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新莉 王春绪 张建华
摘 要:分析地膜玉米倒伏的原因,即种植密度不合理、较大的风雨、施肥方法不当、品种不当、田间管理措施不当等因素均能造成地膜玉米的倒伏;并提出防止地膜玉米倒伏的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倒品种、合理密植、科学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喷施玉米“壮丰灵”等,减轻玉米倒伏、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地膜玉米;倒伏;原因;防止措施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在我县推广近30多年,为我县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技术使用或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玉米大量倒伏,影响产量。
地膜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3种:茎倒、根倒及茎折。茎倒是茎秆长得细长,植株过高,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造成茎秆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及雨水过多,遇风引起倾斜度较大的倒伏;茎折主要是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嫩弱及病虫危害,遇风引起的茎秆折断。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折,其次是根倒,茎倒对产量的影响最轻。
一、地膜玉米倒伏的原因
1.种植密度不合理。在地膜玉米播种时播种偏晚,没有蹲苗生长过快,玉米间定苗时,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而留适宜的苗,造成密度过大,群体内光照弱,光合产物少,导致茎秆纤细,其硬度和韧性降低,穗位升高,遇暴风雨时发生倒伏。
2.较大的风雨。在地膜玉米生长季节里,7、8、9三个月是我县降雨最多的季节,暴雨大风时常发生,对地膜玉米生产有利有弊,造成地膜玉米倒伏的大风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大风之前下透雨造成地膜玉米倒伏;二是大风和大雨同时进行造成地膜玉米倒伏;而在大风之后才下大雨,一般不造成地膜玉米倒伏。
3.施肥方法不当。地膜玉米施底肥时不施钾肥或钾肥用量过少,氮肥用量明显过多,造成地膜玉米营养失衡,玉米生长过快,植株过高,茎秆细长,并且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时玉米发生倒伏。二是在地膜玉米生长期间追施肥料时,肥料离根茎基部过近,将根的基部烧断,使支持根(气生根)的数量减少,导致根的支持作用降低而发生倒伏。三是追肥时施入地表过浅,造成地膜玉米根下扎滞缓,使玉米根系不发达而发生倒伏。
4.品种不当。有的品种本身抗倒性差,当把其作为主栽品种时,就容易发生倒伏,我县地膜玉米种植的都是大穗品种,遇暴风雨时地膜玉米极易发生倒伏,使其抗倒能力减弱,也易发生倒伏。
5.田间管理措施不当。在地膜玉米播种时不增施磷钾肥,采取宽窄行种植,起垄过高,在地膜玉米生长期间,降雨量集中,不能满足地膜玉米的生长,使玉米不能茁壮地生长;发生病虫害时不能及时防治,使玉米抵抗能力降低,这都能导致玉米發生倒伏。
二、防止地膜玉米倒伏的有效措施
1.选用抗倒品种。选用耐密性好,生产上抗倒性较好的品种,如宝单1号、郑大12、榆单9号等。
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可以改善植株个体发育,优化个体与群体关系,是防止倒伏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根据不同的栽培模式、不同品种,结合当地地理、生态因素合理确定。一般每亩不超过3500株,紧凑型品种可达4500-5000株。,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种植密度,只有这样才能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因通风不良而造成玉米倒伏。
3.苗期适当蹲苗,促进根系下扎,只有根系庞大才能提高抗根倒伏能力。地膜玉米应适当早播,改高垄复膜为平垄复膜,促进地下生长防止地上部生长过快,后期遭遇风雨,造成倒伏。
4.科学追肥。地膜玉米拔节期或喇叭口期追肥最好以优质复合肥或氮钾追肥来替代单质氮肥,保证玉米均衡生长,防止偏施氮肥引起的徒长,从而提高抗倒伏能力。追肥不能过早,应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两次,采取打孔追肥,孔深10—15厘米,肥料施入后,用土封口。
5.防止自然灾害,减轻玉米倒伏。如顺风成行、注意排水防涝、及时防治病虫害等都可以减轻玉米倒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6.喷施玉米“壮丰灵”(矮壮素)。在地膜玉米生长的心叶末期(抽雄前7天左右),用玉米“壮丰灵”喷洒植株顶部,可抑制植株顶部生长,降低株高15cm左右,从而降低风的作用力,达到抗倒的目的。
三、倒伏后的补救措施
地膜玉米倒伏可采用多种措施加以防止,即使这样如果遇到难以控制的大风大雨,也会引起倒伏,为了减轻损失,可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掉玉米地里的积水,防止玉米倒伏。轻度倾斜,可以自然恢复。根倒伏严重的地块,在雨后两三天内人工扶直并适当培土,如果是抽雄前后倒伏,一定要在倒伏后及时扶起,并边扶边施肥培土;如果是在拔节前后倒伏,不必人工扶起,可让其自动恢复直立。
参考文献:
[1]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陈从兵《现代农业技》2008 .
[2]地膜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辛占云,刘玉山《现代农业》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