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依然
摘 要:甘蔗作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南方地区得到大面积种植,广西作为我国甘蔗生产的主产区,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随着近几年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甘蔗种植技术已逐步走向生产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同时,在甘蔗病虫害防治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提高甘蔗产量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广西地区;甘蔗种植;病虫害防治;具体措施
广西地区由于湿润的气候特点和较为适宜土壤成分为甘蔗种植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现阶段甘蔗已经成为广西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广大蔗农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但是,在甘蔗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病虫害侵袭,严重影响到甘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一、甘蔗种植常见病种类及防治措施介绍
病害作为影响甘蔗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实现对甘蔗常见病的防治是提高甘蔗产量、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甘蔗的不同病害的防治技术也略有不同,下文就甘蔗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病害和防止方法进行介绍。
1.凤梨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凤梨病是甘蔗在生长期和发育期发病情况较为严重的病害,在广西地区甘蔗种植中极为常见,产生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在种植之前甘蔗种子受到细菌感染或是土壤中存在这种致病菌导致的。致病菌从甘蔗幼苗上下两端的切口侵入,感染以后甘蔗幼苗会散发出凤梨的香味,同时甘蔗幼苗切口处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红色,一段时间后红色面积变大并发黑。这种病害是病菌对种子和幼苗的侵袭所导致的,造成的危害极大,不仅会影响甘蔗种子正常萌发,还会在幼苗后续生长中造成幼苗纤细,情况严重的会出现幼苗大面积枯萎,造成绝产,对蔗农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威胁。
现阶段对这种病害的防治手段主要是通过覆盖地膜的方式进行。通过地膜覆盖可以有效的防治致病菌的侵袭。同时还可以用稀释以后的石灰水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防止种子本身携带致病菌。同时还要注意对砍伐以后的甘蔗根茎进行处理,防治致病菌滋生。
2.黄斑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甘蔗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就极易产生黄斑病。发生黄斑病后会造成甘蔗叶片变黄,最终导致叶片凋落。该病在早期只是出现较小的黄色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斑面积会逐渐扩大,后期呈现出红色,最终导致甘蔗幼苗枯死。
防治黄斑病首先应避免使甘蔗长期处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因此要将甘蔗地中的积水及时排出,适时晒田,同时做好选种工作,保证充足的肥料供应,增强甘蔗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现黄斑病病征应及时喷洒博乐多液进行治疗。
3.黑穗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黑穗病,作为甘蔗的多发病害的一种,主要致病原因是真菌感染。這种病害主要特征是甘蔗茎秆顶端变黑。在多雨季节发病率极高,主要是由于农田积水无法及时排除,湿度高,短期内温度升高真菌就会大量繁殖,造成发病。
目前主要防止措施是浸种处理,在种植之前将甘蔗种子放在稀释以后的甲氧乙氯汞浸泡五分钟左右,或者直接用温水消毒,同时保证充足的磷钾肥的供应。对于甘蔗地中出现的发病幼苗要及时处理,防止致病真菌大量繁殖。
二、甘蔗种植常见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介绍
1.对螟虫的防治
在甘蔗种植过程中螟虫是最常见的且较难防治的虫害,危害性较大,传播速度较快,而且在甘蔗生长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出现此虫害就会造成甘蔗内部干枯,影响甘蔗后续生长,严重的出现大面积枯死的现象。
要对这种虫害进行防治首先要从源头进行,对甘蔗地中的枯枝败叶进行清除,消除螟虫生长繁殖的环境。同时选择种苗时要注意种苗的健康情况,不选病种,不健康种苗。实行轮作可以有效的减少螟虫出现的几率,如果已经出现螟虫,要通过喷洒农药进行治理。一般选择稀释以后的敌百虫或杀暝精。
2.对蓟马的防治
蓟马是在甘蔗种植过程中出现较多的虫害之一,这种害虫个体较小,不易发现,主要在甘蔗叶片背阴处生长繁殖,以甘蔗汁液为食物,破坏甘蔗叶片中的叶绿素,会造成甘蔗光合作用效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甘蔗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这种害虫繁殖能力较强,短时间内会大面积传播,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蓟马的主要措施是采取农药杀灭的方式。一般采用的是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氧化乐果或百分之五十的马拉硫磷。喷洒时要对叶片中心喷洒,对于较为严重的可以采用稀释以后的敌敌畏进行杀灭。
3.对白蚁的防治
白蚁也是甘蔗种植过程中较为多发的虫害之一,主要啃噬甘蔗茎秆,破坏甘蔗茎秆中的运输系统,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使得甘蔗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整株枯萎死亡的现象。
对白蚁进行防治主要从源头进行,用地克虫或辛硫磷乳油浸种,或者在种植沟内撒施地克虫对土壤中的白蚁虫卵进行清除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白蚁的效果。
三、结语
通过对广西地区甘蔗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发现,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推广,我国甘蔗种植、管护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突破,各种多发病虫害都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大大提高了甘蔗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焦念民.从世界各国糖业政策看中国糖业立法的必要性[J].广西轻工业,2003(4):5-8.
[2] [3] 张华.我国蔗糖业竞争力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