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018-09-24 05:49刘子恒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洋务派近代化洋务运动

【摘 要】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列强的炮舰接连冲撞中国的大门,清政府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动荡局面。面对西方列强的侵袭,清政府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在这场浩劫中寻求生机,无奈中采取了一场自救式的改革运动,这就是洋务运动。随着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洋务运动悄然兴起,在这场被迫选择的改革运动中,取得过成果也存在着不足,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尝试探究其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洋务运动;洋务派;近代化;失败原因

中国近代化时期,统治阶级日益没落,洋务运动是有志之士们作出的最后挣扎,但并没有取得成功。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运动走上了绝路,但在同一时期,同样尝试改革的日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明治维新运动作为当时日本的改革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与洋务运动的失败形成很大的反差。这非常值得我们反思,洋务运动在制度方面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都使得洋务运动没有足够的动力,严重阻碍着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运动也被称为“同光新政”,以自强和求富为目标,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先河,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而做出抗争,虽然改革最终无力回天,但是依然对近代化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改革运动歷经三十年,其中也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改革成果,如在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物质发展基础,也为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作出了贡献。洋务派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作出了很多努力,他们创办了新式学堂,使中国学生可以更多的接触到西方思想,同时派遣留学生去西方国家访问学习,加深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为近代化中国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储备人才,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在当时的中国,清政府内忧外患,而对于慈禧太后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朝廷便开始同西方国家打交道,寻求自立自强的新政策,但是在中体西用的背景下,改革运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场洋务运动,我们可以发现,这场运动的失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1)内部原因

首先,在洋务运动中,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任务,同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是一种思想上的进步,但也产生了很大矛盾,事实证明,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与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并没有达到有效的结合,这种指导思想本身存在无法解决的局限性。

其次,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未见成效的同时,洋务派的封建思想也对改革的进行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从洋务派的管理体制就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改革过程带有很浓的官职特色,无法摆脱封建特点,长官意志起决定性作用,生产方式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造成了生产效益低下,这种现象在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为洋务运动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2)外部原因

第一,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工业主要以官办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官办企业不能很好的符合市场需求,且大多以生产军火为主,导致大部分消费品都需要依靠外国商品,市场被西方国家占据,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

第二,不仅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在文化教育方面,腐朽的科举制度可以说是改革过程中的文化毒瘤。科举制度使得我国最顶尖的文化人才只局限于对古代典籍的了解,对西方文化一概不知,甚至由于过分崇拜古籍,完全听不进西方的文化和观点,这使得改革道路上缺少人才的支撑,不能很好的了解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

第三,在洋务运动的改革初期,贪污受贿层出不穷,官员冗杂,许多官员想趁机大捞一笔。由于制度不完善,封建气息严重,没有对这种现象进行有力打击。从后来甲午战争的失败也能看出来,贪污贿赂现象是封建社会的遗留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注定了洋务运动悲惨的结局。

三、从中日近代化比较角度看洋务运动

我们用比较的眼光来看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改革都呈现挑战反应型的特点,虽然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的改革过程有相似之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有天壤之别。静心思索后我们不难发现,洋务运动忽略了近代化的关键因素,即文化在近代化中的关键作用。相较于洋务运动来说,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改革内容。1868年3月,日本政府颁布《五条誓文》,即施政纲领,在《五条誓文》中,强调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善于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武士道精神,教化国民忠君爱国,不照搬旧的传统,这种改革的思路非常明确。反观洋务运动,一直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顽固的相信“师夷长技以制夷”,很难看出中华文化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此外,日本的民族情怀除了武士道精神,没有其他过分执着的信仰,愿意接受外界的不同观点,这一点与清政府过分自大的特点形成反差。

四、结语

洋务运动是一场历经三十年的改革运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却依然无法改变近代中国的命运。从很大程度上讲,洋务运动中的最大阻碍就在于中体西用的思想,这是清政府的局限性,也是当时的中国无法洞悉的致命弱点。因此,我们应当从洋务运动中充分吸取经验,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树立起先进思想,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广泛发动群众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刘子恒(2001-),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单位: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专业:文科。

参考文献:

[1]董自稳.简析洋务意识对早期中国改革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09).

[2]王若冰.曾国藩的妥协思想与洋务运动[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07).

[3]王颖琴.洋务运动时期官派留法学生及其对中法关系的影响[J].法语学习.2017(07).

[4]李玉涵.浅谈晚清洋务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J].中华少年.2017(07).

猜你喜欢
洋务派近代化洋务运动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在自我否定和整合中一路走来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科学技术视域下中国近代化建设探析——以洋务运动为例
洋务派对民用工业与强兵御侮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