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间性理论进展及其对旅游研究的启示

2018-09-26 08:59汤国荣章锦河周珺熊杰姚蔚
旅游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

汤国荣 章锦河 周珺 熊杰 姚蔚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间性理论是思考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范式和调适文化差异的智慧和策略。文章在评介文化间性理论基础上认为:文化间性理论对旅游研究的有益启示是应用文化间性的智慧、策略和方法治理旅游地文化多样性,辩证看待和处理旅游中的文化差异,倡导旅游中互惠理解和平等交往,在相互尊重基础之上寻求文化间认同的文化间旅游新范式;在文化间性IC-UIRI理论框架之上可以建构文化间旅游的T-IC-UIRI理论模型。文化间性理论拓展了文化间关系研究新维度,能够开拓旅游研究新视角,扩展旅游研究和实践的更广阔视野和实验场地。

[关键词]文化间性;文化旅游;文化间性主义;文化间性理论;文化间旅游;进展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8)04-0013-11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8.04.007

引言

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和本土全球化(lobalizaion)描绘了在文化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双向张力中文化间的交互作用,认为文化多元是当今文化全球状况的结构性特征,相伴全球和地方尺度的文化流动(身体、思想、价值观、文化意义、语言特性等),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文化差异相继呈现。诸如多元文化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如何在相互连接和依赖的世界中共存与发展等文化间关系问题面临新时代挑战。文化间性理论提供了一种应对文化多样性悖论的可能路径,作为人类处理自身文化差异的智慧和策略,文化间性理论致力于应对文化差异所引发的偏见与歧视,调适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消解多元文化主义的政治危机。当前文化间性理论已经成为热点议题,在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政治学、心理学和宗教学等不同学科领域进行理论和实践探讨。

旅游者尤其是旅居者、国际旅游者、背包客、志愿旅游者和旅游移民者组成当今世界文化间联系人的大多数,随着旅游者跨文化区域流动,旅游中文化间际遇(intercultural encounters)和传送(intercultural transits)呈现诸如东道主土著文化如何对待和消解他者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文化还是东道主文化或是游离于目的地文化系统之外的第三种文化?旅游地土著原生文化与旅游衍生文化如何并存于旅游地空间等文化间关系问题。这些问题触及旅游体验本体论的思考,旅游是一种深层次文化交往还是仅满足文化消费的浅层文化接触?然而,旅游远超于一般旅游商品化生产和消费范围,触及如何理解和建构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深层次多领域的文化间关系,旅游着力于文化作为全球和平与地方和谐发展的背景要素,而和平与和谐源于主客互动中积极的文化间交流,如何避免和消除主客间消极互动,促进文化和谐与地方发展是文化旅游研究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从文化间性的途径检视旅游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意义、角色和影响,需要厘清一些基本问题:在旅游过程中文化间际遇的情景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如何发生?如何有效地促进文化间交流和理解新文化或他者文化?本文通过梳理文化间性理论框架,探讨旅游业中呈现的文化间问题,并试图寻找一个可能的问题解决路径使文化旅游地更好适应全球化和地方化。

1 文化间性理论要义

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霍尔首次提出了文化间交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概念,激发了文化间性思想起源。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文化间性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文化哲学术语。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间性发展在人文社科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建议把文化间性教育设计为尊重、理解和丰富文化多样性为世界文化发展贡献的教育。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加强文化间性,本着在各民族间架设桥梁的精神开展文化互动。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文化间性理论是在2001年哈贝马斯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题为“关于人权的跨文化讨论”或译为“论人权的文化间性”的演讲之后。

1.1 文化间性理论基础

文化间性的思想源泉和哲学基础来源于主体间性理论(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巴赫金、伽达默尔等)、差异哲学(尼采、福柯、德里达、德勒兹和霍尔等)、他者理论(巴赫金、哈贝马斯)、视域融合(伽达默尔)、交往行为(哈贝马斯)和承认政治(泰勒)。文化间际(intercultural)、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和文化间性主义(interculturalism)是文化间性理论核心术语和关键部分,具有全球化情景中文化际遇的共同认知对象。文化间际呈现了不同文化之间具有的间性关联特性和意义重组过程文化间现象;文化间性使文化间具有的间性特质或状态理论化;文化间性主义通过文化特征和意识形态呈现为文化实践和制度建设的理想观点和主张。

Intercultural一词在英文语用中指的是不同文化际遇时发生的意义重组的交互作用过程。在中文语用中较之于“跨”“跨文化的”“间际”“文化间的”更能体现intercultural所指向的文化间交互作用内在蕴意,将intercultural译为“文化间的”或“文化间际”更为准确。对文化间性最宽泛的理解是指文化之间具有的某种性质或状态,文化哲学中的文化间性指国际各民族不同文化间的可交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间性定义为“不同文化的存在与平等互动,以及通过对话和相互尊重产生共同文化表现形式的可能性”。文化间性秉持文化间的开放性意识,通过对话和相互作用的间性关联和制度性安排通向长期变化。文化间性目标在于创建连接多数和少数、延续性和多样性、身份和权力、追忆过往和憧憬未来共存的新途径,并且在不同层次寻求拥抱和超越差异的共同生活。文化间性理论通过文化认知识别他者,秉持谅解、平等和互惠的精神管理交往过程中发生的文化间交互作用,文化间性以不同传统和文化多样性共存的共享共建强有力集合为目标,鼓励具有积极品质激励人心的交流、承认动态的认同、促进团结、共享文化价值和发展成果以及批评偏执的文化实践。

关于文化间关系的认知存在诸如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同化(assimilation)、融合(culturalfusion)、杂合(cultural hybridity)、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等文化观,文化间性并不否认其他文化观对“文化间关系”产生的作用。文化间性接受涵化导致的文化变迁普遍事实,但反对涵化中双方的支配和从属不平等地位,但文化间性加强过程中可能伴随涵化发生。文化间性接受不同特质的文化间通过相互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学习吸收的过程,更强调文化整合功能而不是合二为一的文化融合。文化间性促进文化间整合而不是把多元文化同化到单一社会文化中 .反对优势文化同化弱势文化的非对等关系和化二为一的结果,这有损文化多样性。文化间性化是同化和分化的中间选择路径,是强调平衡和公平的模型。文化杂合描述文化并置忽视了文化之间存在着等级和力量的差异,从而把差别消泯在一个大混合体内,使本来应该多样化的世界文化混为一体。

文化间性主义汲取多元文化主义权力、平等对待和无歧视的成分和框架;二者都承认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共享促进文化参与的策略。关于文化共在,文化间性更强调动态的文化特征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和对话,致力于依照社会凝聚力和国家公民身份增强整体感;作为文化间对话过程的部分,文化间性更有可能通向对偏执的文化实践的批评。文化间性主义反对多元文化主义导致的文化间的破碎化和分化对社会凝聚力的损害,承认差异性同时也承认同一性,强调差异性和同一性的一体化实现。多元文化主义有利于加强文化间平等,文化间性主义更能应对“超级多元化”和多层面差异的他者。

1.2 文化间性的理论框架

文化间性是文化间现象的涵盖性术语,始于现实中的文化际遇,更强调不同文化背景主体间从微观个体层面克服他者的驱动策略,从文化个体日常生活中架构起连接多样性中差距和差异的桥梁。文化间性可以理解为在文化间际遇情景下,承认和接受文化多样性世界中的文化间关联性和差异性的共同存在,通过文化间互惠理解和平等互动,在文化间相互尊重之上形成文化间认同的动态过程。文化间理解、互动、尊重和认同构成了文化间性理论的认知、行动、情感和态度4维度IC-UIRI模型(图1)。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间性的前提条件,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事实也是共识,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的原生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把多样性视为一个起点,而不是一个不得不克服的障碍。文化间性承认文化多样性,强调多样性中的文化间关联和文化差异之中固有的关联性和差异性的间性特质。文化间性并不消减文化多样性,而是加强了文化多样性。

文化间理解(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CU)是文化间性的基础。文化间理解是互为条件共在的文化主体“我们”对文化多样性、文化间差异性和关联性的认知,文化多样性理解包括承认文化多样性、关联性和差异性的文化事实,以及理解文化间物质、精神、制度等多样性的文化内容,理解文化差异性以消除文化间的误解或文化震惊,理解文化关联性以避免文化间偏见。充分意识到文化差异性,才会认识关联性和相同性,从而洞见文化间的间性特质。

文化间互动(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ICI)是文化间性达成的途径。文化并非自我封闭或静止不动的实体。文化间性从多样性互动层面看待不同文化或不同族群的共存。文化间交流是两个各具特色文化群组之间文化信息的交换,包括面对面以及大众传媒和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何时至少会有两个异质文化的个人或群体采集或交换口头的或非口头的文化符号。文化间交流可以定义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相互作用,可能通过特有的文化特征影响或被影响。文化间性将文化与文化的主客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主体与主体的思维模式为前提,极力倡导承载或代表着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交往,以突出其间性特质。文化间互动内容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等不同文化表现形式。文化互动是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动态实践过程,文化间性中的互动强调交往过程中主体间的平等地位。平等互动是指在文化间交往中对不同交往对象不做区别对待的友好行为。文化间互动目的是要实现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共识。

文化间尊重(inter-cultural respect,ICR)是文化间性达成的关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和对他人尊重而获得的信心和成就,尊重是一种情感表达,是平等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双向互动过程。尊重是在评估某个特定事物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后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感倾向,尊重概念中也包含有认知和行为的成分。文化间尊重是承认文化间主体地位平等性的情感表达和诠释,以及自我实现和得到认同的高层次需要,文化间尊重是动态的双向情感发展过程。文化间尊重包括自我尊重、尊重他者和受他者尊重3个维度和文化间主体性承认、互为尊重對象和双向情感过程等内容。

文化间认同(inter-cultural identity,ICI)是文化间性的旨归。在英文语用中identity(认同)的基本含义是指物质实体的存在具有同一性质或状态。在哲学的研究范畴中,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等人,均将“同一”(identity)与“差异”(difference)相互对照。霍尔把“文化认同”界定为“一种共有的文化”,文化认同是个体或群体据以同一性质或状态作为追寻与确认文化身份的内在尺度和参照系。文化间认同是承认和接受多元文化间共在的间性状态特性,呈现为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共识、意义整合生成以及文化间协同共进的发展战略。首先,文化间共识是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在文化共性层面所达成的基本理解和认同,包含着对文化间共性的认知,也代表着文化间信任和承诺的态度,文化间认同的核心是求同存异共享共同文化价值和发展成果的价值观认同。其次,意义整合是在多元文化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双方获取原文化特质变异或者意义整合后新文化意义生成,文化间性目标表现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补和新意整合生成。文化间认同是文化间当前视域与过去视域、自我视域与他者视域相整合的结果。第三,协同共进是文化间协同一致地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和对发展成果的共享。文化间性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共在文化间的协调与协作,加强整体和共同发展形成文化间协同效应构筑文化命运共同体,而文化间能力是文化间协同共进的利器。

1.3 文化间性理论实践

文化间性理论并非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而是能应用于指导实践的实用理论。20世纪70年代,文化间性在法国调整移民儿童教育方法的特殊背景下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荷兰、德国、西班牙和希腊关于移民融合教育问题中采用文化间性 .文化间性是加拿大国情下现行的文化政策,但被认为仅是多元文化主义改进的变体;澳大利亚在应对日益边缘化的土著文化时有向文化间性主义靠拢的趋向。文化间性理论应用于政治实践的一个突出的象征性例子是2008年为欧洲文化间对话年,文化间性主义以其建立共同的欧洲认同和文化环境的工具优越隆促进欧洲一体化。

文化间性应用于实践研究有3条线索:一是以包含规范性途径为特征,强调在文化间交流中的价值,宗教间对话,移民与土著文化政策,政治、权力和文化相互作用。如Ameli和Molaei通过宗教隶属和跨文化敏感性研究伊朗穆斯林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文化间性,认为宗教隶属是交流发展的指标,通过分别测量两个文化群组的跨文化敏感性,发现随着交流发展跨文化敏感性减少到了最小阶段,两类文化群组之间趋向于强调相似性和忽视差异性分歧。二是从概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途径,包括教育情景中的间性价值形成过程文化间教育方法和教育课堂中的文化间对话,文化间课程体系构建,在多方面的学习科目体系中实施文化间性。如Contini以意大利移民学生与青春期前的原住学生为案例探讨文化间性与社会关系形成,认为文化间性作为学校经历变革的特定目标,需要行动路线的互补性包括移民学生的整合和学校内外关系的文化间交往的知识和能力。三是,文化间性是一种整合和管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模型,文化间性基于更宽泛的世界观,发展一种积极正演模型以适应跨区域和跨国家的变化,承认跨越多样性各个方面的多元文化关系。文化间性主义致力于鼓励和发展能够增进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理解和尊重的实践活动;主张加强文化(文化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相互对话从而建立互信,在差异中和谐共处;主张所有文化都有权利对他们所在区域的文化做出贡献,在多元文化状态下所有文化(群体)都要做出调整彼此适应。由此可见,文化间性不仅是一种文化理论,更是一种文化的政治态度、伦理实践和社会行动依据。

2 文化间性理论对旅游研究的启示

随着旅游全球化和地方化发展,大众旅游向替代旅游转变和旅居社会形成,文化旅游面临的挑战是在文化间接触之中如何消除文化刻板印象(culture stereotypes)、文化冲突、文化侵蚀、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文化困惑(culture confusion)、偏见和歧视、不宽容和污名化等文化间问题。Jafari,Nuryanti和Wall于1992年在印尼雅加达和日惹市举行的文化旅游国际会议研究简报中首倡从文化间视角研究旅游。目前,文化间旅游研究视角与人类学的主客关系关注于东道主体验的研究相区别,更多关注于旅游者对新环境的适应,发展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休克U形曲线理论和文化困惑动态模型理论等旅游文化间适应理论,但相关研究仍然停滞于探讨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停留上。从文化间视角应用文化间性的智慧、策略和方法治理旅游地文化多样性,辩证看待和处理旅游中的文化差异,倡导旅游中互惠理解和平等交往,相互尊重基础之上寻求文化间认同的文化间旅游(intercultural tourism,ICT)新范式。从文化间性的途径检视旅游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意义、角色和影响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2.1 文化间性理论辩证看待和处理旅游中的文化差异

旅游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具有社会文化属性,这是旅游研究中的事实性共识。在对旅游现象本质认知中,有学者认为旅游不可超越文化间互换之外,旅游中的文化现象是多元文化现象,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普遍现象。近来,基于文化差异的旅游者体验研究兴趣增长,如饮食旅游中文化差异的吸引性和障碍性。旅游中的文化差异分析应该提供一套基于旅游者体验的分析工具。

文化差异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主题,文化差异一方面是促成旅游动机的激励性因素,另一方面是影响旅游行为限制旅游体验的障碍性因素。旅游跨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文化差异影响下旅游者动机和行为差异,表现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在旅游时间、旅游计划、旅游信息搜索和旅游景点偏好、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主客交往、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旅游满意度和服务质量感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事实,具有社会必要性,然而差异涉人他者意义上可能产生心怀敌意的思想性暴力,差异通过交往而强调,通过角色认同而维持,通过短暂的旅游际遇而加剧。如Paris等认为背包客旅游不会导致旅游地民族文化变迁,但背包客通过自身区域族群性而呈现与原住民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主客间文化互动。Turner等研究了文化差异如何影响旅游满意度,认为旅游者根本动机是为体验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个体间接触主要取决于他们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文化差异大小直接决定文化距离的远近,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可能是微小而可互补的,也可能是极大而不可调和的,当文化差异微小时人们不会因文化距离而分隔,当文化差异极大时人们会因极大文化距离而分隔,这与主客间的文化价值系统、生活方式、个体行为、期望、安全感和道德品行等差异有关。然而,当主客间意识到文化差异存在时文化冲突会显著减少,因此理解目标文化和文化差异性就变得尤为重要。旅游者与东道主间的文化背景差异影响旅游者与东道主间的文化距离程度,进而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和在目的地的表现行为。因此,测量文化距离及其对社会现象影响有助于了解旅游行为尤其是主客间的互动。

如何保持文化间差异性以保证文化吸引力,同时又建构文化间同一性消除因文化差異导致的旅游障碍是文化间旅游能够应对的文化间悖论。旅游地是多样文化汇集呈现之地,从积极发展的文化间性理论领域观察文化旅游,从旅游地文化多样性意义来看,保持旅游地原生态文化独特性和地方性,留给旅游者异国他乡情调的文化惊喜;同时考虑旅游者文化背景和个性需求,提供旅游者共性的旅游文化需求,消除旅游者异地陌生感避免文化困惑和休克。

2.2 文化间性理论倡导旅游中文化间互惠理解

旅游闲暇具有促进复杂世界中文化间理解的发展潜力,同时旅游呼唤文化间的互惠理解。1982年,“文化旅游”第一次在国际上被提出意指“为了解被访问国家的建筑、绘画、音乐、剧院、民俗传统、人们生活方式等所有文化表现形式”。国际遗迹与遗址委员会把文化旅游定义为“人们能够体验其他人的不同生活方式,从而直接地了解他们的风俗传统、物质环境、知识体系或建筑的、历史的、考古的、保留早期文化意义的活动”。这些都强调通过文化接触与交流基础上的“文化的一认知的”旅游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承认他者文化的旅游认知把文化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区别,文化旅游具有追求获得理解和欣赏被访问地的性质而区别于娱乐消遣旅游。旅游作为对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群体行为文化的动态理解,具备其他文化的知识是文化间理解的一个必要步骤,以达到识别文化差异之处的实质所在。文化旅游为文化间理解铺设了道路,旅游以更好地理解我者和他者双向交流的方式扩展了旅游者的知识和信息。良好的理解不仅是文化间知识信息的传递,也是彼此需求和期望的互惠理解。文化间旅游中的文化间理解是承认和接受主客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文化事实以及理解主客间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等多样性文化内容。欣赏主客文化间的差异性以消除文化误解或文化震惊,发现主客文化间关联性以避免文化偏见和歧视。如“中国式不文明旅游”现象的原因,既有中国游客对异质文化的无知造成的无意识的不尊重,又有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和中国文化权利的弱势,而国际旅游被认为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文化间教育形式。

2.3 文化间性倡导旅游中文化间平等互动

旅游本质是文化行为和文化间互动,旅游集中于文化间交流的基本原则和兼具文化表现和文化体验特征。旅游业被视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关系的他者性文化产业,处于文化间际遇的情景,发展于文化间的接触、交流、互、交往和适应的行动线,应用文化间(内)的“常态辩证法”理解文化间互动是提升文化旅游的有效办法。在日常实践中,旅游概念化为通过语言,构造于种种旅游互动体验的文化间活动,旅游在某种程度上探索世界中供人共享参与系列互动,有助于探究旅游作为瞬时的、过程的和追求民主参与水平的文化间交流形式。

文化间交流是旅游活动必不可或缺的环节,文化旅游本质就是一种文化间交流活动。文化间交流目的决定了代表特殊异质文化之间交流的研究主题,主要探讨和检视科学语境中有关语言、个体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化旅游情景中的文化间交流被认为是我者和他者之间、主客之间特殊的相互作用,文化旅游充当更好文化间理解的工具,可以应用文化旅游修正和调整文化间交往机制。旅游中的文化间交流被看作是一种知觉上相互作用形式,通过感观规训和物质世界刺激、引起情感共鸣和促进文化间理解力。文化间交流的经历帮助旅游者了解和欣赏他者文化,同时更好了解我者文化。从游客对异质文化的瞬间消费起,主客间发生价值交换关系时,东道主的热情就走向了异化的好客。文化间旅游倡导主客交往回归到理性的主客关系之中,文化间性理论试图将旅游情景中主客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主体与主体的思考方式为前提,极力倡导承载或代表着不同文化体系的原住民与原住民、游客与游客之间、东道主与游客之间在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等不同文化表现形式上的互动交往。文化间旅游强调交往过程中主客间的平等地位,平等互动是指在旅游交往中对不同交往对象不做区别对待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文化间对话(intercultural dialogue,ICD)是直面文化差异的途径,能够发展文化间相互作用和影响有益健康关系,旅游交往目的就是要实现文化间在接触、交流、理解、尊重和共识基础之上从旅游凝视( tourist gaze,TG)走向文化间旅游对话(intercultural tourism dialogue,ICTD)。

2.4 文化间性倡导旅游中文化间相互尊重

旅游者是尊重的使者,旅游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面对面接触而走得更近,消解文化距离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尊重和包容。文化间旅游中的文化间尊重是承认主客间的主体性平等地位的情感表达和诠释,以及自我实现和得到认同高层次需要。尊重包括自我尊重、尊重他者和受他者尊重的主客间动态双向情感发展过程。自我尊重表现为自我的文化自醒和自信;认知和承认他者文化差异是尊重他者的前提,旅游者从欣赏的眼光看待旅游地土著文化,能正确识别客体文化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才能做到自觉自律。受他者尊重的文化赞赏可外显为文雅礼貌礼节以及受到他人友善和关怀。如“客随主便”和“主随客便”都被视为是相互尊重表现的旅游交往行为。

2.5 文化间性寻求旅游中文化间认同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流动性特征决定了旅游者或东道主与他者文化进行接触、交流、互动,进而可能产生认同(移情、包容、赞同等)和排斥(歪曲、否定、拒绝)等文化间认同表现。在旅游研究中以文化认同为主题的研究主要表现为旅游表征中的文化认同、商品化过程中的认同、文化认同的建构等。文化间旅游的文化间认同是感知和体验旅游地多元文化间共在的共识性体验,文化间差异性和同一性有机整合生成地方强大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及文化间协同共促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平等交往中对主客文化客观认知,加上相互尊重情感投射成为一种文化间认同心理态度,这种认同构成了超越障碍获得共识体验,影响文化间交互作用新的意义生成,而且还代表着携手共进的文化间信任和承诺态度。

2.6 旅游对文化间性可能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地旅游社会文化影响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旅游尤其是大众旅游对旅游地文化多样性有潜在正负影响,在积极意义上可以增进不同文化环境和習俗的知识和理解,但同时旅游凝固了旅游地文化使得原住民更加边缘化。旅游对文化间性的影响是旅游发展中旅游文化生成对旅游地先前存在的文化间性影响以及旅游衍生文化与旅游地原生文化交互作用中间性生成过程。旅游文化丰富了旅游地文化多样性,但往往也容易导致文化同质化。旅游与文化间性相互关系正如旅游与文化、旅游与生态的相互作用关系。

旅游从以下4个方面对旅游地文化边际域中的多元文化间状态产生影响,促发旅游地文化间性的再创造:一是从文化间理解的认知层面来看,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影响旅游地对不同文化旅游开发价值认知,文化旅游产品充斥着旅游者需求“好恶”,并非所有文化表现形式都可以被开发为旅游产品;参与旅游文化生产过程中存在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的主体身份认知差异;文化商品化过程中存在不同文化发展机会的认知,旅游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并非所有文化都有机会在旅游地一定发展阶段内获得发展。二是从文化间互动的行为层面来看,在旅游文化经营博弈中影响主客文化间交往地位;文化表演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充当主角还是配角的角色扮演;主客互动中文化间交往能力差异。三是从文化间尊重的情感层面来看,旅游凝视中原住民的文化自醒和自信;旅游示范效应中原住民对他者文化好恶判断和扬弃;旅游者文化阅读中对土著文化的品评等方面存在影响。四是从文化间认同的态度层面来看,旅游文化对地方文化生成的贡献认同;不同文化在地方发展中的地位认同以及对文化间协同共进的发展认同等方面存在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文化间性不仅是一种文化理论,更是一种文化政治态度、伦理实践和社会行动依据。文化间性视文化多样性为资源,努力促进文化间互惠理解基础之上的交流、沟通和对话,以及促成文化间相互尊重和文化间认同。相互尊重是文化间理解和交往的必要保证,平等交往中加强了对自我文化与对他者文化的认知,文化间认同表现出对弱势文化的尊重与接纳,同时又兼具了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交往对话何以可能等重大问题的冷静处理,更是凝聚不同文化特征共同发展的过程。文化间性实质就是从差异走向共同,从分裂走向同和,从分散走向凝聚。文化间性倡导携手塑造共同的未来生活,视为在调解矛盾的原则、价值观和期望中探寻平衡的路徑。文化间性理论拓展文化间关系研究新维度,能够开拓旅游研究更大学术空间,从而扩展旅游研究和实践的更广阔研究视野和实验场地。

在旅游全球化和地方化发展过程中应用文化间性理论的智慧、策略和方法治理旅游地文化多样性、差异性和同一性,辩证看待和处理旅游中的文化差异,倡导旅游中文化间互惠理解和平等交往,相互尊重基础之上寻求文化间认同的文化间旅游新范式。文化间旅游强调超越熟悉性世界的文化碰撞和差异体验。文化间旅游是一种基于旅游地文化之间以及文化载体之间动态交互作用的方式,以检视在什么程度或范围的交互影响下有助于文化间对话而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文化间旅游提供了文化间理解和交往媒介,同时提升文化互动主体的文化智力,当曝露于多元文化社会的文化差异时能够变得更宽容和相互尊重。在旅游促进和平与和谐发展方面,文化间旅游强调主客文化间旅游致力文化间的相互适应。在文明旅游方面,文化间旅游致力于如何产出负责任的文化旅游者和东道主。在全域旅游方面,所有文化形态包括原生文化和旅游衍生文化都有权利和义务对其所在区域文化发展做出贡献,都需要做出调整彼此适应。文化间旅游鼓励发展能够增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旅游项目,对于文化遗产既强调现实的保护又强调合理利用,旅游地文化建设中在保持差异性前提下建构同一性。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
西塘古镇文化旅游形象提升研究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以旅游开发整合烟台市开埠文化的研究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凤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
四川文化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