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蔓延的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2018-09-22 05:47
关键词:经济带长江城镇化

李 强 韦 薇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300222)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8.52%,并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具影响力内河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不论地理位置还是政治经济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极具代表性。《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任务,并提出协调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等积极措施。然而,城镇化快速推进,引发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现代化、工业化发展加快,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产生大量生产废料、生活垃圾等污染物,严重影响周围生态环境;同时政府过于注重城市区域土地规模扩张,使得人口城镇化速度跟不上土地城镇化速度,原本集中于城市中心的活动扩散至城市外围,城市空间呈现快速、分散、低密度扩张态势,土地过度扩张导致“鬼城”“空城”现象向各地蔓延,因此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蔓延是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国内外已有城市蔓延研究主要围绕城市蔓延概念界定、城市蔓延测度及其形成机制三个方面展开。城市蔓延,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出现,二战后在美国得到广泛发展,指城市边界不断向外扩张,农村土地向城镇土地转化的过程。国内学者对城市蔓延已有大量研究,苏建忠等认为城市蔓延是指城市低密度外延式扩张的开发模式及由这种粗放开发模式引发的后果,实质上是特殊的城市郊区化表现形式之一[1]。董爽等人认为城市蔓延是一种低密度的,依赖交通工具发展起来的嵌入工作与服务范围之外的乡村与未开发地区的居住模式[2]。蒋芳等人从扩张态势、效率及外部效应阐释城市蔓延现象[3]。张琳琳等人将城市蔓延界定为1949年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普遍出现的城市用地低效、过度扩张现象,带来农耕用地缩减、环境污染加剧、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同时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程度破坏,进入病态化发展趋势,人们生活质量出现倒退[4]。可见,学者对于城市蔓延研究角度不同,因此对其界定存在区别。本文对城市蔓延概念的界定与李强一致,即认为城市蔓延是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放松管制农村转移人口,使得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工作并在城市落户,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积迅速增加,导致土地扩张速度快于人口扩张速度,城市形态总体呈现分散、低密度和区域功能单一特征[5]。

关于城市蔓延测度,归纳已有相关文献,可以将城市蔓延测度方法分为单指标和综合指标测度方法,如Kahn采用距离城市中央商务区一定距离之外的工作岗位占整个城市工作岗位比例衡量[6],李强等用城市建成区面积比城市建成区人口作为测度城市蔓延指标[7]。以上单指标测度方法虽具限定性,但是多指标测度法相比较而言更复杂,例如Galster认为城市蔓延包括密度性、联系性等8个方面,基于这一观点测度城市蔓延,指标得分越低,表示蔓延程度越高[8]。Hasse提出用12项指标衡量城市蔓延程度并加以对比[9]。蒋芳等人建立针对新增建设用地3大类13项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测度城市蔓延[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更为先进的蔓延测度方法,如Fallh等建议采用夜间灯光数据替代GDP等变量,并基于此测度城市蔓延[10]。Henderson基于遥感技术夜间灯光数据研究经济增长[11]。综上所述,上述方法核心均为人口密度。由于现有数据损失部分截面单元,本文采用单指标评价方法实证分析。

城市蔓延形成机制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鉴于不同地区蔓延成因不同,多维度考查和分析城市蔓延形成机制。梳理国内学者有关文献,总结出财政分权、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城镇化四个因素对城市蔓延作用效果显著[7];王家庭[12]、李效顺[13]、高楠[14]研究得出,在城镇化对城市蔓延影响方面,城镇化快速向前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及经济建设迫切需求城市空间,使得城市建成区面积大幅度增长,且空间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区域聚集。因此,城镇化推进,城市蔓延相伴而生。财政分权是影响经济增长和城市蔓延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在一定限度内有税收和自由决定预算支出的权利,财政分权加剧地方竞争,政府工作重心为当地经济快速增长,为招商引资而放松土地规制。如在欠发达地区,政府竞相降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政策吸引外资,廉价土地是其最大资本[8]。在产业发展方面,城市现代工业化发展增加地区生产总值,经济总量累积过程中,工业和服务业出现明显集聚且逐渐向城市周边迁移,使得城市边界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加速度,加剧城市蔓延。

关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王小鲁认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较大贡献,并分别从农村流动人口转移、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及投资需求拉动三个维度阐述[15]。沈坤荣等研究表明,城镇化可以通过人力资本增加与知识技术水平积累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多个途径间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而通过提高劳动力职业素养,支持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16]。马晓河从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及增加农业转移人口提升消费需求角度,分析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兴驱动力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17]。也有学者认为,在城镇化背景下,不断累积生产要素、促进分工和专业现代化生产等途径拉动经济增长[18]。有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率没有影响效应,长远来看,不能单靠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否则会降低城镇化和经济增长质量,推进城镇化目标难以实现[19-20]。虽然在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上存在分歧,但国内大部分学者认同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

城镇化推进影响经济增长。本文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蔓延式发展对经济增长是正向效应抑或负向效应。因此,从以下三点对现有文献加以扩展:一是国内外学者更加侧重城市蔓延对生态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研究[14,21],对经济增长效应内容关注较少,本文主要探讨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蔓延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研究内容较为新颖;二是有少量文献研究华东地区典型城市,阐述城市蔓延与经济增长之间时序变化规律[13],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研究鲜见,本文研究对象较有代表性;三是本文实证研究城市蔓延经济增长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长江经济带持续、健康发展方式及城市蔓延治理措施,为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转型提供新思路。针对前人研究不足,本文探究城市蔓延经济增长效应,为实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持续、健康、绿色、协调发展提供思路。

一、机理分析、模型及数据

(一)机理分析

快速推进城镇化带来的城市蔓延问题不容忽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是其主要特征,偏离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城市蔓延既有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一面,也有抑制城市经济增长的一面。城市蔓延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增长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城市蔓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见图1。

城市蔓延背景下劳动力增加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由于城镇化建设导致农民土地大面积流转,以土地、农业生产为生的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由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自身素质、工作经验差异,劳动力在完全竞争市场作用下不断由低收入产业流向高收入产业,生产资源得以重新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22];而基层劳动力主要集中于城市郊区,从事城市基础岗位工作,同时农业转移人口流入带来大量生活消费,促进厂商增加消费品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城市蔓延背景下消费水平提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边界土地大规模开发建设,吸引大量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向城市聚集,产业集聚形成并发展,城市总人口增加必然引起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增加,失地农民由农业生产部门转向非农业生产部门,收入水平明显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在外贸等不稳定因素增多情况下,拉动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一方面,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引导厂商在某种商品生产上追加投资;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之一,且所占比例较大,而消费需求提升社会生产率,为社会发展助力,创造更多GDP[23]。

城市蔓延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抑制经济增长。长江经济带各城市正积极扩大城市边界范围,但在土地迅速扩张过程中出现很多影响经济发展不稳定、不合理因素,如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结构差异、产业转型升级中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成熟、城乡产业差距扩大等。这些问题会影响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特别是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一项挑战[24]。

城市蔓延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其主要通过两方面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投资带来先进生产和管理技术,国内企业对这些技术的吸收填补国内产品技术空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为企业节省时间和费用,加速创新产品研发和高科技产业兴起,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外商增加直接投资为国内过剩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虽然外商直接投资挤占中国企业市场,导致国内企业竞争压力增大,但其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对经济发展有更为积极的带动作用[25]。

综上,城市蔓延背景下劳动力增加、消费水平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会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而产业结构升级则抑制经济增长。因此,初步分析城市蔓延既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面,也有抑制经济增长的一面。

(二)模型设定

为实证研究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经济增长效应,结合其内在机理分析,并参考高楠设计的城市蔓延影响生态环境的模型及李强城市蔓延模型,建立如下城市蔓延与经济增长效应计量模型:

式(1)PGDP代表经济增长,SPRAWL代表城市蔓延,L代表劳动,INVEST代表资本,FDI代表外商直接投资,INDUS代表产业结构、PCONS代表消费水平、URBAN代表城镇化,下标t为时间因素,i表示市级截面单元,ε为模型的随机扰动项,βi为模型的估计参数。

图1 城市蔓延的增长效应影响机理

(三)变量设定及其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通常经济增长可以用GDP总量、GDP增长率或PGDP(人均GDP)表示,本研究为全面真实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剔除人口规模影响,用PGDP表示经济增长。

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城市蔓延,总结已有文献关于城市蔓延测度方法,本文选取洪世健、张京祥[26]单指标法,用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城市建成区人口之比表征城市蔓延,以SPRAWL表示[26]。

此外,根据经济增长理论除城市蔓延外,还引入消费、城镇化、产业结构、劳动、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其均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如PCONS值越大,居民消费水平越高,URBAN值越大,城镇化率越高。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和计算方法见表1。

3.数据来源及说明。本文数据均来源于2005—201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长江经济带104个城市2005—2015年间时间序列数据(共1 144个样本观测值),利用STATA11软件处理数据。由于部分地区数据缺失及行政区划调整,毕节、丽江等城市数据缺失而被排除在外。

二、实证分析

(一)静态面板模型的初步估计

表2中模型给出城市蔓延增长效应影响的初步估计结果。选取长江经济带市级面板数据,对于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可通过Hausman检验法判别。检验结果表明表2中7个模型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及计算方法(2005—2015)

回归结果显示,城市蔓延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且有正有负,表明城市蔓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需进一步研究。劳动力、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城镇化系数为正,且均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这四个指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消费仅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较其他控制变量而言,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并无显著促进作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是客观事实,但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变量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原因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城乡、行业间投资不合理、不均衡。

表2 静态面板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N=1144)

(二)动态面板模型估计

一般认为内生性是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相关,会对模型估计结果产生偏差。因此,基于长江经济带2005—2015年104个市级面板数据,运用SYS-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选取能够控制内生性问题的工具变量法,并对解释变量做滞后一期处理,将其作为工具变量,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表3给出AR(1)、AR(2)和Sargan检验结果,从结果可见模型不存在随机干扰项自相关问题,工具变量选取有效。综合而言,表3和表2回归结果变动较大,表明内生性确实使模型估计产生偏误。

表3 动态面板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N=1144)

续表

城市蔓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城市蔓延对经济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这与理论预期相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式发展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蔓延通过城市规模扩张、工业化、人口集中、城市建设等因素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其他控制变量方面,劳动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消费水平和城镇化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与许多学者研究结论一致[27-30],同时验证前文理论分析。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城市边界土地大规模扩张,促使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涌入城市,农业转移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增加,带来大量生活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外商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科技与创新发展,从而加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且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抑制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前文理论分析得到验证,但与经验研究不一致[31],可能因目前长江经济带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第三产业尚未形成成熟体系,经济成效无法立竿见影。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城市蔓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城市蔓延促进经济增长,这与目前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开发区、新城区建设,不断完善宏观融资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相印证。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应继续遵循城市蔓延式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是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推动农村冗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为城市建设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产业分工和专业现代化生产等,从而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城市蔓延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目前长江经济带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未形成成熟的体系,所得经济成效无法立竿见影。城市蔓延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劳动力、资本、消费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正面影响,表明劳动力、资本、消费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和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城市蔓延式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应积极鼓励开发区、新城区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落户。各级政府在注重土地快速城镇化同时,应更关注人口城镇化速度。为防止盲目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和GDP高速增长,应完善土地管理和利用机制,扩大现行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范围,注重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和高效利用。此外,还应完善外贸服务体系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借鉴国外“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等理论。实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高质量增长。(2)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现象显著,土地城镇化速度和人口城镇化速度及两者增速不同,政府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差异化区域城镇化政策,引导农村冗余劳动力进城,让农村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流动,完善落实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强化人口城镇化对城市经济增长作用,促进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3)城市边界土地大范围扩张,城市郊区、开发区及新城区等建设需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应根据城市特色发展其特色产业,探索适宜产业发展的新道路;创造良好招商环境,吸引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鼓励创新产品研发,探索依靠绿色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4)土地城镇化推进使城市边界土地迅速向外扩张,应不断完善长江经济带城市的宏观投资环境及政策氛围,健全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扩大利用投资规模,拓宽投资来源渠道,将投资引入迫切需要资金的行业、产业,迫切需要发展的地区,有效利用外资;引导居民树立绿色、健康的消费观念,营造良好消费氛围,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猜你喜欢
经济带长江城镇化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长江之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家乡的城镇化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