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敏
摘要:一项调查发现,我国每年约有25~30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位居青少年的死因首位。国内一项关于中学生自行报告压抑和自杀意念比例及严重程度地调查显示:有1/3的中学生受压抑症状所苦,16%的承认有自杀意念,9%的承认确实尝试过自杀。如何对待可能存在的学生自杀问题,让青少年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心理学家倡议:学校、家庭建立发现、识别、干预学生自杀的机制,加强“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相关措施,已得到部分落实。如果,我们不可避免直面自杀危情,怎样理智地对待,避免生命凋零,同样值得思考。
2017年5月24日,清晨六点,笔者所在学校,一名初三女孩(非笔者学生),因为母亲的责骂,所以冲动,爬上教学楼五楼的平台栏杆,企图跳楼。笔者因为到校很早,遇上。情况紧急,必须阻止学生跳楼行为,避免坠楼事件发生。
经过半个多少小时沟通、危机心理干预,女孩被成功营救。作为亲历者,笔者提供一些可行做法,分析其理论依据,供参考:
首先,教师面对情绪失控、处境危急的学生,首先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广义的心理辅导,指借助心理学方法(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情绪、认知及行为等问题的一类方法。
倾听,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走近其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如果她内心的声音得不到他人的共鸣,就会出现情绪激动、无法控制的局面。所以在感情上理解和接受学生,耐心倾听其主诉,对积极方面予以肯定和鼓励,使当事学生得到心理支持与安慰。
教师此刻不宜讲过多的道理,更不能擅自做出动作,刺激学生。稍有不慎,或许学生本意并非直接跳楼,情绪激动,肢体动作幅度大,会意外失足。
让学生宣泄,大声哭出来,使其积压在内心的消极情绪得到表达。在此基础上,给予同情和保证,答应学生一定的要求,暂时稳定过激的情绪。
既不能贸然靠近,又必须相时而动。学生言辞过激,立刻止步。不断喊话,分散学生注意力。注意节约时间,时间过长,全身紧张,肌肉疲劳,四肢乏力,后果不堪设想。这次危情营救,前后历时30分钟,赢得时间,就是赢得生命。
其次,专家认为,从企图自杀者的性格特征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内向、孤独,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感中,偏执,情绪不稳定。有研究报道,自杀者中性格内向与较内向的占95.2%,孤僻占52.4%,虚荣心强占71.4%。后来,在办公室与学生交流,确实可以看出其偏执、虚荣的性格。教师让学生坦露自己,然后表示接纳、尊重并理解。笔者如此跟学生表达的:“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倾听一下你的痛苦;給自己一个机会选择,今天,太直接了。”“妈妈如果埋怨你、不要你,跟我回家,做我的女儿,怎样?”“让我摸摸你,抱抱你,好吗?”……言辞真诚、真实、自然,学生防御心、抵触情绪渐渐减弱,直至,主动伸出手,让笔者抱住。
再次,注意分工协作。跟企图跳楼的学生面对面交流,仅凭个人力量,场面难以控制,结果未必理想。一定要保证学生的绝对安全。笔者以最快的反应,拿手机,找同事。同时,打电话向校领导汇报,起用学校应对突发事件方案。现场的几位教师中,笔者作为年轻女教师,有亲和力,与学生容易沟通。并且笔者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学习经历,言语、行动比较得体。另外一位女教师年近五十,语重心长;一名男教师,学生对他有陌生感,能分散注意力;教师之间默契配合,也没有让其他学生影响场面。抓住了合适的时间,在大批学生到来之前,成功地处理了危情。场面紧张,工作有条不紊。
另外,针对应激事件,要有进一步的心理干预,从而消除学生的自杀念头。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配合使用。女教师能拥抱、抚摸女学生,让她放松心理,平缓呼吸。资料显示,青春期男生女生都会有“皮肤饥渴症”,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有关,父母家人,不习惯拥抱,一般不再与长大的孩子皮肤相亲。
还要与学生探讨或分析自我,搞清被压抑的本能愿望和追求,解决好心理冲突。触及她的内心,让她和她的内心建立联系并建立一次心灵对话,听到一个真实的理性的自己的声音,找回理性的自我;必须让她把内心的痛苦与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以减轻压力和负担,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自信及乐观的态度对学生产生影响,策略性地提供了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让迷失的学生自己选择。
一个多小时后,学生情绪稳定,与母亲回家休息调整。
当然,笔者在庆幸挽救生命之余,也深感无奈、无力。该学生的性格、对待问题的极端方式,与偏颇的父母教养态度,复杂的家庭关系有关。家庭问题,是学校、教师无法解决的难题,但是又相对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家庭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在家庭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为一名中学的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
孩子要能够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还需要与父母之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尤其是在孩子的心智成长、抗挫能力等方面,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愿类似案例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2004)
[2]李东,周寿霞.针对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几点认识.中国教师(2009.14)
[3]陈光磊,张金凤.青少年精神成长与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