)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投入不足,供给主体单一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就其本身而言,具有典型的非物质性和地域性特征,其中公共文化产品又属于准公共物品,同时也具备外部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性,这系列的特性又决定着其有效供给者和供给方式的特殊性。政府通常是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承建者,也是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者。但现实情况是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太过依赖政府,而政府无论从资金、匹配供给还是在吸纳和动员社会力量方面都“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进度缓慢。
二、农村文化礼堂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中的作用效能分析
(一)传承农村文化的“新载体”和“大舞台”
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村出现“空心化”,大量文化活动团体逐渐解散,农村传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传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遭遇瓶颈。而事实上,与城市过早地进行文化开发不同,大部分农村文化挖掘进度缓慢,也正因为如此,农村传统文化,尤其是包括传统习俗、民谣、戏曲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较为完整,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保护。农村文化礼堂的构建,为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阵地保障,通过对一些传统工艺、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且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唤醒村民对于村庄文化的深处记忆。同时,利用项目申请、分类施策等方式,将村庄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包装,以文化产品内涵为基础,依托现有的民间文化资源,加人现代文化传播理念进行创新与改造,使之呈现崭新面貌展现传统文化强大的凝聚力与生命力,使广大农民共享文化之美。
(二)密切村民关系的“润滑油”和“强力胶”
现如今,农村形成了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组织结构,各生产单位之间基本独立,脱离了以往有机协作的传统模式。公共空间的缺失使得村民情感麻木,人与人之间交往意识淡薄,从而影响了村民对于生活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而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进一步拓宽了公共文化空间,给村民提供了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使村民闲暇时间有了多种选择。同时,文化礼堂结合当地的特色,由村组织协调,定期开展各式各样的互动文化活动,拉近鄰里之间的距离,有效丰富村民的交往方式和文化生活,增强村民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缓解人际关系疏离危机,避免各种社会制约因素走向瓦解,以形成有序互动的农村社会结构,文化礼堂成为了凝心聚力的新殿堂。
(三)传播主流价值的“发言人”和“主阵地”
农村社会的结构较为复杂,因经济发展及地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的现象,农民的价值取向出现盲区,甚至有逐步偏离主流价值的趋势。通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进一步强化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恢复与重建农村主流价值观,形成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依托文化礼堂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内涵和实践与农村思想品德教育、文化启蒙、文体活动等方方面面进行有效融合,寓教于乐,通过开展多形态的文化浸润活动,提升村民道德品质,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三、在重构公共文化空间背景下的文化礼堂建设路径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传承着文化的字符,承载了农村百姓的乡愁情怀,逐渐成为了农村社会不可或缺的脉动,是老百姓的“心家园”。
(一)建立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
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对于农民文化需求反馈的研究,尤其是进一步健全可持续的农民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村民的文化需求、文化消费也稳步上升,然而并不成熟的文化需求反馈机制,直接影响了文化系统的长期有效性发展,制约了农村公共文化的整体规划,传统农村社会的文化供需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1.提高村民对于文化需求反馈的积极性,增强主体意识。村民作为农村公共文化的直接主体,是否积极参与到文化需求反馈,以及具体实施中的参与程度如何,都会对文化需求反馈机制的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保证需求反馈机制的有效性,就必须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村民真正有参与感,及时询问村民的意见,或者入户调查,引导村民表达自身的实际需求,增强村民表达意愿。
2.促进各部门对于需求反馈的服务理念转变,提高落实效率。各级部门都要将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切实发挥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作用。成立专门的农村文化需求反馈机构,辅助文化礼堂项目建设,同时要制定严格的需求反馈工作准则,一旦接收到村民的反馈意见时,要进行科学筛选,分类处置,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性。
3.加大农村公共文化的投资力度,打造群众评价反馈体系。农村文化建设起步晚,基数大,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整理包装,设立专门的农村文化发展资金,以此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满足不同村民的个性需求。同时,通过设立意见箱、问卷、公开监管电话等方式,多维度全面覆盖群众的需求反馈,建立双向互动的反馈模式。
(二)调整文化礼堂建设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在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其基本原则强调了政府主导,其政府主导的含义在于政府有向公众提高文化服务的责任,但并不意味政府就必须是直接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唯一主体,要调整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路径选择。
1.强化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新时期的文化礼堂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转变政府一手抓的理念,将政府定位由管理转向服务,充分调动村民对于文化礼堂建设以及文化产品的积极性,实现文化产品的供需平衡。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村民意识到文化礼堂是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大事情,由过去的消极被动态度转为主动积极的文化自觉意识。只有让农民成为文化礼堂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文化礼堂才能真正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2.形成多方联动的供给链。政府在保证自身主导地位的同时,可以积极引导市场、社会组织等其他社会主体加人到文化礼堂的文化产品供给中,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村民多方联动的多主体供给机制,颠覆过去单一的纯政府供给模式,丰富文化礼堂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保证文化礼堂建设的延续性和多样性。
3.充分挖掘本地文化产品。提高农民自主“种文化”功能,挖掘本地特色,倡导双向互动模式,在各自需求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发挥群众智慧,以此达到丰富文化内容、创新文化形式、传播主流价值的目的,实现文化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农村文化系统的大繁荣。作为衢州市首个“浙江省书法特色村”,常山县辉埠镇东乡村抓住契机,依托农村文化礼堂的平台,充分挖掘本地书法传统文化,结合村民的文化需求,将文化礼堂打造成“书法殿堂”,书法爱好者们每天在这里挥毫泼墨,交流学习。现在,“白天拿锄头,晚上舞笔头”是东乡村村民生活常态,书法已经成为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长效机制
文化礼堂不是一个短期项目,而是要作为一项可持续的农村公共文化平台,对于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建立绩效评估长效机制。
1.建立特色创新机制。大众化的文化发展模式只能是昙花一现,缺乏持久的生命力,文化礼堂作为一项长期的文化建设工程,自身的发展特色是立足之本。要求各村的文化礼堂充分挖掘本村的地域特色,注重对当地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增强农村文化礼堂的吸引力,使一个文化礼堂树立一个文化品牌,一个村子拥有一张响亮的文化“金名片”,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发展。同时,要充分把握文化项目的契机,指导各村庄以项目包装的方式来进行策划,精心组织活动,做到从内容到形式的项目化,形成从创新点到落实布展的格局。
2.执行严格的考核机制。在充分把握文化礼堂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对文化礼堂建设的监督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建立严格的量化考核制度,同时兼顾上级部门考核与村民平行考核,使考核结果更具权威性。除了对礼堂建设进行日常常态化考核,在具体项目包装中,加人更具针对性的项目专项考核,使文化礼堂建设规范化、专业化。同时,将文化礼堂建设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下发具体的考核办法,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落实典型示范帮扶机制。依托严格的考核制度,开展文化礼堂精品活动案例、礼堂建设带头人等评选活动,提高各地区建设文化礼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由政府部门牵头对于独具特色的先进示范礼堂进行宣传推介,对于工作较为落后典型也要一抓到底,帮助查清原因,进行全方位整改。根据礼堂建设的发展方向,将礼堂建设进行分类,并且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定期召开帮扶会议,由先进典型村、先进个人进行经验总结,传授礼堂建设的方式方法,以此来加强沟通协作,达到文化礼堂建设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目的,形成农村文化禮堂培育一座、辐射一片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浙江大学“紫领人才计划”课题组.论文化对提升乡村品味的作用——以杭州市西湖区外桐坞村打造文化艺术乡村为例[J].观察与思考,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