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峻
摘要:唐代在沿袭隋代的科举制度之后,庶族因此而崛起,士族因此而衰弱。在此期间,士族与庶族之间发生过很多次的政治交锋,科举制度是争斗的焦点之一。科举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唐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唐代;科举制度;士族;庶族;兴起;表现;牛李党争;积极影响
一、何为士族?何为庶族?
对于士族和庶族之间划分的界限,在此之前已有多位大师对其进行过详细的研究并论述。笔者在这里只进行简单的论述,来表达个人的对于士族和庶族的划分的一些看法。
士族,魏晋以后作为一个固定的名词,来描述有悠长历史并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的地主阶级。《词源》对其的解释为:“东汉以后在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形成的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特权。”而对于士族这个名词的解释,陈寅格先生对其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征,而实以家学与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从中不难得出士族所具备的特点,一是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要有长时间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文化底蕴涵盖了大到交往礼节小到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对于士族的文化底蕴,钱穆先生做出这样的解释:“门第即来源于士族,血缘本于儒家。苟儒家精神一旦消失,则门第亦将不复存在”。他认为文化底蕴对于一个士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士族作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庶族,是相对于士族而存在的一个群体,大都由中小地主阶层构成。这个群体没有像士族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他们彼此之间就没有相互独立的文化特征。不同于累世官勋的士族,他们仅掌握了小部分的下层政治权力,甚至没有掌握政治权力。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个体却时刻追求政治权力。在九品中正制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的诉求一直受到士族的不断打压。直到科举制度的出现并发展,为他们通向政治格局开辟了一条道路。庶族作为一支在隋唐时期突然崛起的政治力量,对当时现有的政治格局形成了一股有力的力量,向世家大族把控的朝局发起有力的冲击。
二、科举制度兴起的政治背景
自古到今,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来支撑,因而人才的选拔方式成为历代最高执政集团的掌权者所关心的一件大事。究其原因,不难得出:人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政府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治理以及国家的长期繁荣与安定。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察举制度。这种制度的出现,打破了先秦时代以来,以世禄世卿制为基础的贵族政治格局,使先秦时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从而来分配国家政治权力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克服,察举制度的出现,开启了选官制度的新时期。待发展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原有察举制度的基础之上,对选举人才的标准加以修改,从而形成了以门第为选举标准的九品中正制。而造成这样的局面,根本原因是士族在朝中势力兴起并壮大,对选官制度的操纵达到了顶点。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将自西汉以来“察举征辟制”的各种弊端愈演愈烈。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表现,不仅反映出当时任职制度的不公,还反映出当时选官制度和政治局面的混乱。上层建筑的缺陷往往会引起其制度的自我变革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变革,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封建专制政治并没有走向瓦解,而是在一系列的自我变革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制约君主权力的因素——士族开始衰弱,并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彻底消亡。而在士族衰亡的过程中,科举制度对士族势力的冲击是十分明显的。它带动了社会阶级的上下流动,使得一部分的庶族进入政局中,掌握了政治权力。在庶族群体的不断崛起的进程中,士族随之走向衰亡。
三、士族衰弱以及庶族崛起的表现
建立在隋代之后的唐代,沿袭了自隋大业元年(605年)创制的科举制度来进行人才的选拔。不同于察举制度,科举制度看中的是考生的成绩,而并非考生的门第。这使得部分庶族子弟通过科举考试来走向政治体制之中,而大部分的士族子弟因此而失去自祖辈传下来的政治权力。由此,政治格局中的官员构成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士族的政治势力也进一步的瓦解。由于唐代的统治者总结了前代的历史教训,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的结论,只有“任官惟贤才”,“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才能加强封建政权的基础,从而达到国富兵强、长治久安的目的。因此,唐代的科举考试对于考生的品德也十分重视,这就保证了选取的读书人具备良好的品行以及渊博的知识,这为唐代日后的空前繁荣准备了基础。而世代娇生惯养的部分士族子弟被排斥在科举制度外,读书刻苦、有良好品行的庶族读书人因此登上政治舞台。随着唐代科举制的不断普及与深入发展,大量的庶族读书人得以进入政府担任官职,对于士族政治的统治格局形成了有力的冲击。随着士族在朝中势力逐渐没落,自魏晋以来的士族政治势力集团在科举制的发展下逐步瓦解,走向败落。笔者认为这是一次重大的政治变革,这是对“龙生龙,凤生凤”的变相贵族政治体制的完全否定,是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伟大实践。虽然在唐代实行科举制度的前期,世家大族的子弟在进士中占有较大的数量,但随着科举制度的深入发展,士族出现衰退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反观庶族,一路高歌猛进,进入政治体制的人数越来越多,庶族在政治格局中的力量日益增强,逐渐成长为一支能够与士族在朝局中相抗衡的生力军。
四、士族与庶族的典型冲突:牛李党争
面对庶族日益强大的局面,士族进行过多次的打击行动。而两大相对立的群体在数次交锋中平分秋色,谁也不能将谁彻底击垮。贯穿唐代中后期的朋党之争,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两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是新官僚集团与依恃门第的旧士族集团之间的斗争。发生在唐代晚期时的牛李党争事件是士族与庶族最为激烈的争斗事件。陈寅恪先生认为牛党代表进士出身的官僚,而李党代表的是北朝以来的山东士族出身的官僚。两党之间的争斗不仅仅是政见的不同,也包括对礼法、门第等文化传统的态度之异。实质上是新兴庶族与没落士族之间全方位的争斗。争斗的焦点之一便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取官吏。这明显的体现出士族对科举制度的排斥,希望恢复以往的察举制度。而新兴崛起的庶族,面对士族对科举制度推行的阻挠,自然不能袖手旁观。面对士族的政策,庶族奋起抵抗,这场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朋党之争终以庶族组成的牛党获得胜利而结束。虽然科举制度也因而获得延续,但是两党的争斗,也给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大唐政权给以有力的一击。此次事件之后,士族的实力被大大削弱,失去了大部分在政治格局中的力量,面对庶族的崛起已经无力阻拦。经过唐末的农民起义打击之后,士族政治被彻底扫荡结束。笔者认为,士族与庶族之间争斗的发生是必然的。因为科举制度的实施,大大削弱了士族的力量,而原本受其打压的庶族却因此崛起,面对日益威胁自身统治地位的庶族,士族自然不会让使其发展壮大。而能够彻底切断庶族快速崛起的途径,便是当时盛行的科举制度。这也是为什么牛李党争会以科举制度的存费为争斗的焦点之一了。
五、简析科举制度对唐代政治制度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对于唐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是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就起积极的方面来说,其在政治制度、政治格局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通过实施科举制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的读书人,将这些选拔出来的读书人安排进入全国各级政府担任职务,给中央和地方的治理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大量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读书人在政府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制定极具创新的政策,为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发展与完善,其产生的深远的政治影响也逐步显露出来。随着大量读书人通过考试的方法进入政治體制之中,改变了原有的建立在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的士族政治格局。科举制度满足了庶族群体对政治权力追求的诉求,对原有的士族政治势力进行有力的冲击。虽然庶族政治势力发展的过程并不顺利,他们遭到了来自保守的士族政治势力的阻挠,但最终历史选择了代表先进的一方。士族政治格局在士族的无力争斗之中逐步瓦解,改变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变相的贵族政治体制,是对以能力衡量人的制度的肯定。随着士族群体逐步淡化出政治格局,封建君权少了极大的制约因素,封建君权开始逐步壮大。而进入政治体制中的庶族群体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对君权的制约也相应的较小,这为封建君权的快速膨胀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因此,随着封建君权的逐步壮大,中央政治体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权力在下放的过程中被进一步的分化,而唯有君权独大。从深远的影响来看,这形成了一个趋势,贯穿日后封建政治制度发展变革的始终。也是从这时起,相权对君权的制约作用也被弱化,直至相权被完全分解消除。这在封建制度的发展的前中期,对于政局的稳定、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寅格《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1
[2]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新亚学报,1963,5(2)
[3]刘海峰《“科举”含义与科举制的起始年份Ⅱ》厦门大学学报,2608(5)
[4]柴荣怡《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兼论其传承影响》2016.12
[5]高亚丽《关于士族、世族、势族词语的辨析》山西,太原,030006
[6]朱子彦《唐代科举制度和牛李党争》上海,200434
[7]林冠夫《中国科举》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7
[8]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12
[9]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九州出版社,2012.2
[10]陈寅格《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1,12
[11]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
[12]吴晗等《中国历史常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7.2
[13]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上:皇帝制度与中央》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4
[14]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下:地方体制与官僚制度》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4
[1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