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9-25 07:58周天宇齐桂玲尹欢欢潘晴金一涵
赢未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

周天宇 齐桂玲 尹欢欢 潘晴 金一涵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择业道路。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关乎学生的健康成才和和谐校园的建设。大学生在求职时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心理障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寻找正确的策略去调适。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职业选择心理问题,对策研究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问题

1、心理压力大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就业心理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找工作时对社会交际的恐惧、找不到工作的焦虑、缺乏自信,加上大学生心理压力释放方式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不能很好地得到疏导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心理问题凸显。

2、就业自卑感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相对于同一层次的公办院校来说,本三院校生源质量较本一本二偏低,这也为后续的教育教学带来一些问题,造成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在择业问题上总觉得比别人矮一截,主要表现在职业选择中畏首畏脚,缺乏自信。

3、择业焦虑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毕业生们因求职择业过程中纷繁复杂的事情,心情浮躁不安,精神也处于一种持久的焦虑状态。加之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具有的共性问题:眼高手低,因找工作连续数次的碰壁,他们的这种过度、持久的焦虑体验,形成了就业焦虑心理。而社会就业严峻以及每年毕业生总数增长高于城市岗位总数增长使得他们陷入梦想与现实、专业对口与薪资收入等方面的艰难选择中,倍加焦虑,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就业。

4、茫然心理

初次择业的大学生,愿景是要找份适合自己并且喜欢的工作,但是对于未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却又没有规划。不少大学生要么是过高评估自己的实力,对小企业或小单位不屑一顾;要么是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时缺乏自信,从而坐失良机。大学生对自己不能做出准确的职业定位,严重影响了就业的选择。

二、优化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问题的对策

1、 提高自身教学质量,输送高质量人才

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训水平决定了大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也对学生学习动力和就业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独立院校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强化教育工作的优化改革。独立院校应当掌握社会就业市场状况,并根据社会实际人才需求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在稳固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教育的前提下,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顺应社会人才新需求,增设对应的新专业学科,提高院校专业的灵敏度。

2、建立创业鼓励机制,培养创业精神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辨别能力,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已基本定型,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不同的心理、情感需要,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不同的理想、追求。现行大学教育往往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了学生个体不同的发展需求,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作业、统一的考试形式实质上是对学生个性的漠视;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很少,教师一样性和灵活性应取代教学上的单调和僵化。只有培养具有创造、创新、创业这“三创”精神的大学生,才能使其更好地面对和适应快速发展而多变的社会环境。

3、增強就业指导力度,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院校应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建立各种类型的专门就业指导机构,例如就业办公室、就业指导中心等。应该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专家队伍,形成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定期为大学生开展各类形式的就业指导讲座、模拟招聘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现在用人单位的招聘及面试手段不断更新,就业指导老师也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将最新的面试技巧、简历制作要点推介给大学生,帮助其克服盲目、焦虑等心理,帮助其真实的展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4、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职业选择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面临着职业选择,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应该利用这种发展机遇培养和锻炼自己,培养竞争观念和自主择业意识,不断培养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引导学生积极完成就业准备

许多大学生对现实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我们必须明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无论是抱怨还是气愤都没有用的,这种就业情况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与其成天抱怨,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积极完成就业准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了解各式市场就业信息,对最终就业具有深刻意义。

6、开展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建设

在院校心理咨询中心以及文化素质课程的基础之上,院校还需要开展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建设:

(1)学生层面:院校需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就业心理的各项大小活动,以活动、小型讲座的形式开展第二课堂。真正从源头发掘大学生就业心理的问题,然后直接反馈给院校心理咨询中心。

(2)院校层面:当今时代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更多地是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就充分地利用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院校应大力开展网络课程,传统课堂一直都受到教学场所、教学时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困扰,而网络课程就很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另外在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学生可以直接在线上提出自己的就业心理问题,老师可以直接在线上帮助解决,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解决对方的问题。最后院校应通过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将学生的心理诉求总结存库,对于典型问题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与安排。

三、 结 语

大学生应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认识,增强自我调适的自觉性。院校应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建立各种类型的专门就业指导机构。面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问题,我们需要寻找多方面的策略去调适。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
暑期游泳培训班现状及对策研究
“营改增”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
大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