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桃喜
[摘要]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进行探讨,从而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有效治疗及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中使用硝酸脂类药物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和医疗价值,此种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因此综合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25.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组织发生病变而引发的功能结构异常,该种现象的出现导致肺血管遭受阻力,肺动脉高压偏离正常值。在多年临床和研究中发现,大部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发病前也曾发生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加之以大部分患者伴有冠心病的出现,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升与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两种疾病合并发生的情况也在逐年增加,且在临床诊断中很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情况,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加以重视。本文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进行医治的62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列入研究范围,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进行探讨,详细内容见下文。
1患者基本信息与研究方法
1.1基本信息
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进行医治的62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列入研究范围,并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组别,两组患者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冠心病诊断标准,将两组患者分别分为医治1组和医治2组,每组含31位患者。医治1组患者年龄范围:44~62岁,平均年龄(50.03±12.65)岁。医治2组患者年龄范围,患者年龄均在48~70岁之间平均年龄(53.21±11.63)岁。两组患者均出现心悸,出汗,呕吐、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呼吸衰竭等症状,在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比例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后未发现显著的差异化特点,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统一进行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服用抗生素、体内酸碱含量调节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研究1组患者采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规治疗模式进行治疗,采用多糖硫酸酯和肝磷脂等抗感染、降血脂药物进行治疗。研究2组患者采用消心痛,硝酸甘油,欣康等硝酸脂类药物进行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滴注安心脉25~35 mg,每天一次,从而增强患者肺部功能,降低肺部压力,直至患者病情好转后方可停药。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保证患者呼吸呼吸通畅,定期检查患者积痰、哮喘情况,并及时给与相应治疗。患者治疗效果诊断指标:优秀:在治疗后患者炎症完全消失、基本功能恢复正常,良:患者肺部部分炎症减轻、痰液粘性大、心肺功能达到一级。差:患者心悸,出汗,呕吐、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呼吸衰竭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医治2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研究1组,因此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具有差异特点、价值与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综上所述,患者统一采用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服用抗生素等方式进行监测与治疗,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患病情况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后发现,该组患者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硝酸酯类药物具有减轻心脏负荷、减缓心肌耗氧、减轻患者冠状动脉痉挛、加快血液流动,增加血液流量和侧支循环。由此可以看出,硝酸脂类药物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应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项措施,在治疗与护理中,也要不断贴近患者的实际感受與需求,努力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因此,此种治疗方式应不断应用并加以推广,从而使其更加符合临床实际需要,以便更好的服务患者。
本文编辑: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