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
北京電视台《档案》——著名的揭秘题材讲述栏目,利用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心,引起观众的追看与共鸣。《档案》栏目现在又以还原历史背景的方式拍摄纪录片,讲述人也在其中扮演角色,这种有带入感的节目形式更吸引观众。日前,《档案》栏目又在着手拍摄录制《重庆大轰炸背后的暗战》,BTV的主持人也是《档案》节目的讲述人关文平,在录制的这部“重庆大轰炸”的纪录片中饰演一名我党地下联络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他。
殉国飞行员的妻子才怀孕3个月
故事发生在1939年6月11日的重庆。三长两短的空袭警报突然拉响,日军轰炸机群直扑山城重庆。顷刻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大街小巷尽是被燃烧弹袭击民众的悲鸣。中国空军15架战机升空应战,面对数倍于己的日机,飞行员梁添成腹背受敌,座机被日军轰炸机机枪连续击中,机舱燃起大火。眼看前方一架日机飞向居民区,他没有选择迫降,而是拼死追击,这架日机被击伤而放弃轰炸返航。而这位年仅26岁的王牌飞行员却光荣殉国,此时他的妻子刚怀孕3个月。
200多名中国飞行员壮烈牺牲
讲述人关文平说:“面对日空军的狂轰滥炸,我国的军队和百姓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仅在重庆就有200多名中国飞行员以身殉国。当时中国空军实力太弱,几乎没有高空防御武器,而当时日本已具备年产1600架飞机的能力,光靠这种空中‘拼刺刀的精神,根本无力阻止日本对重庆的轰炸。从那时起,重庆人民对拥有一支强大的中国空军就有着强烈的渴望。”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随后,上海、南京、武汉相继陷落。11月2c1日,国民政府宣布“移驻”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日军为了彻底“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达到“迅速结束中国事变”“以炸迫降”的目的,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长达6年零10个月的无差别轰炸,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纪录,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重庆设立“大轰炸惨案纪念遗址”
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正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制作拍摄了“重庆大轰炸”的纪录片。其中有一段说的是1939年,仅在“五三、五四”两天,日机就投下爆炸弹176枚、燃烧弹116枚,炸死4572人、重伤3637人,市区10余条主要街道被炸成废墟,数十条街巷房屋起火,大火燃烧3天才被扑灭。
关文平说:“那次的大轰炸,重庆直接人口伤亡超过4万,财产损失殆尽。历史的伤痕还在,历史的教训还在。为此,重庆市民防办在渝中区瓷器街设立了‘重庆大轰炸惨案纪念遗址,其中,有一圈拥挤的人物雕塑,人物双目圆睁,双手抓破衣服,扯裂喉咙,撕心裂肺般张口吐舌,这表现的便是‘六五,大隧道惨案中的惨状。这些断壁残垣时刻痛斥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据‘五三、五四大轰炸亲历者的回忆,遇难百姓遗体在朝天门河边堆积如山,国民政府刚开始还用木匣子装遗体,后来木匣不够就用席子一卷,不少遗体手脚都已腐烂,沿街血水横流,惨不忍睹。”
讲述人以地下联络员的身份出现
在拍摄录制“重庆大轰炸”的纪录片中,关文平以一名我党地下联络员的身份贯穿其中。他说:“在录制中和实力派演员张帆大哥交流学习,力求在这部谍战片中饰演的这名地下党联络员能让大家满意。‘重庆大轰炸,说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侵华战争过程当中,对四川重庆这一地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轰炸。这其中涉及到了一些电码的破译。然后还有一些外国的有志之士帮助中国人,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军获取到日方的一些秘密电文急需破解,我饰演的地下联络员从中了解到日本人想利用这些秘密避开特殊天气,比如说一些阴天或者雨天,他们的飞机是没法准确地投弹的,所以,日军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代表各种特殊的天气。”
破译密电码粉碎日军轰炸阴谋
在破译密电码的过程中有一个外国的解密专家,倾注了全部精力来破解日军的秘密电文。关文平说:“密电码基本上交流的都是天气情况,这种破译日本电文的工作关系着我国的军人和百姓的生死,所以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次破译电文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疏漏,结果被日军发现了,所以,加大了密电码的破译难度。后来,通过潜心钻研和各种尝试,最终,成功破译日军的电报密码。破译后,我们才了解到日军是在通过各种天气的特殊符号来编辑密电,目的是想在重庆上空能见度比较好的天气状况时来实施轰炸。我军方破译人员通过破译日军密电码,从而粉碎了日军的这一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