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豪杰,纪彩红,汪飞,陈改琴,贺晓龙
摘要:为了发展延安地区菌草栽培食用菌产业,以适合延安地区生长的菌草为原料,通过设计菌草与菌草、木屑等不同的配比,来研究不同的配方对猴头菇商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草与木屑比为3∶2时,是最适合猴头菇生长的菌草栽培料配方,为更好地进行延安地区菌草栽培猴头菇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延安地区;猴头菇;菌草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特色產业链项目2016KTTSNY04-01、2016KTTSNY04-03,陕西省特色产业链农业领域项目2017TSCXL-NY-03-03,延安市科技局成果转化项目2016CGZH-01及2016年延安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D2016070)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8.043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 (Bull. ex F.) Pers],又叫猴头菌,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猴蘑,猴头,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燕窝、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猴头菇作为食材,是美味菜肴。同时,猴头菇也是药材,用猴头菇这一药材制成的药品叫猴菇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5册207页有记载:“本品为猴头菇经加工制成的片剂,具有养胃和中的功效,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另外,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对猴头菇多糖的药用功效概括为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1]。
目前,陕西省栽培食用菌的原料大多为棉籽皮、木屑等,栽培原料多数从新疆等地外调,致使食用菌栽培成本高,食用菌种植户收益偏低。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用林木资源栽培猴头菇的生产模式,提升猴头菇产品的质量和菌业整体发展水平,使传统菌业发展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解决陕北地区乃至全省食用菌栽培原料匮乏以及栽培成本高的根本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有机结合,有利于将菌草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1.1 菌种及来源
供试猴头菇菌种为试验室保藏,由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用菌试验室提供。
1.2 主要材料、试剂与仪器
马铃薯,菌草,木屑,麸皮,玉米粉,石灰,琼脂粉,VB1,蔗糖,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等。
1.3供试培养基及栽培料
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20g,VB10.1mg,ddH2O 1000mL,pH2.4~5.0,经121℃高压灭菌30min。
菌草木屑栽培料。
2试验方法
2.1菌种活化
将保存的猴头菇菌种取出,转接至PDA斜面试管中,放置于25℃人工气候培养箱中,10天左右菌丝长满试管,以备使用。
2.2原种的制备
设置五组不同配料比的原种进行栽培,每支母种转接5瓶原种, pH调至5.0。原种配方中麸皮、玉米粉、石灰、蔗糖为一定量,分别占17%、1%、、1%、1%;A组设置菌草与木屑比为0∶80%,B组设置菌草与木屑比为20%∶60%,C组设置菌草与木屑比为40%∶40%,D组设置菌草与木屑比为60%∶20%,E组设置菌草与木屑比为80%∶0。各原种配方每瓶装80g,在121℃下高压灭菌30min。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约0.2 cm2的活化菌种1块,置于恒温25℃的培养箱,设置培养湿度为70%,培养15d等到菌丝布满瓶内,设计重复实验5次。
2.3栽培种的制备
设置五组不同配料比的原种进行栽培,每支原种转接5袋栽培种, pH调至5.0。同样的栽培种配方中麸皮、玉米粉、石灰、蔗糖为一定量,分别占17%、1%、、1%、1%;A组设置菌草与木屑比为0∶80%,B组设置菌草与木屑比为20%∶60%,C组设置菌草与木屑比为40%∶40%,D组设置菌草与木屑比为60%∶20%,E组设置菌草与木屑比为80%:0。各栽培料每袋装240g,在121℃下高压灭菌30min。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约1cm2的长满菌丝的原种1块,置于恒温25℃的培养箱,设置培养湿度为70%,培养30d直至出菇,设计重复实验5次。
2.4指标测定
分别记录菌丝满瓶期、催蕾期及子实体生长期。
3 试验结果
由表1可得出,B组菌丝满瓶期较短,催蕾期较短,生物转化率最高,也就是说,当菌草与木屑之比为2∶3时,猴头菇产量最高,是最适合猴头菇生长的菌草栽培料配方。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不同组的菌丝满瓶期、催蕾期及子实体生长期进行统计得出,B组生物转化率最高,也就是说,当菌草与木屑之比为2∶3时,猴头菇产量最高,是最适合猴头菇生长的菌草栽培料配方。
研究成果将改变传统用林木资源栽培猴头菇的生产模式,提升猴头菇产品的质量和菌业整体发展水平,使传统菌业发展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解决陕北地区乃至全省食用菌栽培原料匮乏以及栽培成本高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徐世才,任桂梅.食用菌培养料配制原则与研究现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2):53-55.
[2]任桂梅,刘霞,高小朋,贺晓龙.《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改探索[J].农业教育研究,2009(03):25-26.
[3]郭恩江,李兴奎.猴头菇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1(13):28.
[4]张雪梅,王秀俊,刘艳梅.鄂尔多斯市食用菌生产现状与发展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4(06):75-76.
[5]邬方成.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CN 104756757 A[P]. 2015.
作者简介:马豪杰,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食用菌。
通讯作者:贺晓龙,实验师,研究方向:生物技术,实验室管理与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