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强
摘 要: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大豆的总产量曾经位居世界之首,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逐渐被美国赶超,随后巴西、阿根廷也陆续超过了中国。中国由大豆出口大国转变为进口大国。国际大豆生产情况的变化对中国大豆生产构成了威胁。本文研究从大豆种植规模,重迎茬、倒伏、落花落荚严重等问题,机械化作业等方面进行阐述,根据以上问题制定相关措施。
关键词:大豆;种植;问题;途径
一、大豆生产现状
1.国内需求增加
自从80年代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对于豆油的需求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由于收入效应,城乡居民对于植物油消费需求大量增加。国家统计局农户调查数据表明,1985-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植物油数量由5.76千克增加到9.2千克,增加了59.7%;农村居民人均植物油消费量由2.6千克增加到了6.27千克,增加了141.2%。豆油在我国植物油消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到2006年豆油在植物油中的比例已经超过40%。
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增加了对大豆蛋白的实际需求量。全社会体力劳动比重下降、脑力劳动比重上升,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导致蛋白质需求增加。而大豆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在我国居民饮食中所占的位置日益提高。
2.集中化趋势明显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种植大豆,主产区有三片:一片是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产量约占全国的40%-50%;一片是黄淮海地区,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30%;另一片是长江流域夏大豆区,包括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15%。东北地区多年来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其生产的大豆除了商品量大,含油量也高,适合现代加工业和市场的需要。近年来这一优势表现的更加明显,这一地区大豆生产在我国大豆生产中的比重大,已由10年前的50%左右上升到60%左右。
二、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
1.大豆比较效益降低
当前农户大豆生产规模小.限制大型农机具的应用.使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不能实现,技术到位率低,零星的耕种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不利于统一选种、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防治病虫害,浪费了人力资源,增加了用肥、用水、用药的费用,使生产成本增高,生产效率降低。由于成本的攀升,大豆的比较效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2.大豆重迎茬相当严重
第一,大豆重迎茬会导致土壤养分单一。由于种植同一种作物,消耗的土壤养分相同,引起营养平衡失调。据测定:每形成100千克大豆,需消耗纯N7段前段后0.52千克,P2O51段前段后0.58千克,K2O4段前段后0.50千克。使土壤中磷素含量明显减少,同时,微量元素有效锌和硼的含量大量减少,水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明显降低,满足不了后茬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
第二,大豆根系分泌物的毒害作用导致根系吸收养分能力下降。在大豆根际的微生物及根系活动过程中。分泌出对大豆有毒害的某种酸性物质,与土壤反应形成有毒物质,如亚铁盐类,同时,重迎茬可以导致土壤pH下降,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破坏大豆根部的正常生理活动,降低根系生理活力,破坏共生固氮系统.根瘤的数量减少,固氮能力下降,影响大豆的氮素的利用。还可以抑制根的吸收能力,使植株代谢减弱,植株生育缓慢,干物质合成与积累减少,大豆产量与质量降低。由于根系发育不良,影响土壤养分吸收,造成植株矮小,茎秆变细。抗倒伏能力降低。
第三,大豆重迎茬导致病虫草害加重。以大豆为寄主的几种病虫害,如大豆根腐病,立枯病、黄萎病(根线虫)、和孢囊线虫、根潜蝇等病虫害。以及大豆食心虫、金龟子虫害都会因重迎茬而加剧。重迎茬地的稗草、鸭趾草、苣荬菜、灰菜、蓼、龙葵等都较正茬多。同时,专属性杂草如菟丝子等也容易蔓延加重。一方面杂草与大豆争水争肥,影响植株生长,造成减产,另一方面也是造成病虫害加剧的原因。
3.大豆落花、落荚严重
大豆落花落荚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大豆落花落荚率一般达到45%-70%左右。高的可达70-80%。在开花后3-5天落花最多,开花后10-15天落荚最多。
首先,落花落荚与品种类型有关。一般有限结荚习性或生长不繁茂的品种脱落率较高,无限结荚习性和生长繁茂的品种下部叶片受光不足,光合作用弱,导致营养不足而花荚脱落;无限结荚习性和生育繁茂的品种开花结荚后期营养不足,植株中上部有部分花荚脱落,但比前者落花落荚率低。
其次,种植密度不当易引起大豆落花落荚栽培密度过大,易引起徒长,过早封垄,通风透光不良,枝叶荫蔽,湿度大,光照强度低,植株下部受光条件差,致使叶片黄化脱落。由于叶片减少,营养制造和积累少,造成花荚大量脱落。
第三,大豆自身营养调节不平衡导致大豆落花落荚。大豆出苗到开花一般需40天。开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大豆既要进行植株体的生长,又要进行开花结荚期的生殖生长;互相争夺营养,若栽培在瘠薄的土壤上或遇干旱会导致养分失调而大量花荚脱落。
第四,水分供应不合理导致大豆花荚脱落增多。大豆花荚期水份过少,植株萎蔫,对土壤养分吸收降低,水分、养分代谢失衡造成花荚大量脱落。但水分过大,使地温降低,湿度增大,田间荫蔽,光合作用减弱,影响有机养分的合成和运输,花荚脱落增多。
第五,机械损伤易造成大豆落花落荚。暴风雨、病虫害、田间管理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大豆茎秆折断,枝叶脱落,花荚损伤和落花落荚;土壤和空气温度过高或骤然降低,也会造成落花落荚。
三、解决途径
1.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在我国农垦系统行之有效的深松、分层施肥、精量点播等先进、实用技术在农村地区不能很好实施的主要原因就是种植规模小、缺少配套农机具。另外。生产规模小也限制了农民学习和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在国际化的大市场面前,我国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明显缺乏应对能力。适当扩大大豆的种植规模,加快劳动力转移,加快我国大豆产業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经验,大豆、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只有通过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才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益。比如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是469英亩,大豆、玉米农场的规模是605英亩,棉花的平均规模是939英亩。让少数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大豆,转移出来的人从事畜牧业或第三产业等,不失是解决大豆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2.克服重迎茬减产应采取多种措施
(1)轮作。大豆对前茬作物的要求最好是玉米茬。因为玉米施肥多。生育期间又多次中耕除草,所以。玉米茬耕地土质疏松,杂草少,残肥多,利于大豆生长。第二是麦茬,小麦收获早,可以提早整地,利于土壤积蓄水分和消灭杂草,另外,小麦是浅根系。而大豆是深根系,两者根系分布不同,便于利用不同层次土壤中的养分。第三为谷茬。谷茬耕地土壤中磷素含量多。利于大豆对磷素的吸收,而且。谷茬有大量须根残留在土壤中。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只要处理好谷茬,保证大豆出苗。也是大豆的良好前茬。
(2)选用抗性强的高产品种。针对重迎茬对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必须挖掘品种内在的抗性潜力.选用熟期适宜、品质好、丰产性高、抗逆性强的品种。可以减少重迎茬造成的产量损失。经过多年试验和大面积生产实践验证:推广陆丰02—011、垦鉴豆27,进行45em小垅栽培,每公顷保苗35万—40万株。或选用合丰42、北豆10号、五良98—22、五良97—4、黑河36矮杆和半矮杆品种,进行30cm平作窄行密植。公顷保苗达到45万株。能很理想的减轻重迎茬的减产。但重迎茬地块要避免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块连年使用。
(3)种子处理。一是种子包衣。针对重迎茬引起大豆孢囊线虫较重。大豆根腐病及苗期病虫害易发生的特点,采用种衣剂包衣技术防治。选择以杀虫、杀菌兼备的种衣剂为宜。按照药与种子比l:80进行包衣。二是使用种子活化剂(千斤顶)或生根粉拌(闷)种。
3.防止大豆落花落荚的措施
大豆增施磷、钾肥,可以减少花荚脱落,促进籽粒饱满。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播种时每亩用钙镁磷肥25~30kg、火土粪500kg,充分拌匀盖籽作种肥,能使植株生长健壮、早分枝、多结荚。在大豆刚开花时,对土壤肥力较差、豆苗生长缓慢的地块,每亩追施尿素5~6kg,氯化钾7.5~10kg,以满足花荚期植株对养分的需要,可减少花荚脱落。在开花期还要追施适量的微肥,即每亩用钼酸铵1g,先用少量温热水溶解,再加磷酸二氢钾150~200kg,对水50~60kg,进行叶面喷肥,对提高结荚率和增加粒重有明显的效果。
合理密植是保证群体和个体协调生长,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减少落花落荚的有效途径。大豆密植可以增加群体产量,但大豆播种过密,植株下部荫蔽,也会造成落花落荚。因此,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瘦、播種迟早等情况,合理确定种植密度。长势强的品种要稍稀,长势差的品种宜稍密;肥地宜稀,瘦地稍密;播种早的生长期较长,营养体繁茂,种植密度宜稍稀,播种迟的种植密度应适当增加。目前,一般大田密度为每亩1.5~2万株,以肥地留苗1.5万株,瘦地留苗2万株为宜。
对具无限生长习性的品种,在大豆开花始期至盛期,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摘去主茎顶端2~3cm,能有效控制大豆的顶端优势,增加对花荚养分的供应,从而减少花荚脱落。在水、肥较充足的条件下,适时进行大豆摘心,还可控制徒长,促进种子成熟,提高产量。
四、结语
在大豆种植中,选好前茬、恰当轮作、选用抗性强的高产品种、精细整地、进行种子处理、适当密植、平衡施肥、减轻除草剂药害、使用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采取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对改变大豆重迎茬生产现状必将有长远影响。另外,选育抗倒伏性强的品种、采用化控技术及有效的栽培措施、合理施肥、合理密植、适时打顶、及时防旱排涝、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可以克服大豆倒伏和落花落荚带来的减产。
参考文献:
[1]丁声俊.我国大豆产业的特点、隐忧和出路[J].中国粮食经济,2013(11):13-19.
[2] 农业部.巴西大豆产业发展情况与成功经验[J].世界农业,2014(8):37-39.
[3] 何秀荣.阿根廷大豆产业发展与政府政策[J].农业技术经济,2012(1):60-64.
[4] 余建斌.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比较[J].世界农业,2013(9):20-23.
[5] 王连铮.大豆生产现状和大豆品种创新问题[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