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性同体视角寻”天堂”之路

2018-09-22 00:00汪颖庞文平
戏剧之家 2018年20期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天堂

汪颖 庞文平

【摘 要】《天堂》在托尼·莫里森的笔下有着特殊含义,尤其对于美裔黑人而言。文中男性天堂的幻灭和女性天堂的解体,给读者以足够的空间去想象美裔黑人的“天堂”。本文从双性同体的视角,剖析《天堂》中男性和女性的关系,寻求莫里森眼中的美裔黑人之路。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天堂》;双性同体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215-02

《天堂》是美国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第一部作品。如果说《宠儿》是托尼·莫里森的巅峰之作,那么《天堂》就是“她迄今为止最优秀、最具有创新性的作品”。①《天堂》于1998年发表,小说主要叙述的是在解放奴隶初期,很多被解放的黑人向西部推进,逐渐建立他们自己的部落与城镇的故事。而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黑人建立的鲁比镇上。

本文旨从双性同体的视角,对《天堂》中的男性和女性进行对比分析,探索托尼·莫里森笔中“天堂”之所在,以便更好地领悟黑人在白人统治下艰难前进的历史,并表达出对黑人女性地位的同情与思考。“双性同体,从生物学的角度,是指同一个体身上既有成熟的雄性性器官,又有成熟的雌性性器官;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它指同一个体既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从古希腊词源上看,‘双性同体是指男性特点与女性特点在一个雌雄同体个体身上的共同作用与表现。”②本文试从本不具有“双性同体”的个体中,尋求一种男性精神和女性精神的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美裔黑人身上,赋予他们一种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黑人男性与女性携手寻求属于他们的乐园。

文中作者构建了两个天堂,一个是八层石头构建的“纯黑”血统的黑人城镇——鲁比镇。在这个小镇上拥有纯黑血液的黑人男性拥有绝对权力,拥有纯黑血液的黑人女性能得到相应的照顾和呵护。另一个是与鲁比镇相距不远的女修道院。在这个修道院中,居住着因各种原因来到修道院的姑娘们,有白人、黑人,她们和谐地住在一起。鲁比镇本和修道院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直到有一天,修道院的一声枪响,打破了原本的平静。文中,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一、黑人男性的“天堂”——鲁比镇

(一)鲁比镇的建立

对于黑人男性天堂的描述,托尼·莫里森没有用过多的笔墨,而是在文中穿插着叙述。在19世纪50年代有十几户黑人家庭来到了荒凉之地俄克拉荷马州。在这里,他们建立起了以纯黑人为主体的黑文镇。黑文的发音与英语中的天堂相似,因此这里黑文镇有“避难所、安全之地”的涵义,寄托了黑人在一路迁移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黑文镇一度出现了各种和谐的景象,人们夜间可以安全地在镇上出行,行窃的事情更是少之甚少。可惜,这段时间持续不长,由于当时时局的动荡,黑人们不得不再次迁移。此次,第三代黑人摩根家族的代表人物孪生兄弟迪肯和斯图尔德带领大家迁移到了新的地方,并以摩根家族的女儿命名了小镇——鲁比镇。黑人以为他们建立起了他们所热爱的“天堂”。

此时的鲁比镇经历了百年的迁徙,仅剩九个黑人家族,他们被称作煤炭最底层最黑最亮的“八层石头”。这里的人们“以黑为美,以黑为贵,黑色至上”。浅肤色的人被鄙视、被唾弃,他们在这个黑色具有决定地位的群体中,享受不到作为人的待遇。九大家族的人避免与浅肤色的人通婚,一旦通婚,意味着血统不纯正,从而给所在家族蒙羞。

(二)“鲁比天堂”的幻灭

这个以黑人群体为主的小镇,其实也充斥着一种种族歧视。一种“纯黑”对“浅肤色”的歧视。这其实和白人的观点不谋而合,在白人的世界里,他们源于肤色问题反对和压迫一切不同于他们肤色的人。尽管黑人对白人的这种以肤色定义族群的方式深恶痛绝,但在这个小镇上,他们却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浅肤色人种,这和白人的做法又有何不同?

鲁比镇此时建立的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堂”。所谓天堂,应该是圣洁、平等、快乐的。在“鲁比天堂”中,各种不幸的事件相继发生:夜间盗窃、作为黑人大家族之首摩根的外甥K.D甚至和修道院的一个女孩子行为不检……这些行为与天堂所赞颂之事背道而驰,他们所建立的鲁比小镇也与天堂渐行渐远。但他们依旧不懂得反思,却把罪过怪在离他们不远的修道院女人身上。于是,他们商议着杀害修道院的女子。因此便出现了文中开篇的那一声枪响。

(三)鲁比镇的思考

我们可以看出鲁比镇是黑人男性的“天堂”,在这里男性占主要地位。男性性格中的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显露无疑,他们时而理性,时而缺乏耐心。他们缺乏女性的柔软与仁慈,礼貌与智慧。然而这里的女性以丈夫和儿子为中心,懦弱地依附于男性,她们不是没有能力去思考,而是缺乏思考的勇气。鲁比镇的保守封闭了这里的男性和女性,隔绝了美裔黑人和外界的联系。在鲁比镇中,他们犹如井底之蛙。这里的黑人男性和黑人女性只是具备单个的属于他们本身性别的思考,缺乏双性同体的特征,因此“鲁比天堂”的幻灭不过是时间问题。

二、女性的天堂——女修道院

(一)“女性天堂”的建立

女修道院离鲁比镇只有17英里,但这两个地方却是不同的世界。如果说鲁比镇是纯黑血统的男人的天堂,那么这个小小的女修道院就是女性的避难所。这里的女性,没有种族的偏见,混居着黑人和白人。对于修道院女性的描写,莫里森花了大量笔墨,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个章节几乎都以一位女性的故事划分,更加突出了莫里森对黑人女性地位的渴求和对她们悲惨经历的同情和感同身受。莫里森给她们构造出另一个“乐园”。

刚开始,这个女修道院住着康瑟蕾塔和康妮,之后陆续有来避难的女性。玛维斯在给丈夫购买肉类时,将两个双胞胎婴儿锁在车内,不料两个孩子在车内窒息而死。为此,玛维斯充满自责与内疚,她的丈夫和孩子折磨着她,无奈之下只好逃离了这个家。途中经过女修道院,在这里,她找回了自我。吉姬曾亲眼看到种族冲突所造成的惨烈场面,内心由此充满恐惧,尽管吉姬表面上豁达坦荡,但她想逃离那个令她恐惧的世界。西尼卡从小被母亲抛弃,在被收养的家庭中,她十分安静乖巧。然而,在她十几岁时就被各种男人骚扰,终于有了男友,男友却坐了牢,她之后不敢回去工作,以至于在街上游荡,最后来到了修道院。帕拉斯从小父母离异,多年后,她带着男友去看望多年未见的母亲,却发现男友与母亲的不伦之恋,她怒然离开母亲的途中却遭遇强奸,最终在迪莉娅的帮助下,来到了修道院。修道院对于她们而言,是能保全她们生命的安全之所。在这里,她们的身体得到了庇佑,情感得到了慰藉。当她们对人生感到迷茫时,修道院给了她们活下去的信念。

她们在修道院内学会自己自足,自己种植辣椒,卖掉后去换取需要的物品。她们帮助镇上其他有需要的人:斯维蒂因为孩子生病而十分焦虑,修道院的女人们帮助了她;阿涅特未婚待产,最终也是在修道院得到了照顾。这些事更说明了修道院对于这些可怜的女性来说,就是一个避难所,在这里她们被呵护、被照顾,在真正的意义上得到了公平的对待。她们在修道院里找回了真正的自我,在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乐园”。

(二)“女性天堂”和“男性天堂”对比

这番景象与之前我们所看到的鲁比镇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以男性为中心,固步自封,落后孤傲,排斥一切外来人员;后者以女性为中心,热情开朗,通过劳动创造出自己的价值,她们乐意帮助那些无助的人们,无论他们的种族、肤色如何。在这一鲜明对比下,鲁比人被仇恨和嫉妒蒙蔽了双眼,他们密谋杀害修道院的女人们。康瑟蕾塔死在了他们的枪下,其他女人也都一一离开了修道院。女性的“天堂”在男人的枪支下,显得那么无助与无奈。而“鲁比天堂”也随着这一声枪响,彻底崩塌。在鲁比镇上,有这么一群人在醒悟,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种种行为。

莫里森在这本书中对女性的描写刻画细致入微。在修道院这个“天堂”中,女性被塑造成具有双性同体的形象,她们勇敢、温柔、理性,所以她们视修道院为解放自我的乐园。但这个天堂将真正意义上的美裔黑人男性割裂开来,因此她们成了鲁比镇人的眼中钉,她们所塑造的天堂,在那些黑人男性眼中犹如地狱。所以,莫里森笔下的女性“天堂”再次幻灭。

三、结论

美国非裔著名作家爱丽斯·沃克曾在她的作品中说过:“我周围的一切都被有意地一分为二,历史被一分为二,文学被一分为二,人也被分成两个群体,这就是人们做出的蠢事。”③莫里森在《天堂》中,以女性的描写为主,中间贯穿着对鲁比镇中男性的描写,将两性放在同一地区的两个不同地方进行了潜在对比和描写。书中的女性天堂实则更贴近托尼·莫里森对天堂的定义。在这个乐园中,没有种族歧视,与世间的痛苦隔绝,但最后,男性将住在修道院的女人们视为“替罪羊”,开枪杀死了康瑟蕾塔,女性天堂也随之解体。其中住在鲁比镇的黑人群体实则是鲁比镇黑人男性的象征,表面上莫里森将黑人男性的“天堂”和女性“天堂”割裂开来,两者没有寻求一种和谐,才导致了最终的幻灭,但也正是这两个群体的幻灭,才引發了当地黑人对未来之路的探索和思考。天堂之路何处寻?在关注自我生存的同时,争取自己的权利,友爱互助,跨越种族、性别与肤色的障碍,真正关爱女性,携手走向平等与自由的天堂之路。

莫里森《天堂》的最后结局正和女权主义弗吉尼亚·沃尔夫所提出的“双性同体”的思想不谋而合:“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宜的情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一起和谐地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④天堂不是遥不可及的,在追寻天堂的路途中,会有痛苦,有斗争,但只要找到方向,跨越种族与性别的鸿沟,美裔黑人定会找到陆上的“天堂”。

注释:

①朱小琳.乌托邦理想与《乐园》的哀思[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90-94.

②庞敬春.双性同体视野下的美国黑人社会——托尼·莫里森作品的文化美学解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9):7-9.

③Walker,Alice.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 [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1983,P.132.

④[英]弗吉妮娅·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参考文献:

[1][美]托妮·莫里森.天堂[M].胡允桓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托尼莫里森天堂
理发师托尼
诺贝尔奖得主、作家托妮·莫里森逝世,享年88岁
论莫里森《孩子的愤怒》的艺术张力
天堂湿地
托尼·莫里森笔下的女性形象解读
试论托尼·莫里森《家》的文化书写
托尼·泡森(1952-2013)
天堂游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