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村贫困治理研究知识图谱与进路研判
——基于CNKI中CSSCI期刊论文(2006-2016)的计量分析

2018-09-22 05:47杨建国段金德
关键词:全文

杨建国 段金德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 210095)

贫困是人类社会复杂现象,不仅包括自然环境恶劣性、物质产品缺乏性,还表现为社会文化建构性。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出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2—2020年)》等政策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脱贫攻坚置于治国理政重要位置,农村贫困治理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役之一。经过近四十年不懈努力,我国在减贫领域成效卓著,贫困人口从30%降低至4%以下[1],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农村贫困治理也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热点主题之一:有学者运用多维贫困理论,选取教育、健康、生活水平等11个指标细致考查中国农村贫困动态变化[2];也有学者将贫困划分为暂时性和长期性,梳理和评述研究方法、数据、区域[3];很多学者主张加强学科融合与交流,特别是法律、社会学、民族学、GIS等学科技术联合;还有学者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治理的政策和经验,为提高新时期扶贫瞄准精度提出对策建议[4]。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为我国农村贫困治理实践和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我国农村贫困治理文献综述中描述性研究较多,多停留在扶贫政策或地方经验回顾和介绍层面,定量文献统计综述研究较少。描述性研究很难对中国农村扶贫实践和政策研究有较深刻理解,而文献计量方法可突出文献外部特征,运用数学与统计学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5]。20世纪80年代初,文献计量学在我国迅速兴起,至今基本形成研究、教育与应用发展良好态势,已成为图书情报学科与科学评价领域重要分支学科。近年来学界开始出现文献计量学与公共管理学科的融合研究,如司晓悦等在CNKI数据库中选取599篇文献,从研究主题、研究机构、被引情况等方面,统计分析“政府形象”[6];耿旭运用计量学方法,利用CNKI核心期刊数据,从学科类别、研究主体、核心内容等角度量化分析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研究情况,描绘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现状及特点等[7]。

本研究基于CNKI中CSSCI期刊文献,运用文献计量法,筛选出2006—2016年383篇论文作为样本文献,分析来源期刊、研究者、研究机构、研究地区、主要内容、研究方法、资助及国际化程度等。通过回顾中国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揭示10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源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时间为2016年12月31日。采用“中国知网—期刊—检索—精准匹配”方式,文献年限为2006—2016年,以CSSCI期刊为文献来源类别。从6个角度检索,力求信息全面可靠。从文章篇名中提取两组核心词,即“农村”&“扶贫”、“扶贫”&“开发”,两者重复论文较多,在筛选阶段逐一剔除。单独列出“农村扶贫开发”,是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式扶贫在我国农村扶贫领域的主导性地位。农村贫困问题文献中包含农村扶贫问题、对策分析,部分学者为突出政府在扶贫事业中的核心作用,以贫困治理代替扶贫。扶贫与脱贫是手段与目标、过程与结果关系,两者紧密相连;减贫与扶贫词语相近,相互补充。综上,将农村扶贫、农村扶贫开发、农村贫困问题、农村贫困治理、农村脱贫、农村减贫等设定为检索词,将主题词、关键词、摘要分别作为检索条件,发现部分论文不符合检索词意,有些属于稿约、通知、书评、会议综述等非学术性文章,还有部分论文出现一稿多投现象。为提高研究可信度和参考价值,再次筛选文献样本。筛选标准为:(1)研究主题必须和农村贫困问题有关;(2)从法律、多维贫困等角度阐述农村扶贫困境、提出建议;(3)主要内容涵盖农村扶贫体制、机制、模式;(4)分析农村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与不足;(5)论述某主体扶贫开发参与;(6)介绍国外扶贫研究现状或对比国内外研究。最后,分析检索论文的关键词、摘要、全文,剔除重复论文后,共得到383篇样本文献,详情见表1。

表1 检索情况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科学知识图谱工具是SPSS17.0、ARCGIS10.0,以及EXCEL2010(借助SPSS和EXCEL,可快速筛选、处理词频、作者等信息,辅以描述性统计;ARCGIS能直观显示研究地区分布规律和集中趋势),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从9个维度,即文献数量、来源期刊、研究者、研究机构、研究地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资助和国际化程度,统计分析383篇文献,所需数据由阅读文献直接获取,或经筛选处理后分析得到。通过这些关键信息,可了解中国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现状、特点及问题,分析学科前沿领域、潜在研究问题和发展趋势。

二、国内农村贫困治理研究知识图谱

(一)农村贫困治理研究发文量分布

论文数量是研究成果最直观的反映,体现学界对农村扶贫研究的关注度和精力投入。按发表年份统计分类383篇样本文献,平均每年发表34.8篇,只有2006年(23篇)和2007年(24篇)发文量低于30篇。进入全面建成小康新阶段,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共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12)的通知》及相关配套政策影响,2012年发表55篇文章,达到近10年峰值。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湘西考察扶贫时首次明确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贵州省提出“六个精准”;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精准扶贫战略逐步确立,直接推动论文产量提升,见图1。

图1 发文量分布情况

(二)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来源期刊

农村扶贫研究学科交叉性极强,因此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刊种类丰富。为了解期刊种类,参照2014—2015年南京大学核心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分类和名单,对发文期刊归类,但受制于论文发表及检索滞后性,部分样本文献所属期刊已不再属于CSSCI,归为其他类别,见表2。383篇文献所属13类、172种期刊,按类别前三位是经济学、综合性社科类、高校综合性学报,刊载量分别占总文献的27.7%、25.3%和8.9%。刊载量多于3篇的期刊有22个,如表3所示,贵州社会科学、农村经济、农村经济问题和中国金融发文量领先于其他期刊。

(三)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者

此处研究者指第一作者,根据论文作者简介,统计作者性别及发文时年龄和学历状况,如表4所示。包含性别、年龄、学历信息的文献比例分别是44.1%、38.6%和41.5%。第一作者是男性的有109篇(64.5%),为女性的有60篇(36.5%)。多数研究者年龄在31~41和40~50岁,两者合计占总体的68.2%。研究者以博士研究生(42.8%)和博士(42.2%)居多,硕士及硕士研究生比重很小,仅占7.5%和1.3%。

合作著文能促进作者间交流,增强科研产出能力。合著论文著者人数与论文影响因子呈正相关,且更易被期刊接受[8]。“合作率”指一定时期内合著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直观反映合著情况。如表5所示,有作者署名文献样本共383篇,合著208篇,合著率为54.3%;其中2人合著文献占32.6%。尽管合著超过一半,但仔细分析后发现,有101篇合著文章(48.6%)作者属同一高校,且不少是师生间合作。显然,仅同单位间、师生间合作存在局限,难以推动学术成果的交融和创新。

研究者发文量,尤其是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文献数量,很大程度上体现作者在某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著者计算公式为:m≈0.749√nmax(nmax是发文最多作者的论文数,m为核心著者最低发文量)[9],从表6可知,最多作者论文数为7,m≈0.749*√55=1.98。因此,可将发表2篇及以上研究者界定为核心作者,共53位。发表3篇以上的作者为15人,共发表68篇论文,占样本总量的17.8%。综合考量主持国家级基金项目和论文被引频数,韩广富、汪三贵、庄天慧可视为农村扶贫开发研究知名学者。

表2 383篇样本所属期刊种类及比例

(四)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机构

首先,将研究机构按性质差异划分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三类,同质机构在统计中归为一类。383篇文献中,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参与比例分别为80.3%、9.2%和4.5%,如图2所示。23篇未标注机构或单位,占6.0%。其次,按照行政层级,将研究机构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国家级是由国务院或下属部门直接管辖的研究部门,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省级主要是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社科院。统计发现,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政府或科研院所参与文献比例分别为9.1%、10.4%和2.3%,如图3所示。高校很难按层级划分,故将高校、企事业单位和无机构学者发表的文献归入“其他”,占78.2%。

研究机构间互动与合作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攻关。按性质分类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合作论文共88篇,机构合著率为23%。其中,高校间、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较多,分别占5.5%和11.5%,政府部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比例仅为2.6%和0.78%。按行政层级分类,合作发文数量则非常少,共13篇,占3.4%。国家级和省级机构、国家级机构间、省级机构间合作各占1.3%、0.78%、1.3%。

表3 刊载量大于3篇的期刊

(五)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聚焦地区

针对注明省份的265篇样本文献,分析其研究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备受学者青睐,文献数依次是20、18、17、16篇。对四川省研究,集中在旅游扶贫和多维贫困约束方面;对云南和广西的研究,侧重于扶贫模式及扶贫政策减贫效应测量;对贵州的研究,主要是产业扶贫和环境脆弱性带来的返贫问题。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显著,扶贫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尽相同。如表7所示,研究西北和西南的文献较多,合计占样本总量的49.8%。

表4 研究者性别、年龄及学历情况

表5 研究者论文合著情况

表6 发表2篇以上论文作者

图2 研究机构文献比例——按性质分类

图3 研究机构文献比例——按行政层级分类

表7 研究文献数——地理大区

(六)农村贫困治理研究热点

现有研究成果集中体现研究者重点关注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领域,形成学术研究热点问题,这也是农村贫困治理实践对理论的客观需要。从研究角度和研究主题两个维度,讨论文献具体内容,满足条件的文献如表8所示,其余则计入“其他”。就研究主题而言,研究扶贫战略、机制和模式的文献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7.8%,绩效评估(8.1%)、扶贫历史回顾与反思(6.5%),金融扶贫(6.3%)次之,扶贫瞄准、贫困测量等微观环节关注较少。

从研究视角而言,针对农村贫困治理现状、困境与对策文献居多,占总量的38.1%。解读扶贫政策,论证公民、市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积极意义,探讨、测量政府在扶贫中的职责和减贫效应文献,明显多于其他主题。多维贫困、法律法规、国内外对比等文献较少。

(七)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方法

在分析样本文献基础上,将研究方法划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包括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法。根据文献数据来源,将定量研究分为二手数据法、问卷法、实地调研测量法。定性研究着重从性质上研究,研究者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参与经验等方法,依据一定理论和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暂时略去。定量研究通过统计调查法或实验法等方法,收集精确数据资料后统计分析和检验[10]。

表8 研究内容情况

从表9可知,绝大多数文献采用定性研究方法(81.2%),且文献分析法占据绝对优势(69.7%);有56篇(14.6%)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数据多来源于统计、扶贫等部门网站、公报或其他二手数据。问卷法、实地测量、“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分别占1.8%、1.3%和4.2%。

(八)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资助

就研究成果标注而言,有224(58.5%)篇论文受到资助。按基金资助主体,可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和校级,各自比例是56.7%、53.1%、18.3%、19.6%,如图4所示。在国家级基金项目中,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70篇,重点项目26篇,青年项目3篇,西部项目6篇。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篇)、国家软科学(1篇)也给予一定资助。按受助基金项目数量划分,单项资助有128篇,其中58篇属于国家级资助,占受单项资助论文的45.3%;多项资助96篇,包括多项同类基金和多项多类基金。其中,多项同类资助中主要为多个省部级基金资助(50%),多项多类资助中基金项目来源多元化,国家级基金项目参与率较高,如图5所示。图中A、B、C、D分别代表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校级资助,如A+A表示多个国家级项目资助。

表9 样本文献研究方法统计

图4 各类资助比例

(九)农村贫困治理研究国际化程度

图5 多项资助情况及比例

从4个维度评估国际化程度:中外作者合著或中外研究机构合著水平、国外基金支持力度、主要研究内容是国外情况介绍或中外对比及引用外文文献数。

如表10所示,前三者各自占样本文献比例均不足3%。其中,中外学者或机构合著情形极少,研究成果也未能得到中外联合资金支持。引用外文文献,主要是指作者曾借鉴国外学者发表于期刊、著作中的理论或观点佐证自身论点。整理后发现,有188篇文献引用外文,占全部文献的49.1%。外文引用率不足一半,且多数论文的外文引用数量较少,如图6所示。

表10 国际化程度分析

图6 引用外文数量情况

三、农村贫困治理研究特点与问题

(一)国内农村贫困治理研究特点

1.发文量呈上升态势。从2006年到2016年上半年,发文量依次是23、24、34、36、35、30、55、31、37、48、30篇。平均每年发表34.8篇,仅2006年和2007年发文量低于30篇。2006—2009年、2011—2012年、2013—2015年,文献数量均处于上升阶段,仅在2009—2010年略微下降。具体而言,文献数量增长虽偶有反复,但总体稳步上升。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稳步推进,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仍是当下社会科学研究热点论题之一。

2.期刊种类、来源多样化。期刊论文数量既能反映刊物发文取向和偏好,也可推断出期刊对特定研究领域的支持力度。检索结果显示:刊载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的期刊数量较多,共172种。同时,期刊种类多,包括经济学、综合性社科、高校综合、政治学、管理学、民族学与文化学、人口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其中,发文量高于3篇的期刊有22种,有12种是省级研究所、学会或高校主办。

3.研究者呈现“四化”特征。研究者的“四化”特征,即男性化、青年化、高学历化与独立化。换言之,第一作者多为男性(64.5%),男女比例约为1.8:1;青年作者占大多数,研究者均在20岁以上,集中在31~50岁,其中31~40岁占37.6%,41~50岁占30.4%;研究者学历普遍较高,68位研究者是博士研究生,67位是博士学历,硕士及硕士研究生比重很小,仅占7.5%和1.3%;合作程度较低,总体合著率为54.3%,其中2人合著文献占32.6%,且同校合著情况较多;发表3篇以上的作者15人,共发表68篇论文,占样本总量的17.8%,表明该研究领域作者较分散,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4.高校是主要研究机构,并多与科研院所合作。在383篇文献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参与比例分别是80.3%、9.2%和4.5%,其他为作者未标注机构或单位文献,占6%。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发表文献多,占样本11.5%,其次是高等院校间合作(5.5%)。按行政层级划分时,国家级和省级机构各占9.1%和10.4%,市县级仅占2.3%,国家级和省级机构合作是主要合作形式。

5.研究对象地域性较强,西部地区最受关注。样本中有265篇文献明确针对某省份或地区,即近69%研究具有明显地域性。不同地理区域受关注程度差异明显,西北和西南地区最受学者青睐,各占26%和23.8%,数量远超华中(14.3%)、华南(12.5%)、华北(11.3%)、东北(7.2%)及东南(4.9%)地区。按省份划分,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文献最多,基本属于西南地区。从内容而言,对西北、西南地区的研究包括生计空间、社会资本、扶贫模式、精准扶贫等。受制于环境脆弱性,面临多维约束,致贫返贫现象严重。针对这些地区的研究基础较好,因此受到更多关注。

6.研究内容涵盖多领域、多问题、多角度。首先,研究内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经济、法律、政治等。其次,研究问题涉及面广,既包括传统扶贫战略下的农村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扶贫手段,也深化了当前逐步实施的精准扶贫思想体系。不仅从贫困测量、扶贫瞄准等微观视角研究农村贫困治理机制,还从宏观上探讨扶贫战略、治理体系、运作模式的困境与出路。再次,研究视角丰富多样,以现状、困境与对策最多(38.1%),多维贫困、法律法规、国内外对比等文献较少。

7.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定量研究较少。样本中有311篇文献采用定性研究方法(81.2%),其中268篇(69.7%)运用文献分析法。56篇(14.6%)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数据多来源于统计、扶贫等部门网站、公报或其他二手数据。问卷法、实地测量、“定性+定量研究”数量较少,分别占1.8%、1.3%和4.2%。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较单一,一手数据获取困难。

8.资助力度逐年增大,国家级基金参与度最高。科研数量、水平提升离不开学术资金支持。能否获得基金资助不仅反映学术研究背景和质量,也代表一个领域内的新动向、新趋势[11]。基金项目资助在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领域中作用越来越大,受资助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如图7所示。其中,国家级基金资助力度最强(56.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6篇,青年项目3篇,西部项目6篇,一般项目70篇。

图7 年份—资助情况

9.总体国际化程度较低。国际合作程度加深,有助于推动学科发展、拓展本土研究视野,反映了国际社会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图8显示2006—2016年引用外文数量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外文引用文献占49.1%,但数量多在3篇以下。从中外作者或机构合著、国外基金资助、研究内容主要是介绍国外或中外对比角度而言,国际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图8 年份—引用外文情况

(二)国内农村贫困治理研究不足

1.来源期刊分布不均衡。来源期刊虽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但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综合性社科和高校综合性社科类,三者比重合计达62%,社会学、环境科学、人口学等期刊支持力度较小。此外,共有172种期刊刊载相关论文,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仅有5种期刊,即使将标准降低为3篇,也只有22种期刊,仅占总体数量的12.8%。可见,无论以期刊种类,还是期刊发文量衡量,期刊对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的支持力度较低。

2.研究者合作、交流较少,研究缺乏持续性。首先,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领域学科融合性较强,研究者可能来自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人口学、民族学、文化学等领域。一方面,学者更青睐和学科背景相似的同单位人员或师生间展开2人及以上合作研究;另一方面,发表3篇论文以上学者仅15人。说明研究者跨单位、跨学科合作较少,很多学者在农村扶贫领域关注不够持久,研究缺乏持续性。贫困和扶贫是动态发展过程,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是一个复杂社会问题,仅从某一视角剖析成因、阐述对策,难以全面揭示贫困内在机理及其治理。因此,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开展研究,才能有助于丰富、创新学术成果。

3.研究主体单一,机构间合作程度不高。从性质上划分,高校(81.2%)是我国农村扶贫研究主力,科研院所(14.6%)占有一定比重,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文献较少。政府参与度较低,不仅增加实地调研难度,也阻碍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按行政等级划分,国家级、省部级机构是重要支柱,地厅级及以下地方机构则参与较少。实际上,地方在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中有其独特优势,没有基层政府的配合与协助,贫困户和扶持项目间将出现断层。扶贫离不开贫困农户的有效参与,离开农民主体性及其需求偏好,政府为农民提供的公共物品就可能无效。研究机构间合作率偏低(22.7%),合作形式以高校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主。

4.研究区域失衡,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受关注不够。样本中有265篇文章明确标明研究省份和地区,研究内容地域性很强,但不同地理区域受关注程度差异很大,西南、西北地区脆弱的自然环境和相对落后的产业基础,使该地区受关注度最高,并以贫困脆弱性和生计资本、生计空间为研究特色。相对而言,学界对皖西山区、苏北、东北贫困地区关注不够。研究区域存在失衡现象,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受关注不够。尽管新时期我国以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但当前学界仍热衷于研究武夷山片区,缺乏对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地区关注。

5.研究视角宏观,精准扶贫亟需深入。从研究内容而言,扶贫开发战略、机制和模式研究较多,贫困识别、贫困帮扶、项目考核等微观问题研究较少。从研究角度而言,论文多为三类:政策解读、现状、困境与对策、地方实践经验。这三类论文“宏观叙事”成分偏多,易脱离具体问题泛泛而谈。论文布局模式过于僵化,对策相似,未能根据扶贫对象需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新时期贫困区域虽有集中趋势,但分散程度依然很高,以往同质化、单一化扶贫手段难以应对个体化贫困,传统粗放型扶贫战略正被精准扶贫取代。目前学界精准扶贫研究尚存盲点,如精准扶贫规范化、法制化,城市精准扶贫,精神贫困测度与帮扶,农户、企业、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参与精准扶贫及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和考核等。

6.实证研究不足,并缺少一手数据。我国农村扶贫研究以定性研究(81.1%)为主,实证或定量研究方法欠缺。在56篇实证研究中,运用二手数据的论文多达78.6%。定性研究在诠释理论内涵、拓宽思维方面有独特优势,实证研究凭借证明力强、可重复等优势,越来越为社会科学领域接受。分析样本可知,相关概念探讨、主要问题描述及对策研究,或综述地方扶贫经验仍为主流,概念界定和问题描述,仅属于初级和中级阶段,变量分析则属于较高层次,可反映该主题研究成熟度。因此,如何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提升研究水平,是当前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7.基金资助力度仍要加强。基金项目对研究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强,研究资金的提供和接受程度存在很大差别。资金提供主体主要是国家级部门和省级基金项目,基本无地厅级资助项目,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和国家级机构。市县级机关和科研机构未得到足够资金支持。在国家级和省级部门提供资金,各级科研院、高等院校主攻科研模式下,其他主体对研究支持力度不足,提升科研质量及指导实践价值面临挑战。受资助论文占总体样本的58.5%,主要原因在于样本文献选自高质量期刊,若把样本收集范围扩大至普通期刊,受资助论文比例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因此这一数据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有待深入研究。

8.国际化程度偏低。总体上,我国农村扶贫研究领域国际合作程度偏低。中外学者或中外科研究机构合著、介绍国外现状与中外对比、中外基金合作文献寥寥无几。尽管49.1%论文引用外文文献,但引用数量基本在3篇以内,且本文的样本收集范围会对引用外文比例产生较大影响。这表明多数研究者仅参考本国研究文献,汲取国内优秀科研成果展开研究。虽重视独特“中国问题”应立足本国农村实际,但不少问题已成为国际性普遍问题。因此,应借鉴学习国外优秀研究成果,如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多维贫困等。

四、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进路研判

1.加大期刊支持力度,数量与质量并重。期刊是研究成果的物质载体,是研究者学术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鼓励现有期刊设立农村贫困治理专栏,为研究者交流观点、读者获取知识提供多平台。引导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人口学等其他类型期刊,支持农村扶贫研究论文发表。

2.拓展学术交流,增强研究可持续性。仅从某一学科视角开展农村贫困治理与政策研究,不具长期性和整体性,易分散研究成果。农村贫困研究发展离不开学科支持,学者应求同存异,借鉴其他学科优势,促进知识融合与创新,从形式参与走向实质合作。完善教育体系,拓宽研究视野、培养复合性研究人才。此外,研究者应不断提高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专注于扶贫理论与实践,深刻认知贫困发展规律和特性。

3.鼓励其他主体参与研究,加强合作交流。我国贫困治理正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新格局,社会扶贫特别是社会组织扶贫,以专业精神、机动灵活性创新性等优势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2]。社会各主体参与农村扶贫研究,为提升研究质量提供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在了解扶贫主体多元化同时,鼓励研究者合作申请资助项目,加强研究机构间的交流互动。政府部门紧贴现实问题、熟识扶贫政策,易获取一手资料;高校在知识和人才储备上具有显著优势;科研机构和企业更擅长信息管理,较其他主体而言更具独立性、专业性。各研究机构和研究主体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4.关注贫困区域变化,促进各地区研究均衡。贫困具有动态性,可借助全国贫困信息数据库和GIS空间监测技术,密切关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动态变化。首先,要继续保持对农村扶贫研究的区域敏感度,推动扶贫工作和扶贫研究“精准化”。同时,学界应全面关注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及日益凸显的个体化贫困问题。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时期,致贫原因多样、返贫现象叠生、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问题不仅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其他贫困地区也面临类似困境。学术研究应与时俱进、点面结合,关注各地区扶贫状况。

5.创新研究方式,拓展研究视角。贫困治理是一个多学科互相联系、交错融合的研究领域,应从多方面拓展和深化农村扶贫研究。首先,应鼓励和推动多学科、多学派的对话与融合。如地理学和资源环境科学,可协助落后地区科学规划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为实现可持续脱贫提供智力支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表达与分析能力,迅速、准确、动态地获取资源环境信息,直观展示贫困人口分布与地理要素间关系,为贫困瞄准和人口识别提供技术支撑;信息管理科学能为贫困者建档立卡,为实施“进退有序”的精确管理提供便利条件等。其次,创新研究角度,重视贫困农户主体性和积极性,尊重乡土文化。最后,深入探讨我国农村扶贫研究内在机理、理论和现实来源、具体操作等问题。

6.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可使结论更具说服力,减少单一化研究弊端。因此,农村扶贫研究在关注逻辑思辨和理论推导等定性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问卷、访谈等定量和实证方法的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为论点提供数据支持,使结论更准确、客观。目前数据信度和效力多依靠面板数据保障,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摒弃长期以来的静态研究范式,通力合作,建立共享数据库,为开展实地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提供便利。

7.加强研究资助,重视地方机构作用。保持对农村扶贫研究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高等院校和地方机构支持力度。首先,鼓励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公共管理者参与研究,推动理论与问题相结合。其次,各研究主体应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提高申请项目资助实力。再次,继续加大国家社科基金引导作用,在向科研实力强的机构投放资金的同时适当向西部社科工作者倾斜。最后,发挥市场作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允许并鼓励企业及其他社会机构通过市场手段购买研究成果。

8.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推动本国学术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获得国际基金项目和国际机构支持,不仅能够拓宽资助渠道,也有利于扩大国际影响力。社会排斥理论有助于理解规模排斥、区域排斥、对贫困群体的恶意排斥和过失排斥给扶贫带来的负面作用[13],多维贫困理论、资产建设理论等国外学术成果,对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具有借鉴意义。应完善科研成果质量评价机制,将研究成果国际影响作为评价标准之一,鼓励学者积极开展海外学术交流活动;建立海外学术交流网络,提供出国交流机会;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学者申请、参与跨国项目。

猜你喜欢
全文
全文中文摘要
全文中文摘要
青年,行动力和未来
青年再造
发现“西方中医”
雄安新区:三个小县的大未来
政策
反腐
人事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