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东平
【摘要】 目的:评价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根据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皮疹等不良反应,处理后均有所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心功能、血清水平,又可提高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不同剂量; 阿托伐他汀; 治疗效果; 安全性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5.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編号 1674-6805(2018)15-0-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于光滑的动脉内膜上,脂类物质堆积后形成白色斑块,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白色斑块增多后会造成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从而加重心脏负荷,引发慢性心力衰竭[1-2]。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3-4]。目前,阿托伐他汀的应用剂量存在较多争议。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心脏彩超及专科医生确诊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室性心律失常病变者;恶性肿瘤者;慢阻肺者;药物禁忌证者[5]。根据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0~72岁,平均(56.5±10.4)岁,心功能分级:Ⅲ级32例、Ⅳ级18例。治疗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9~73岁,平均(57.0±10.9)岁,心功能分级:Ⅲ级31例、Ⅳ级1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方案,并签署知情书。本次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应体征检查,确诊病情后,均给予抗感染、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心律失常、改善微循环、低流量吸氧等对症治疗,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应用相应的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等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27)治疗,即每次给予10 mg,1次/d;治疗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次给予20 mg,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清指标(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及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评价标准: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且心功能改善在2级以上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且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心功能水平较治疗前无变化,且病情在加重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6]。心功能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心功能指标进行检测。血清指标检测: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对其进行分离,置于80 ℃冰箱待测,应用免疫荧光定量法对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84%(42/50),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00,P<0.05)。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
治疗组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出现胃肠道不适2例、皮疹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50);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适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50),所有不良反应经有效处理后均有所缓解,且不会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122,P>0.05)。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当,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引发慢性心力衰竭,加重病情及患者痛苦,提高病死率,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8]。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包括了心室间质、肌细胞的重构,而心室肌细胞结构的改变,又会引起心脏结构的改变,使得神经激素、炎性因子、细胞因子发生改变,而以上指标的改变又在心室重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炎性因子会诱导心肌细胞死亡,导致心肌功能异常,促使血流动力学出现不稳定性[9]。C反应蛋白又是炎性因子的重要标志,其在心血管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心室肌负荷过重时,会增加分泌,从而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容量[10]。阿托伐他汀属于最常用的降脂药,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心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血清指标,稳定血流动力学,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同时阿托伐他汀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有效减少机体氧自由基的生成,起到抑制炎性反应的效果,减少心脏损伤,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11]。本次研究顯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且心功能、血清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药物生物效应,有效发挥药物敏感性,提升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射血功能,使的心室重构出现逆转,从而提高治疗效果[12]。同时,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后,可有效缓解,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常规剂量。
综上所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对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褚美琴,俞学铭,许慧芬.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8):145-146,148.
[2]林晓明,陈生晓,钟春,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14,54(17):60-61.
[3]李颖,李莉,宋月霞,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影响[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22):3974-3977.
[4]王军.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J].当代医学,2017,23(30):91-92.
[5]崔艳红,马翠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59-61.
[6]何静蕾.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4,2(17):30-31.
[7]朱法军,尹昌浩,李思瓯.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116-117.
[8]林柏青,赖明耀,韩芳永.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对比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8):166-167.
[9]兰国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J/OL].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6,5(2):63-65.
[10]宋添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对比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4):93-94.
[11]张淑平,刘宏颖,袁百祥,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6):46-49.
[12]周瑞君.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7):40,42.
(收稿日期: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