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私心

2018-09-25 06:12戚宇昂
赢未来 2018年5期
关键词:范家次子私心

戚宇昂

摘要:范蠡,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根据史料考证,范蠡曾献策辅助越王勾践复国,在越王勾践复国后隐退。隐退后三次经商均成巨富。隐退期间,他曾三次散尽家财,救济贫苦人民。世人称赞他:“忠以报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但是,范蠡是否真如史料所讲,一心只为国为民,无半点私心呢?其实仔细研读查阅历史资料,从一些细节问题上可以发现范蠡其实是有私心的,特别是在对待他的三个儿子。

关键词:范蠡;私心

范蠡做生意财产无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富二代。他有三个儿子,范蠡对于三个儿子的态度与看法是截然不同。“朱公居陶,生少子”。三儿子出生于陶地,也就是范蠡离开越王勾践之后,但是,根据传说,范蠡是带着西施离开越王来到定陶的。因此,范蠡的三儿子应当就是范蠡与西施所生。众所周知,西施是十分爱范蠡的,因此范蠡才能够利用西施施行美人计,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宏图大业。所以说,范蠡是欠西施的。对于西施,范蠡无法报答,只能够将这种亏欠补偿在三儿子身上,以此来报答西施的恩情。

在古代长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但是范蠡的长子却并没有得到器重。有一天,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人了。消息传到范蠡的耳朵里,范蠡大惊。于是范蠡组织家人商量对策。结果,范蠡对小儿子说:“小儿子你带了金银去疏通关系,把你二哥救出来吧。”可是范蠡的大儿子不干了。他说:国有储君,家有长子。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不让我去解决,去处理,反而让年纪幼小的弟弟去处理。我不同意也不放心。你这么做分明不是把我当长子看待。那我就自杀算了。范蠡的妻子(西施)就说了:大儿子想为你分忧,想救弟弟,你就让他去吧。不要那一个还没救回来,这一个已经自杀死了。大儿子以死相逼,范蠡不得已只能拿出千金交给大儿子,让他去救弟弟。大儿子以死相逼要求让自己去救弟弟可以看得出这位长男已被家庭“边缘化”,特别在父亲的光芒下,这位长子更像一个打工者,他要想守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就必须做出一件大事来巩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而到楚国救自己的二弟则是一个机会。范蠡深知长子谋略不足,他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执行者但是却当不了决策者,让他独自去救人可能受阻,因此叮嘱长子找自己的朋友庄生一起去救人。于是,长子携带着父亲所给与的千金前往楚国拜访庄生。长子虽然谋略不足但是也有一定的野心,特别是长久压抑于父亲之下,也希望能够出人头地,他主动请缨救弟其实并不是真想救人,而是想要借此机会葬送自己二弟的性命,以扫清与自己争夺家产的阻碍,于是“私赍数百金”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长子赠送用事者百金而换取赠与庄生的千金,这种以小博大的做法,有些许赌徒的心理,范蠡万万不能将巨万之家产交与一赌棍。赠百金予用事者之后,庄生向楚王进言的前因后果竟无人知会,便知贿赂的对象只是楚国的外臣或中下级官吏,绝不是权利中枢,近臣、重臣。可见他识人不准,判断力差。其实,庄生是清廉之人,这在楚国上下是人尽皆知的,范蠡将千金赠与庄生其实只是表面客气,庄生可以去救范家老二也肯定不是为了钱,二话不说就去办事也可看出了老哥俩其实交情不浅,长子无法发觉这表象之后的本质足见其洞见力差,获取信息能力差。在得到消息后,长子去庄生家里索取千金离去,并且独自欢幸。足以证明长子不持重,没有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静。不能够很好地认清形式,并且斤斤计较。

在史料中关于范蠡次子的记录极为少,但是,从范蠡次子“楚国杀人案”不难推断出,次子仗着范蠡家财万贯,在外飞扬跋扈。甚至在别国敢杀人。当时的楚国人人高马大,以野蛮彪悍著称,能够击杀楚人,说明次子的体格强健。次子敢于下狠手,说明次子杀伐十分果断。同时,也能够说明次子爱好游历,能够在各个地方结交人才,能够适应各个地方的生活。所以说,范蠡次子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具“老板”潜能的。范蠡应该也深知这个二儿子是个“问题人物”。他的存在将成为少子当家的最大的绊脚石。范蠡心硬如铁,预见到自己百年以后,自己的二儿子与少子少不了你争我夺的现象,到时候范家肯定会分崩离析。即使能够分离成功,也会使得范家的实力遭到削减,甚至可能会对范家带来灭顶之灾,与其等到那时不如在此痛下杀手。但是俗话说得好“虎毒不食子”,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范蠡也不可能自己动手杀他。于是,范蠡派遣了做事鲁莽的大儿子去楚国,这就间接地导致了二儿子的死亡。以范蠡的机智聪明,应该不难推算出如果是大儿子去办理这件事难免会搞砸。但是,他没有否决大儿子去往楚国的这个决定,因为这样一来可以名正言顺的将杀二儿子的责任交与楚王,同时将二儿子死亡的责任推卸给长子,这足以说明他的心是偏向三子的,而自己也不会因此受到任何的怀疑和影响,甚至永远只是“陶朱公”范蠡,流芳百世的范蠡。

范蠡这种大智慧大格局的人应该早就料到大儿子肯定会把事情办砸了,但是,一边是自己的妻子的要求,一方面是传统长子继承观念的束缚,导致了范蠡不得不除去长子和次子为三子铺路。对于庄生和大儿子的性格,范蠡了然于心,所以范蠡才會指名道姓的让大儿子去找庄生。与其说是大儿子的“意外”导致了次子的死亡,不如说是范蠡的需要,导致了次子的死亡和大儿子的万劫不复。从此不难看出,范蠡对于自己钟爱的事情是不求手段的追求的。这样一个人如果说是想要做到无私奉献,做到功成身退不如说是为了更好的保全自己。毕竟范蠡也是人,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的。其不惜利用自己二儿子的死亡来扶持三儿子上位,不难看出范蠡是一位心肠狠毒,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因此,范蠡对于三儿子的宠溺以及对于自己目光的肯定是有着绝对的私心的。与其说范蠡看重三儿子,倒不如说范蠡更加注重自己的判断与眼光,更加注重自己万贯家财和一世经营的名声在自己死后能不能有人维护。

“长子竟持其弟丧归”“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这一笑,笑的是身后家中的权力争夺就此结束,笑的是一箭双雕:次子已死,长子永无翻身之日,笑的是报偿了西施对自己的付出。流芳百世的“功成身退”的范蠡,“家产巨万”“洞察天下”的范蠡。

猜你喜欢
范家次子私心
黄河科技学院摄影专业学生作品
日本景区现骇人入室凶杀案,7人死亡
争抢“小马云”
农夫留下几头牛
大公无私
文化三维
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