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图永固镇川口

2018-09-25 05:57刘媛
文史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长城

刘媛

镇川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东部,是明长城的关口之一,与1500年前的北魏皇家永固陵近在咫尺,附近还有近500年前所修的镇川堡。这一带长城风光格外古朴苍凉,且距离市区只有30多公里,交通颇为便利,倘若来大同访古探幽,到镇川口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镇川口、镇川堡以及附近长墙墩台皆为明代国帑所修,也算是“皇家工程”,但本文“皇图永固”一词中的“皇”却首先指北魏时期在这一带所修的皇家“永固陵”。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的近百年是令大同人极为自豪的时期,当时平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超大城市之一,经济文化极为发达,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就开凿于那个时期。北魏政权在平城曾搞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改易汉俗等,不但极大促进了当时的社会进步,而且直接促成了影响深远的中华民族持续深度融合,为此余秋雨在大同说“中国从此走向大唐”。这些丰功伟绩,与一位传奇的女政治家北魏冯太后有重要关系。

谈及中国古代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女政治家,人们多能想到汉代的吕后、唐代的武则天、清代的慈禧太后,而死后葬在方山的北魏冯太后,当政时在政治上的权势不亚于上面这三位,若论对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贡献和影响力,笔者认为超过了她们。冯太后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钢铁般的手腕,她辅佐丈夫、儿子、孙子三代帝王,在主政期间纵横捭阖,排除干扰,对北魏的政治、经济和风俗习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为北魏王朝的政局稳定做出重大贡献。她生前亲自为自己选了方山(位于山西大同北)作为墓地。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49岁的冯太后死于平城,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十月安葬在方山永固陵。她的孙子孝文帝以国君规格给祖母行了葬礼。孝文帝还在永固陵东北约一里处也为自己营造了寿宫,准备死后也埋葬在这里。后因孝文帝迁都到了洛阳,他死后葬到了洛阳,方山的寿宫成了虚宫,号为“万年堂”。如今方山顶上众多北魏时期的皇陵附属建筑皆已经湮灭,只有永固陵和万年堂这两冢巨大的封土,依然高高地耸立在宽展的山顶。1976年文物部门对方山永固陵进行考古发掘,其中陵墓甬道的石券门雕刻精美、线条流畅、技法纯熟,四件虎头门墩更是姿态雄健,造型奇特,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方山东侧半山腰有一座寺庙,叫慧泉寺。这一带有“云中八景”之一的方山“魏陵烟雨”,历史上就是大同近郊一处佛教胜地。资料记载慧泉禅寺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但按照其地理位置看,这座寺院也许有北魏皇陵寺庙的渊源也未可知,因为冯太后一生笃信佛教,永固陵地面采取墓、寺结合的布局,颇具佛教色彩。慧泉寺历史上几经毁坏、重修,近代又毁于20世纪70年代。如今人们看到的建筑大部分为当代居士在近二十年里发心重修,楼阁巍峨,殿堂庄严,彩饰辉煌,颇为肃穆。尤其是攀上方山之巅回望俯瞰这座寺庙,废墟荒野中一派超凡脱俗。

北魏时期也修长城。罗哲文先生在《长城史话》中指出:“到了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国北部的北魏、东魏、北齐和北周这几个以鲜卑贵族为主体的政权,因为受到北方的突厥、柔然等游牧民族的威胁,也不断修筑长城以加强防守。特别是北魏和北齐,都曾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工程。北魏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年),在东起赤城(今河北赤城县)西至五原(今内蒙包头市西北)一线,修补了两千多里的长城;并在沿线要地设立了六个军事重镇,即:沃野镇(今内蒙五原西北)、怀朔镇(今内蒙固阳西北)、武川镇(今内蒙武川)、抚冥镇(今武川西北)、柔玄镇(今内蒙兴和西北)、怀荒镇(今河北张家口北)。”

大同北部曾有北魏长城。《天镇村镇简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下卷)第2371页记载,“大营盘村有北魏长城遗址,呈东西走向,从新平尔南经大营盘到平远头,几与其北明长城平行。现仅存部分基础残迹,约6000米”。笔者曾经在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尔村实地踏勘过这一段长城,土夯层只有6-7厘米左右,同地区明长城的土夯层则有13-17厘米厚度。而笔者在实地踏勘方山北部长城时,也亲见有早期夯土墙的遗迹,同样夯土层比较薄。不过方山北部的土夯墙即使是北魏遗迹,也有可能是皇陵的围墙,而不一定是北魏长城。

永固陵所在的方山,地貌极为特殊,整座山就是一个玄武岩构成的巨大长方形平台。它的北面是绵延的长城,再北是高耸的山峰,东面是万泉河,西面是饮马河,而南面就是繁华的大同城。从镇川口动身徒步,向西沿着长城所在的山脊攀上方山,然后继续顺着长城前行,从西端下山到饮马河岸边,过程不特别长,也不特别苦,山川河流长城尽在过程中,有历史人文,有自然风光,是一段非常经典的徒步线路。

从北向南流过来的万泉河直到今天依然水量丰沛,镇川口的“川”字应该循此而来。镇川口在明代是一个并不险峻的长城普通关口,今天是一个没几户人家的贫困小山村,很多人家的房屋后墙就是长城,青壮年人口多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们仅靠着一点简单零散的农牧业过活,整个村庄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镇川口往南4公里多,即是镇川堡。“口”与“堡”一字之差,历史来源背景一样,如今却是两个不同的村落。据《三云筹俎考》载,镇川堡为嘉靖十八年(1539年)创筑,万历十年(1582年)砖包。堡城周长“二里五分,高四丈一尺”。明时在此设守备,并驻扎有674名军人,军马70匹,分守长城“二十里,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三座”。在这组数字中,尤为突出的是城墙高度“四丈一尺”,明大同镇所有的城堡里,城墙高度超过四丈的并不是很多,即使是庞大的大同镇城的城墙,高度也无非就是四丈两尺而已。镇川堡周围地势平缓,几乎没什么可以凭据的高地,只好是“高筑墙”了。

今天的镇川堡是个经济落后的村庄。城砖早已经全部被拆下来,修了住宅、猪圈、鸡窝甚至厕所。裸露出来的夯土城墙尚有四方围子的轮廓,西侧和南侧残留很少,东侧墙尚存大致一半,北侧墙多残存,较完整。站在镇边堡小街上看方山,如同大地朝着云端升起一座宽展的平台,别有一番意趣。街的尽头是一座照壁,两边各有一座石狮子。堡内尚有一些老房子,随处可见雕刻有精美花纹的砖雕、石件,时光在这里似乎放慢了脚步。其中北墙边的一户,依然是高高的臺阶,门窗有残留的木雕,里面尚有满堂的木雕佛龛,做工精细而华美。

几年前的一天我曾信步走到西墙下的一户人家里,陈旧昏暗的土窑洞,稚拙鲜艳的窗花,唯一的主人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爷,我径直进门的时候,他正端坐在炕上,手里端着一本《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在聚精会神地阅读。我抓拍到了这个镜头。后来坐在炕头与他聊天,了解到他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入党的老革命,建国后一直务农。老人家敏捷的思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坚定而忠诚的信念一直深深感动着我。 镇边堡旁就是万泉河。几年前修筑了一座万泉河水库,解决了大同城区的饮水问题。许多年来大同缺水严重,一直是制约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这座水库的建成功德无量。万泉河经过的这条山沟里,还有黍地沟、三百户营等几个同样古老的村庄,皆依山傍路而建,村子同样是狭长的。万泉河终年流淌在村旁,附近植被丰茂,生态环境保持的非常好,村民种牧之余,还多种植树苗、经营苗圃。

“黍地沟”这个名字中,“黍”是当地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就是所谓“彼黍离离”中的黍,这个地名倒不难理解。而“三百户营”,则明确地昭示出这一带在历史上有一定军事地位。明朝军制是卫所制,最高一级是都督府,往下是都司,都司统辖卫所,卫所管辖千户所,千户管辖百户,以一百二十人为一个百户所。而万泉河边的“三百户营”,大概就由此而来。类似的名字在整个大同长城沿线经常看到,构成了一个个坚固的防御据点,王朝永固的皇图大业中,这一个个具体的“点”构成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长城
长城长
箭扣长城,惊险绝美
登长城
长城遇险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最美野长城”变身“白灰墙”
长城,长城
长城
齐长城下的石寨人家
British Wall(英国长城)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