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礼
[摘要]目的观察碳酸氢钠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内耳眩晕的疗效观察。方法现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本社区医院治疗内耳眩晕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进行碳酸氢钠静脉注射,实验组进行碳酸氢钠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听力检测及眩晕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听力检测及眩晕程度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耳眩晕的治疗中,可采取碳酸氢钠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地塞米松;碳酸氢钠;内耳眩晕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82.02
内耳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眩晕、耳胀、耳聋、耳鸣等,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手术治疗有较高的丧失术耳听力风险,而单纯的药物治疗没有良好的疗效,为此我院在本次调查中采取了碳酸氢钠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并对本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本社区医院治疗内耳眩晕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2~75岁,平均(48.5±13)岁,对照组女8例、男12例,年龄23~76岁,平均(49.5±1.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碳酸氢钠(生产厂家:白云(南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047)静脉注射治疗,每150 ml的生理鹽水溶入剂量为5%的碳酸氢钠,一般用量(60~100 ml)每天一次,六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实验组进行碳酸氢钠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碳酸氢钠剂量和疗程和对照组相同,患者采取仰卧位,患耳朝上,取剂量为2%的利多因5ml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15 min的麻醉,在显微镜的使用下对患者的耳道进行消毒,取剂量为2.5 mg的地塞米松(生产厂家:国鑫(邢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019),使用眼科注射针头注射于鼓膜前,患者保持头部呈斜上角45°,保持时间不得少于30 min,同时要避免讲话和吞咽,使药物能够长时间的保留在鼓室内,每隔一日进行地塞米松注射一次,四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听力检测结果。显效:患者听力检测高于或等于15/dB、有效:患者听力检测高于0/dB低于14/dB、无效:患者听力检测低于0/dB。
对比两组患者的眩晕程度。根据患者眩晕分值评价患者的眩晕程度,控制为0分、基本控制为1~40分、部分控制为4l~81分、无控制为高于80分。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听力检测结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听力检测结果为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听力检测结果为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5例,对照组患者听力检测结果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眩晕程度对比
对照组眩晕发作次数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内耳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有资料表明本病属于免疫类疾病,其中包括:病毒感染、内分泌障碍、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反应、淋巴吸收障碍、淋巴液过多等,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改善患者内耳循环及促进患者水液循环、吸收,调节患者神经功等,常见的治疗药物为碳酸氢钠,本药物可以治疗患者酸中毒,对血中的碳酸根水平进行增加,从而达对微循环改善、内耳小动脉痉挛解除的作用,对患者耳蜗血流量进行加大,从而达到组织缺氧得到缓解的作用,地塞米松属于激素类药物,具有抗过敏、抗炎、抑制免疫等作用,但全身性的使用地塞米松存在不良反应,局部鼓室内注射使用,可与患者内耳激素受体相结合,从而生产激素一受体复合体,达到改善缺氧、内耳缺血情况,对渗透压、淋巴内外离子的浓度起到平衡作用,并能够减少积水的程度,对患者眩晕情况进行改善,碳酸氢钠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在本次治疗中也发现,实验组患者听力检测及眩晕程度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以上表述,在内耳眩晕的治疗中,可采取碳酸氢钠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