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丽娜,哈力君,汤 波,倪晓莉
(1.西安交通大学,西安 710049;2.宁夏医科大学,银川 750004; 3.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吴忠 751100)
在全球范围内,自杀被认为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 2014年公布数据每年大约有80万人自杀。自杀是我国15~34岁人群死亡的首位死亡原因,占此年龄段所有死亡人数的19%,且女性的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1]。有研究显示,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是一般人群的2~4倍[2]。美国2014年的一份报告称,估计有10.8万名全日制大学生试图自杀[3]。大学生一旦遇到不利的生活条件,紧张的校园氛围和心理压力超过了他们的应对水平,就容易出现极端的反应,例如自杀行为很可能会发生。也有学者指出,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受挫、人际失调、经济贫困等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4]。自杀意念形成于自杀行为之前,是指一个人想要自杀,甚至有具体的自杀安排和计划,但还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自杀意念是自杀死亡的强危险因素[5]。自杀意念是导致自杀死亡的强烈危险因素。有研究结果表明,人格是影响自杀意念的重要因素[6-7]。了解宁夏回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自杀意念间的相关关系,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少数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及参考。
表1 不同性别有无自杀意念者NEO-FFI、CSES总分的比较
1.1一般资料 从宁夏高校中选取银川市主要大学区域西夏区、兴庆区两地高校中3所大学的回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800名回族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大一300人(37.5%),大二300人(37.5%),大三200人(25.0%),收回有效问卷725份,其中男310人(42.76%),女415人(57.24%),年龄17~25岁。
1.2方法 由心理学专业或心理咨询的教师及研究生经统一培训后考核通过确定为工作人员。按年级组织学生统一在同一时间进行调查,调查前告知问卷调查的目的和内容,争得学生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实施。调查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调查对象独立填写问卷所有内容,约15 min,问卷调查完毕后,调查员当场核对问卷数目等。本次调查涉及的工具包括:(1)简版大五人格测验(NEO-FFI):由张建新等人通过修订Costa和McCrae的人格五因素简版编制而成。该问卷包括情绪性/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谨慎性5个维度,该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0.75~0.89。(2)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8]:由夏朝云等编制,量表重测信度为0.86,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分半信度为0.824。包括绝望、乐观、睡眠、掩饰4个因子。绝望、乐观、睡眠三者得分相加为自杀意念总分,总分大于或等于12分为有自杀意念者,掩饰因子大于或等于4分判为测量不可靠,量表总分越高,自杀意念越强。(3)核心自我评价问卷 (CSES)[9]:本量表是单维度自评量表,共10个项目,采用五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被测者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也越高。
1.3统计学处理 去除填写不完整的无效问卷,将有效问卷用Epidata3.1双录入,匹配问卷结果,减少误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有无自杀意念为二分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不同性别有无自杀意念者人格及核心自我评价的比较 男性无自杀意念者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谨慎性维度得分均高于有自杀意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无自杀意念者外向性、开放性和谨慎性均高于有自杀意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有无自杀意念宜人性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无自杀意念者CSES总分高于有自杀意念者(P<0.01),见表1。
2.2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分析 以有无自杀意念为因变量,以是否独生子女、居住地、所在年级、是否贫困生、大学所学专业类型、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您的家庭类型、神经质、外向型、开放性、顺同性、严谨性、核心自我评价分别作为自变量,放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α=0.05,剔除标准β=0.01)。结果显示,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对所学专业的基本满意、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CSES总分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P<0.05),其中CSES总分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神经质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P<0.01),见表2。对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放入以有无自杀意念为因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α=0.05,提出标准P≥0.01的标准下)。结果显示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对所学专业基本满意、CSES总分、外向性是自杀意念发生的保护因素,其中对所学专业基本满意对自杀意念影响作用相对最大,神经质是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3。
表2 影响自杀意念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影响自杀意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关于自杀的众多理论模型中,人格是自杀意念及其行为产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0]。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无自杀意念者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谨慎性维度得分均高于有自杀意念者。女性无自杀意念者外向性、开放性和谨慎性均高于有自杀意念者。不同性别无自杀意念者CSES总分高于有自杀意念者。这可能与地区、生活习惯、传统文化等有关[11]。有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强烈的心理痛苦有着间接保护作用[12],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宁夏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他们也能积极学习和吸收儒家文化[13]。我国实行民族互助政策,民族互助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所有方面,这是中国民族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些与回族学生人格与自杀意念可能存在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自杀意念有影响作用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的综合,对自杀意念起到保护作用的因素包括: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对所学专业基本满意、CSES总分。CSES总分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价值观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和估计,是一种总体自我评价。IOANNIS等[14]认为高核心自我评价者拥有积极的情绪和(或)对他们的生活感到满意,同时也更好地调节身体健康。这可能是高核心自我评价者较少有自杀意念的原因。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对所学专业基本满意对自杀意念起到保护作用,这与朱军成等[15]研究相似,其认为自杀意念与职业认同负相关,职业认同对自杀意念具有更好的预测效应。
外向性是自杀意念发生的保护因素,这与刘国华等[6]研究结果一致,外向性者善于交际,社会支持系统强,相应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多,自杀意念频率较低。神经质是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宏生等[16]研究认为:人格是自杀意念的基础性因素,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人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其对自杀意念间接作用总和要比直接作用大,神经质倾向者对事物常常采用过激的应对方式,由此导致许多一般人不以为是的小事在神经质倾向者成为造成心理压力的负性事件,加之神经质倾向的人更容易产生对生活的无望以致出现自杀意念。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回族大学生自杀意念者人格特征与神经质均为主要因素,对于大学生有无自杀意念在人格上的差异,可以作为预测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