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S-100β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18-09-26 05:26申迎春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苯巴比妥热性亚群

李 刚,申迎春,张 勇

热性惊厥是由发热性疾病导致惊厥发作的一种临床综合征,5岁以下的婴幼儿人群是主要发病群体,发病率约为5%[1]。小儿热性惊厥发病速度急,病情变化较快,患儿体温可在短时间内超过38℃,若不给予及时治疗,长期的高热极易损伤患儿神经系统的组织器官,部分患儿甚至可能发展为癫痫,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2]。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明确。但有大量研究表示,小儿热性惊厥是由多种诱发因素引起的疾病,如病毒感染、代谢性疾病及颅脑损伤等[3-4]。因此,寻求一种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较高的方法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采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对热性惊厥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制定的有关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标准[5],并经颅脑CT、MRI等检查证实诊断;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②排除标准:神志或精神障碍者;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异常者;合并造血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者;颅脑出血、颅脑外伤、脑水肿等导致的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有惊厥发生;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禁忌证或过敏反应者。

1.2一般资料 按上述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男33例,女28例;年龄4个月~6(2.4±0.4)岁;病程1.5~3.3(2.1±0.7)个月;体温37.6~39.2(38.1±0.4)℃;原发疾病:支气管肺炎5例,急性支气管炎9例,呼吸道感染47例。对照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3个月~7(2.6±0.3)岁;病程1.2~3.6(2.3±0.5)个月;体温37.7~39.4(38.3±0.3)℃;原发疾病:支气管肺炎4例,急性支气管炎11例,呼吸道感染46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体温及原发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使患儿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严重者给予吸氧;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解热药物;存在呼吸衰竭的患儿给予呼吸兴奋剂,通过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存在感染者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地西泮(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662)0.3~0.5 mg/kg静脉注射,1/d,注射速度控制在0.3 mg/min,可根据患儿的病情程度适当增加剂量,最大用药剂量每天不超过4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苯巴比妥(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20)0.5 mg/kg静脉滴注,1/d,时间控制在0.5~1 h,后逐渐减量,24 h后按5 mg/kg维持剂量给药。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

1.4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评定标准[6],显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持续10 min未出现惊厥,30 min后体温恢复正常水平,经影像学检查显示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有一定改善,持续30 min未出现惊厥,患儿体温有所降低,但未恢复正常,经影像学检查显示异常大部分好转;无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该组例数×100%。②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5 ml,置于抗凝管中,在4℃条件下静置60 min,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分装于Eppendorf管中并标记,置-80℃冰箱冷冻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蛋白的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严格进行。③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采用美国BD Biosciences FACSAria Ⅲ流式细胞分选仪进行测定。④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热性惊厥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对照组给予地西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苯巴比妥;与对照组比较,bP<0.01

2.2血清NSE和S-100β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热性惊厥患儿治疗前后血清NSE和S-100β水平比较

注:对照组给予地西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苯巴比妥;NSE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cP<0.05

2.3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热性惊厥患儿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注:对照组给予地西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苯巴比妥;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cP<0.05

2.4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治疗后,观察组出现脑障碍综合征3例、癫痫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20%;对照组出现脑障碍综合征1例、癫痫3例、共济失调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84%。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热性惊厥是婴幼儿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据流行病学研究报道,儿童期热性惊厥病的发病率为4%,其中以18~22个月的儿童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机体逐渐发育完善,该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下降[7]。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多表现为突发性的肌群强直、阵挛性癫痫,同时还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8-10]。虽然导致该病发病的诱因有很多,但感染仍是主要发病诱因,通常会引起发热。有研究表示,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病时间较早,易出现反复长程热性惊厥,当患儿体温骤然升高时,惊厥发作的次数也会明显增加[11]。临床对该病的常规治疗方式以抗癫痫药物为主,但由于小儿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易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升高了治疗过程发生病毒、微生物感染的风险[12-13]。苯巴比妥是一种长效镇静催眠药物,因其抗惊厥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而被广泛应用[14-15]。同时地西泮作为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抗焦虑、抗惊厥、镇静催眠、松弛肌肉的作用,与苯巴比妥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降低谷氨酸的兴奋作用,抑制中枢神经之间单突触和多突触传递,增强抗惊厥的作用效果[16-17]。

NSE是一种能特异性反应神经元损伤的标志物,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损伤后,NSE迅速释放到脑脊液,进而进入血液,从而导致血清NSE升高,因此NSE被认为是神经系统损伤的标志[18-19]。血清S-100β是可溶解在100%硫酸铵中的钙结合酸性蛋白,是构成神经胶质细胞胞质的主要成分[20]。关于血清S-100β的功能尚未明确,但有证据证明其不仅可以反映胶质细胞的功能,还能通过调控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影响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神经组织细胞的炎性损伤程度[21-22]。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可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临床疗效肯定,同时可有效降低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程度,达到抗惊厥的作用。

近年来,关于小儿热性惊厥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热性惊厥患儿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T淋巴细胞活化状态3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热性惊厥患儿存在着免疫功能损伤。CD8+T淋巴细胞广泛分布在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中,在神经组织的破坏及修复中起重要作用,也被称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23]。CD4+T淋巴细胞被称为辅助T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析细胞因子和表达的表面分子来调节免疫网络中其他细胞的生物活性[24]。由于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是由CD4+和CD8+完成,两者的协调维持着机体的正常免疫应答[25]。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4+与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可有效降低机体CD8+水平,提高CD4+与CD4+/CD8+水平,有助于患儿免疫功能的恢复。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用药并不显著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苯巴比妥热性亚群
苯巴比妥、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观察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关于小儿热性惊厥,家长需要指导的9件事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苯巴比妥在惊厥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苯巴比妥在中毒大鼠体内死后分布研究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