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猪蓝耳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8-09-25 02:49崔国旭
农家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诊断

崔国旭

摘 要:伴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猪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疾病难题。猪蓝耳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该病具有高传染性的特点,无论是哪个阶段的猪都会受到感染,尤其是妊娠母猪以及仔猪的感染性最高,所以一旦发病,养殖户就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猪蓝耳病诊断与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猪;蓝耳病;诊断;防治措施

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均会受到猪蓝耳病病毒的感染,而该病毒在进入体内之后,主要破坏猪的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同时该病毒还会大量繁殖,侵蚀肺泡巨噬细胞,致使巨噬细胞数量快速减少,降低猪的免疫力,引发其他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猪群体死亡,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成为当下养殖猪行业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猪蓝耳病发病原因

猪蓝耳病发病原因有:第一,养殖场在引进优秀品种猪之后,未实施隔离防疫工作,将疾病带入养殖场;第二,养殖场中的安全意识不强,未及时制定消毒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规定实施消毒,致使病毒被带入养殖场;第三,养殖场中的废弃物未及时处理,加上粗放管理,致使猪舍内的蚊蝇大量滋生,为疫病传播提供了条件;第四,在生猪买卖的过程中,未进行严格的防疫检查工作,致使疫病被跨区域带入养殖场,增加发生概率;第五,因为兽医主治医生对猪蓝耳病未充分认识,盲目性使用药物,不仅浪费大量抗生素药物,还不利于猪的免疫系统作用的充分发挥,致使猪只继发感染死亡;第六,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场自身免疫体系还不够完善,无法及时对母猪及仔猪进行免疫,致使猪蓝耳病入侵猪体;第七,在发生猪蓝耳病时,养殖场人员未将死猪及时处理,导致疫病再次复发。

二、猪蓝耳病临床诊断

猪蓝耳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周时间,病程一般为3~12周,在猪患病之后,猪眼结膜逐渐会出现潮红、眼眶发蓝、眼泪增加,时常还伴有咳嗽、体温升高等现象,而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猪的食欲不振、神经不佳等现象。此外,随着病情的加重,猪的皮肤渐渐会变为蓝紫色,再次加重时皮肤变为蓝色。其中还有一部分病猪皮肤会呈现黄白色,皮毛光泽差、呕吐、呼吸咳喘等现象。

三、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猪蓝耳病的发生为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针对猪蓝耳病,本文从养殖场选址、繁养、消毒、免疫接种、无害化处理、饲养管理以及用药治疗管理等进行全面性防治。

1.养殖场选址

为保证猪的健康生长,养殖人员在选择养殖场地址的过程中,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考虑,主要以保障养殖场的通风、采光以及交通便利为主。

2.繁养

在养殖场中,对猪的繁养,养殖场应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为猪群纯正品种、减少接种费用、提高生产效益提供保障,而且还可以为猪群的稳定性提供保障,甚至还可以有效的控制病原体侵入养殖场。如确需引种,养殖场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引种流程实施操作,在引种之后,应实施4~5周的隔离饲养,确保猪健康之后再将其放入养殖场中。另外,养殖养如进许引进优质的种猪精液时,养殖场人员应实施猪蓝耳病病毒检测。育肥场的猪应实行全进全出。

3.消毒

因为现代化养殖场的发展中,养殖猪群抵抗力普遍性较低,所以为避免病毒侵入养殖场,养殖场中的消毒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养殖场地根据养殖规定及实际养殖情况,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其次,对外来人员及物件应先进行消毒,未经消毒一律不得入内。另外猪舍的消毒工作应定期实施,而消毒时间一般都是在猪群全部出猪舍之后、引进新一批猪之前。而在消毒后,猪舍需要保持七天以上的通风,有利于将病毒清理干净。

4.接种

在养殖猪的过程中,为提高猪群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应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在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接种流程实施,这样有利于对猪群疫病的控制,提高猪群的抵抗能力。另外笔者建议在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应对全群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对种公猪的疫苗接种一般是每六个月一次,种母猪则是配种前一次,生产前的12天,母猪进行一次疫苗接种,之后在仔猪发育到26~30天的猪龄时进行二次疫苗接种。

5.无害化处理

在养殖场发生猪蓝耳病时,养殖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猪场的严密封锁,避免病毒传播到周边猪场。另外养殖场内部同样需要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驱赶小型动物、定期消毒、按时清洁猪场走道及养殖场地等,避免病毒在养殖场内的扩散。除此之外,将养殖场中病猪实施隔离,死猪按照无害化处理程序,深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在无害化处理完毕之后,养殖场中需要实施全面的消毒处理,这样有利于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

6.饲养管理

現阶段的养殖场都应实施全封闭式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其中针对饲养管理,养殖场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优质饲料,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并对猪舍内的卫生按时清理,保持猪舍的干净。另外为避免应激反应,养殖场还应控制猪舍养殖密度。

7.药物治疗

根据猪蓝耳病兽医师诊断分析,养殖场应制定科学合理性的治疗方案,选取正确的抗菌类药物,根据药物说明书、药物使用标准严格控制药物使用量,尽量避免换药。比如:繁殖期杀菌剂可以采用青霉素G、阿莫西林,而在静止期可以采用链霉素等。此外,在夏季时分,因为天气温度比较高,所以比较容易发生应激反应,所以在此环境下对猪进行免疫时,应在饮水或者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等药物,以便提高猪群的免疫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养殖猪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的逐渐增加,致使猪群对疾病抵抗能力下降,增加疾病风险,面对越来越多的疾病。猪蓝耳病作为当下养殖猪行业中疑难病症,其对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本文根据猪蓝耳病发病原因、临床诊断进行较为全面性分析,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韩春林. 浅谈猪蓝耳病病因及其治疗措施[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 33(5):127-127.

[2]熊泽贵. 浅谈猪蓝耳病病因及其治疗措施[J]. 兽医导刊, 2017(14):161-161.

[3]季卫玉. 浅谈生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 33(9):139-139.

[4]刘锡龙, 梁庆杰, 罗灿荣. 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 农家科技旬刊, 2017(5).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