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红
近年来,重庆市璧山区在学习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幸福观”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和研究了“经济发展为什么”的问题,在产城融合的基础上,依托“民生优先、幸福导向”理念,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萌发了建设“一生之城”的构想。五年以来,璧山区从初步提出构想到发展蓝图逐渐清晰,从理念深化到创新实践,从政府倡导到百姓认同,从上级牵引到各地精准实施,“一生之城”建设成效显著。
一、何谓“一生之城”
“一生之城”是指为居住者提供可一生居住的全部生活需要,特别是能够满足人一生中各个重要人生节点需要的城市。20世纪初,世界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极端”形态:一是“紧凑型”,其特点是城市配套很完善,但建筑密度大,高楼林立,居住舒适度差,容易给人造成紧张感和压迫感;另一种是“离散型”,其特点是远离大城市,亲近大自然,建筑密度低,居住较舒适,但城市配套设施极不完善,缺乏都市生活气息,难以固定居住,容易使人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规划师罗伯特·西蒙决心为居民建设一个终身居所:一个没有“紧凑型”和“离散型”城市弊端却兼具二者优点的城市——既具田园风光、良好生态,又有现代城市各种功能,适合“终身居住”的城市。在其建设之初就提出“为居住者提供一生居住所需”的理念目标,在环境配置、社区配套上赋予其可“自我成长”的特质,以满足居住者不同生活阶段不断变化的需求[1]。这是“一生之城”理念的雏形。
我国在城市发展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一方面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越来越不宜居,资源短缺、道路拥堵、生态恶化;另一方面建在远郊的各类“别墅”、“高档社区”环境优美,但生活不便,大都变成“睡城”、“卧城”甚至“鬼城”。这种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于是,青岛、成都、重庆等地陆续开始探索“一生之城”的建设。
重庆市璧山区在习近平总书记“幸福观”的引领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倾力打造“一生之城”,围绕人生各个重要节点进行高标准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民众的幸福感。
二、“一生之城”是“幸福观”在璧山的实践
为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璧山区制定了“一生之城”发展计划,提出要完善“孩子出生、教育、就业、居住、看病、购物、娱乐、健身、养老、殡葬”10个重要人生节点的一批精准公共服务项目,以满足人民群众各个人生节点的多方面需要[2]。早在2013年,璧山区政府就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行动纲领,每年对年度目标进行责任分解,将“一生之城”建设精细化、具体化。
(一)建设指标由民做主
民唯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幸福感[3]。因此,璧山区坚持民生实事项目不再由政府唱“独角戏”,而是通过更加民主的方式,让民生项目从确定、落实到最终“开花结果”的过程更接地气,从政府“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通过多次民意调查,让人民群众自己选出自己关心的指标,真正让民众“下单点菜”,初步确定民生建设指标。然后,广泛借鉴国内外经验,多次修改评选,最终确定璧山区“一生之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政府各部门、镇街每年根据职责职能,制定客观指标目标分解和工作推进计划,列出任务清单、施工图、时间表,用“干部对账”倒逼改革举措落地,年底由区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测算当年完成情况。主观指标的考评,则主要通过民意问卷调查,了解民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并且,每年动态调整民生实事“清单”,把一批群众重点关心的“民生热点”纳入民生实事实施范畴,努力把群众的期盼变成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二)精心调适发展与生态的平衡
以前的璧山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弱县,主要产业为作坊式制鞋、摩托车配件等低端产业。为做大经济体量,曾一度放任低端加工业“遍地开花”,甚至对小钢铁厂、小电镀厂、小水泥厂也来者不拒。低端产业的“野蛮”生长,不断恶化城市生态,城镇空气污浊、污水横流,贯穿璧山城区及乡镇的璧南河腥臭难闻,水质呈劣Ⅴ类,成为璧山一大“公害”。与此同时,城市建设落后、街道拥挤脏乱、商贸气息不足、社会服务平台较少,糟糕的发展状况导致大批居民到外地打工安家。从2009年发展开始,深陷野蛮生长“恶循环”的璧山逐渐意识到,只有转变路径,才能实现发展。
1.坚决推行“铁腕治污”。横贯璧山区全境的璧南河,是丈量璧山区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标尺。当地政府把璧南河整治作为解民忧、聚民心的首选工程。2010年,璧山率先在全国推行“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水、治水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河段长制,对璧南河进行综合治理。每个单位承包一段河长,单位主要领导任河段长,并组织本单位职工认真清理工业、养殖业污染源,监督生活污水排放。每个区领导负责几个河段,称总河段长,每月检测入段口和出段口水质并在报社、电视台公布,出现明显水质问题的河段长和总河段长将被坚决问责。其次,在工程技术上,采取“河内清淤、河外截污、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中小河流治理模式,陆续关停污染工业企业与污染养殖场,并建立起全域覆盖、高门槛的环保准入机制和“一票否决”的政府防污考核机制。以璧南河治理为模板,对境内剩余河流全部成功治理。通过一系列铁腕治污措施,2010年至2016年,璧山区累计关停污染源1137个。其中,工业污染源593个,养殖等其他污染源544个,年产值最高的达19亿元;规范整治污染源2890个,其中,工业污染源1149个,养殖、餐饮等其他污染源1741个。为此,璧山区先后损失了100亿的地区生产总值,但三年之后换回来了1000亿的工业产值。
2.大力推进深绿城市建设。“深绿城市”这一概念起源于瑞典,是相对于“中绿”和“浅绿”而言的一种城市发展理念。第一阶段,即“景区化城市=浅绿城市”。2009年,璧山城区公共绿地面积只有12万平方米,近年来通过新建公园、拆围墙建绿化带、推行立体绿化等措施,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900万平方米,增长100多倍。现在穿梭在璧山城区,感觉“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第一步浅绿城市已经做到。第二阶段,即“浅绿城市+环境保护=中绿城市”。采取污染零容忍态度,坚决关闭所有污染企业,经过3年多的努力,璧山区现已进入中绿城市阶段。第三阶段,即“中绿城市+低碳循环经济=深绿城市”。首先,坚持产城融合理念,按照20分钟步行半径规划设计民众的工作生活,步行20分钟有工业园区、居民居住点、生活超市、学校、医院,尽量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其次,坚持城市生物品种多样性。城区树木禁止打农药,植物长虫可以为栖息的鸟类提供“伙食”,鸟类的粪便又能促进微生物生长,进而为植物提供肥料,从而形成生态循环,目前璧山区植物品种已经达到2700多种,吸引了众多鸟类栖息。再次,对水的珍惜和利用。由于工程性缺水,为此,璧山区每年大量修建水庫,低洼地方绝不填平,通过扎坝拦水,现已累计修建水库20余个,成功创建市级“海绵城市”。拦截下来未经处理的水成为中水,用作城市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并且规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有办公用房除皮肤接触及饮用水外必须用中水,道路消防、市政环卫、园林浇灌、景观用水、河流补水等都必须用中水,目前中水回用率已达50%,既节约成本,又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寻求幸福与发展的平衡
为使璧山区的发展成为为人民谋幸福的发展,在“一生之城”建设中,璧山区政府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不欠社会协调发展的账,每年都将6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从“孩子出生、教育、就业、居住、看病、购物、娱乐、健身、养老、殡葬”十个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当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让他们共享发展红利。
1.医疗环节。按照三级保健院标准建设区妇幼保健院,不仅提供一流软硬件服务,还有婚前婚后的免费健康检查、产前免费生育知识培训、产后医生免费上门服务,让小宝宝“生”在璧山很幸福。另外,区人民医院与重医附一院合作办医,269个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让璧山区百姓“大病不出城,小病不出村”。
2.教育环节。璧山区坚持将每年财政支出的五分之一用于教育。建有全市一流硬件水平的蓝宝特國际双语幼儿园和新加坡伊顿国际幼儿园,以国际视野的高端学前教育服务让璧山幼儿“赢”在起跑线上。另外,区实验小学与重庆市巴蜀小学“牵手互助”合作,璧山中学与重庆一中联盟办学,通过师资交流、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当地教学质量。
3.就业环节。璧山区已建立并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统筹城乡整体推进,大力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038人,完成目标任务18000人的139.1%。工业园区遵循“产城融合”理念,按照“20分钟步行半径”标准布局园区的生活服务设施,实现生产、生活、学习无缝对接,产业职工“一出工厂即入城市”。同时,实施“三年千人引才计划”,面向国内外引进研究生、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才1310名,为人才发挥更大作用搭建更好舞台。
4.购物娱乐健身环节。一是以秀湖公园为核心,整合天安综合体、秀湖水街、南门唐城等环秀湖商圈,让老百姓购物更方便。二是在文化娱乐服务上,建有大型文化艺术中心,包括高端影院、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定期为市民免费上演文化节目。同时,致力打造无线城市,建成WLAN热点213个、AP2837个,实现城区公园、商圈、步行街等重要公众区域全覆盖及部分镇街公众区域重点覆盖,让市民无线上网更加畅通。三是为扎实推动全民健身、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在11个社区建起群众家门口的“免费健身房”,不仅配备有专业健身器材,还有专人进行健身指导,环境和服务堪比城区健身房。
5.养老终老环节。集医疗和养老于一体、拥有全国一流水准的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已在璧山建成使用,围绕其为核心打造的10平方公里集“生态、生活、生趣”为一体的翰林山庄养生文化村,也在重点发展“银发产业”,建设一批针对老年人的超市、医院、餐厅、公园等精准服务项目,为璧山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亮色。其次,借鉴“上海福寿园”建设理念,新建公墓融入园林、雕塑、文化元素,实现墓园与公园融合,使其成为既是祭祖祈福的陵园,又是传统文化探寻、人文纪念的主题文化公园,为璧山民众提供高端殡葬服务,为人生链条的最后一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璧山区“一生之城”的启示
璧山区“一生之城”的实践探索,不仅使当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大大提高,而且也带来了一些启示。
(一)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一生之城”建设要突出人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以民为本”的思想要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中国居民的收入已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本地统计,都暗示着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增长对国民幸福提升作用逐步减弱的阶段[4]。所以,“以民为本”的理念,首先要把城市发展从以经济发展为主到以人的幸福发展为主进行转变,全面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其次,城市建设要围绕“人”展开。人民群众既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实施者,也是直接的服务对象[5]。他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等。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为推进“一生之城”建设,璧山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民众的需求为导向,努力提高公共服务的充足度、普惠度、便利度和均衡度,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让璧山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二)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
“一生之城”建设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国内外环境经济学者和幸福经济学者的研究早已发现,污染通过刺激居民的感官,危害居民的健康,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等渠道影响居民的主观幸福感[6]。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经济上去了,但环境污染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城市建设要遵循生态文明思想,首先要树立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发展融为一体的理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依存,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各个方面,以环境优化带动经济发展[7]。其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以环境聚产业、以宜居促宜业,推动生态、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近年来,璧山区始终坚持“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城”、“水城”和“古城”,激活沉睡的“生态资本”,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民生幸福协同发展的深绿型生态化的“一生之城”路,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多项全国性荣誉。
(三)体现了“奋斗幸福观”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建设幸福城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一是要正方向,维护核心铸就忠诚。奋斗要有方向,奋斗的路上要有领路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确保城市发展的道路不迷失方向,奋斗不犯“颠覆性错误”。二要勇担当,满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斗志[8]。城市发展的改革进入攻坚期,深度、力度和难度前所未有,党员干部必须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创新,谋求更大发展。三要重根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党员干部所有的奋斗,就是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四要强意志,保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不懈韧劲。改革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绝不能朝令夕改,半途而废;要脚踏实地,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利长远的好事[9]。“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璧山区从一个农业小县城到“城郊型”发展,到“工业强县”“产城融合”,再到两年翻身五年大变样的“一生之城”,靠的就是奋斗。为把生态深绿型“一生之城”发展的决心贯彻下去,璧山区不惜重金铁腕治污,从全国各地引进植被,努力扩建公共服务设施,列出任务清单与时间表,用“干部对账”制度倒逼改革举措落地,一步一个脚印,将美丽愿景奋斗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让更多璧山人拥有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方和荣.厦门经济特区发展转型的路径思考[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4):8-12.
[2]李文勇.以创新举措推进绿色发展[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6(12):37-38.
[3]马宝成,安森东.全面深化改革:三年的伟大实践与历史性变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 (4):11-19.
[4]孙计领.“新常态”下政府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基于民生满意度视角[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4):1-10.
[5]张文忠.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框架[J].地理研究,2016(2):205-213.
[6]黄永明,何凌云.城市化、环境污染与居民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13(12):82-93.
[7]江远华.重庆璧山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J].北方经贸,2015(8):90+103.
[8]幸福观引领下的地方治理—对“幸福江阴”建设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1(9):118-119.
[9]周绍杰,王洪川,苏杨.中国人如何能有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基于中国民生指数调查[J].管理世界,2015(6):8-21.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粟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