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芳 张猛 沈建华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行微创改进技术的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按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为病情的动态观察,统计术后常见并发症(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便秘),比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及出院时、出院3个月ADL分级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便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的ADL 1~3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术; 预后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5.0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5-00-03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就诊时往往病情较重,大部分已处于昏迷状态[1],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近年来临床上大力推广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技术,可以明显降低颅内压,解除血肿的占位效应[2-3]。笔者所在医院通过探索创新,采用改进的微创技术使手术更安全,但因脑出血患者年龄偏高,术后仍不可避免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手术效果,综合护理干预是常用的护理模式,在多种疾病的术后预防及生存质量改善上的有效[4] 。因此,本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改进技术的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行微创改进技术的手术患者80例,向患者或家属讲解本研究的目的,鉴定知情同意协议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9~82岁,平均(63.8±13.15)岁;出血部位:基底节18例,脑室内8例,丘脑出血7例,其他出血7例;出血量30~100 ml,平均(48.1±9.3)ml;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4~89岁,平均(60.51±10.19)岁;出血部位:基底节17例,脑室内9例,丘脑出血6例,其他出血8例;出血量19~96 ml,平均(43.1±13.8)ml。排除术后死亡,硬膜外血肿患者。两组年龄、性别、出血量及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包括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评估有无压疮、坠床、非计划拔管等风险,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积极术前准备,术后床头抬高15°~30°,观察伤口渗液情况,引流管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详情如下。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利用笔者所在医院远程会诊平台系统和手机互联网信息传输系统第一时间获取患者信息,来院途中做好术前准备,为早手术赢得时间,患者到达病区,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昏迷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颅高压者静滴20%甘露醇150 ml,迅速与手术室人员完成交接,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安抚工作。
1.2.2 病情的动态观察 术后24 h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及时发现问题后汇报医师及时处理。如出现脉搏、呼吸慢,血压高的颅内压增高者,应视病情给予脱水剂,以防止脑水肿形成;血压偏高者应用硝普钠或乌拉地尔静滴时应根据患者年龄、基础血压进行控制性降压,防止血压波动过大,引起颅内再出血;如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继发性偏瘫或偏瘫逐渐加重,提示颅内有继发性出血或引流不畅。
1.2.3 术后并发症预防 (1)防治肺部感染:脑出血术后多昏迷、咳嗽及吞咽功能减弱,痰液易坠积在肺部和呼吸道,及时清除痰液,确保呼吸道通畅,对痰液黏稠者用乙酯半脘氨酸或氨溴索氧气雾化,翻身拍背每2 h一次,定期进行痰培养,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短期内意识障碍不能转清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以开放气道,便于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5]。(2)应激性溃疡:术后遵医嘱给予预防性质子泵抑制剂,意识清醒者鼓励早期进食,昏迷者术后3 d予鼻饲流质,密切观察患者消化道反应,记录呕吐物的性质和大便情况。(3)中枢性高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压是导致中枢性高热的主要因素,术后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对体温较高者多采用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冰毯降温。(4)电解质紊乱:术后患者多使用脱水剂,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要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精神状况,做好健康教育。(5)肾功能不全:严密观察患者尿色,记录24 h出入量,定期检查尿常规及肾功能,做到早预防,及时治疗。(6)便秘:患者因长期卧床,进食少,易出现便秘,护理则通过饮食来调节,鼻饲者可将水果、蔬菜榨汁后加蜂蜜鼻饲,干结者增加每日温开水鼻饲,能进食者鼓励进食粗纤维食物。
1.2.4 康复锻炼 患者病情平稳后即给予系列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完成被动及主动的肢体运动、平衡训练、行走训练、日常生活训练、认知行为训练[6]。特别注意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有利于刺激传入和患肢感觉功能恢复[7],早期可自制简易工具,有利于患者不同体位下良肢位的保持。
1.2.5 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人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从而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鼓励患者亲友、同事给予患者情感支持,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焦虑、沮丧情绪。定期组织病友座谈会,促进患者间的信息交流。
1.2.6 延续护理 患者出院后,定期采用微信、电话进行饮食、心理、康复锻炼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比较术后常见并发症(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便秘)的发生情况。(2)按照脑出血ADL分级:1级为完全恢复社会生活;2级为部分恢复社会生活或可独立进行家庭生活;3级为家庭生活需要帮助,拄拐可行走;4级为卧床不起,但意识基本清楚[8],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后比较ADL分级情况。(3)患者出院时发放院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得分大于90分为满意,80~90分为一般满意,低于8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与神经外科常规护理两组护理方式比较,干预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便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ADL分级情况比较
出院時两组的ADL 1~3级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216,P=0.64);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的ADL 1~3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326,P=0.004),见表2。
2.3 两组患者出院时满意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出血是一种原发性非外伤脑实质内出血,也被称作自发性脑出血,脑出血发病以后,患者发生颅内血肿和周围水肿,这是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因素[9]。脑出血的治疗要迅速,及时在短时间内清除血肿,预后效果更佳[10]。笔者所在医院有效利用了远程会诊平台和手机互联网信息传输系统第一时间获取患者相关病情资料,缩短了发病至手术时间,需手术者利用颅骨内生标记和大脑特殊部位的头皮投射标记对术前手术切口的选择和脑出血血肿中心的准确、迅速立体定位,选择个性化手术入路,利用显微技术,改进微损伤操作技巧,合理处理血肿残腔,使手术更安全,及时有效的手术清除血肿,将颅内压降低,减轻脑水肿的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护理人员对病情的动态观察,准确评估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表明干预组的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韦咏坊等[10]的研究一致。
现在人们治疗疾病的目的不仅是保存生命,同时也注重生活质量,微创技术的改进联合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生存率提高,但术后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患者病情稳定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的被动锻炼能循序渐进改善肢体功能,防止肢体萎缩,进而提高手术效果[11]。同时注重患者心理状况对治疗的影响,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最后对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将护理干预延伸到院外,使患者能够在出院后积极对待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3个月后干预组ADL 1~3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安全感,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护理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从而带来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
综上所述,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尚不能满足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力度,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医院和科室的社会知名度,提高了医院的就诊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西,张耀,罗杰.气管切开时机对大量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9):11-12.
[2]张淑祥,李义魁,吴金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4,28(24):241-242.
[3]刘来兴,王翔毅,栗济深.高血压脑出血357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4):450-451.
[4]贺春燕,梁娟,张娟,等.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04-806.
[5]刘成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9):1093-1095.
[6]栗艳红.重症颅脑外伤的急诊护理措施[J].吉林医学,2012,33(16):2524-3525.
[7]邵艳,曾艳,杨霞,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6-67.
[8]宋明浩,李志祥,马文斌.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8):1965-1966.
[9]张丽娟,赵希转,韩丽,等.经侧裂显微手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4):1956-1957.
[10]韦咏坊,覃艾新,左凤华,等.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效果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3):271-273.
[11]代书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手术的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3):138-139.
[12]吴拥军.综合护理干预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8-11.
(收稿日期: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