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杏
摘要:鲁迅小说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群——儿童,他们在鲁迅小说中担任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形象塑造详略不一,性格跨度大。笔者深入鲁迅的小说中去分析不同的儿童形象并进行分类,关注他们的共同点,发现“儿童”在鲁迅小说中的特殊艺术作用。
关键词:鲁迅小说;儿童;艺术作用
鲁迅小说中有一个群体——儿童的存在。他们大多不是鲁迅小说中的主角,却穿梭于小说中。他们大多似乎只被赋予一个名字,经常是以群像出现,少有鲜明的个性。
然而这些儿童在鲁迅小说中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鲁迅在《呐喊》的第一篇《狂人日记》的结尾,便直呼“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鲁迅先生笔耕反抗的病态社会里,为何他独独想要救救孩子?笔者认为答案就在小说中这群儿童独特的作用。
一、《呐喊》和《彷徨》中的儿童形象分类
本文将研究《呐喊》和《彷徨》两部短篇小说集里的主要儿童形象。下面,笔者将通过以下两个表整理出《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中主要儿童的性格、命运。
从以上两个表格可以看出,鲁迅小说中的儿童群体数量多,性格各异。经过分析阅读,笔者认为不同类别的孩子在小说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寄寓着鲁迅先生特殊的情感。
二、儿童在小说中的特殊作用
(一)儿童在小说中的艺术效果
1、《故乡》、《社戏》——童年的幻梦
《故乡》和《社戏》两部小说是《呐喊》、《彷徨》里唯一以儿童作为主人公的小说。这两部小说的结构有相似之处,皆是“成年——回忆——童年”的结构。
两部小说的儿童形象都是淳朴天真的,这批孩子代表了作者心中的美好理想。无论是《故乡》失意的“我”一想起闰土变燃起心中亮光,还是《社戏》里“我”对戏园失望之时想起童年看社戏的热闹温暖。
虽然《故乡》、《社戏》中的儿童形象是理想、美好的,但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美好的层面上。少年闰土在月下的沙地守瓜刺猹的形象描写,散发着神圣而光辉的光芒,是“我”小时候心中的英雄形象。但几十年过后,世故的成年闰土,一声“老爷”筑成了两人间的一道厚墙,瓜地英雄的形象随之模糊。童年随着闰土的一声“老爷”宛如幻梦一般消逝了。
两篇小说皆回归失意的现实——人变得世故,人际隔膜越来越大。这些代表作者美好理想的儿童形象只在回忆中,使其产生如梦幻般难以实现的失落感。
2、美丑对照
在儿童作为陪衬角色的小说中,儿童的天真无邪是一种小说的调料,用来对比大人的各种丑陋之态。这种对比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儿童的天真与大人的封建愚昧对比,一种是儿童在倍受伤害后心灵前后变化的对比。
第一种对照在儿童默默承受伤害时,小说也无声却有力地揭露大人世界的封建愚昧。如《药》里小栓的默默顺从和大人的愚昧迷信相对比,有力地讽刺了这群大人如狼一般看着孩子吃人血馒头的愚昧。《在酒楼上》懂事的阿顺相信了伯伯长庚的诳话白送了性命,其实也是内心对封建婚姻的屈服和害怕。
第二种对照在儿童倍受伤害后自身心灵的前后变化。如《风波》中开篇天性调皮可爱的六斤,经历了一场辫子风波后,结尾时已是裹着脚帮妈妈做事的小孩。孩子原本天真的性情和后来麻木接受残害,是惊人的心理变化。
鲁迅小说里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是大量存在的,作者似乎有意在虚伪愚昧的人物旁安排一个或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这些天真美好与作者要抨击的封建、愚昧、迷信、虚伪形成鲜明的对比,美与丑的巨大落差,造就强大的讽刺艺术效果。
3、无痛之痛
在以儿童作为陪衬角色的小说中,还有一种已经社会化、成人化的孩子,他们已经初备自私势利的模样。这些孩子以《示众》和《孤独者》里的儿童最为典型。
《示众》中那个卖包子的十一二岁的胖小孩,是看犯人的所有看客里描写得最生动活跃的人物形象。这位胖小孩一天百无聊赖,竟以看犯人为乐。小孩的麻木比大人的麻木更让人痛心。《孤獨者》中连殳房主的孩子大良、二良们则是势利的代表,他们利用连殳的爱,在连殳失意时冷落他,在连殳得意时讨好他。大良们正是社会上阿谀奉承者的缩影。
成人的麻木愚昧尚可不留情面地讽刺,但儿童的麻木势利却使人悲从中来。作者正利用儿童对自己天真丧失的无感、对自己麻木的浑然不知,给读者产生更持久深远的心灵震撼。
参考文献:
[1]论鲁迅小说中的儿童形象[J].陈琳.文学教育(上),2011(09)
[2]儿童群像与文化符号——试论鲁迅笔下的儿童群像与民族文化理想[J].周菡.鲁迅研究月刊,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