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依曼 在仰望中追随

2018-09-22 11:37
中国工人 2018年9期
关键词:老支书大发坚守岗位

张依曼来自贵州,是贵州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师。为了了解时代楷模黄大发的故事,她走进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的草王坝村,走近黄大发,并成为第一个外村人走完9400米大发渠的女生。

在大发渠经受了人生灵魂的洗礼后,张依曼将大发渠的故事和黄大发坚守与实干的精神带到课堂,带到工作岗位上,不断激励自己坚守岗位,蓄力奋斗。

在贵州,有这样一位老人,在耄耋之年成为了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201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代楷模。在北京出席全国表彰大会时,习近平总书记热情地牵起他的手,请他和自己坐到一块儿。

这位老人身上到底有着一个怎样的故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的草王坝村,走近了这位老人—黄大发。

在那里,我看到悬崖峭壁上镶嵌着一条犹如天河般的水渠。攀上悬崖,刚走几步,我就心慌气短,这里是高800米,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悬崖。大家都劝我不要再走了。这时,黄老支书在悬崖绝壁上凿渠的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前辈们修出来的水渠,我连走过去都不敢吗”?于是,我毅然前行,成为了第一个外村人走完9400米长渠的女生。

过去的草王坝,不通公路也不通电,滴水贵如油,人畜饮水全靠村里一个从土坑里刨出来的“水凼凼”,村民只能靠天吃饭,穷的无可奈何。1959年,23岁的黄大发当选为村支书,他立下铮铮誓言:“让村里通水,让乡亲们吃上大米饭!”可是,他们不懂技术也没有经验,修修补补十余载,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山上的那道废渠,也成了黄大发心头最痛的一道疤。

1989年,已经53岁的黄大发主动申请到枫香水利站跟班学习。3年后,他回乡动员修渠,村民们却说:“你要能把水引过来,我用手心煮饭给你吃。”面对质疑,黄大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绝壁凿渠,修不好,我拿命来换!”

就这样他每天起早摸黑,翻山越岭,一趟一趟背回了炸药、钢钎等修渠材料。他总是第一个系上绳子滑向悬崖,第一个靠近哑炮……硬生生地用双手和钢钎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渠。竣工通水那天,村民们杀猪宰羊,鞭炮齐鸣,就在大家庆祝的时候,黄老支书却躲在角落里,悄悄地哭了。为了修渠,他失去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孙子。36年了,36年的艰辛、36年的酸甜苦辣,没人能懂,除了他自己。

“一辈子,一件事”的坚守与实干,为一个时代镌刻了光荣与梦想。在大发渠,我经受了人生灵魂的洗礼。在课堂上,每当学生抱怨作业太多,要求太严时,我就给他们讲大发渠的故事;在舞蹈训练中,每当累到不能自已,想要放弃时,黄老支书36年坚守的形象就浮现在眼前,给我无穷的力量。激励我坚守岗位,奋斗不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我相信,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途中,所有人都在路上。

逐梦,你我同行,圆梦,只争朝夕!

猜你喜欢
老支书大发坚守岗位
乡村老支书
秘密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阶段有效带动干部率先垂范坚守岗位的行业工匠精神
最美敬业福,致敬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消防员!
流行语
最后一次机会
举报信
电风扇
好处费
不是我少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