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师芳
古人云:“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官德是各级领导干部从政、执政之基。对领导干部来说,应当是“德不厚者不可为官。”当前,党中央提出了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为民、爱民的品德教育,把领导干部的“德”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也对领导干部的官德提出了更严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对广大领导干部来说,如何维护、提升自己的官德水准,强化、打牢执政为民的基础,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值得我們深思和研究。
一、官德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
何谓官德?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官德就是为官从政的职业道德。具体而言,官德是领导干部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素质、品行修养、节操伦理,是一个领导干部政治品德、思想作风的综合反映,也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的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做人之魂。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官德之于领导干部的重要性。领导干部执掌或负责一个区域、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运行发展,肩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殷切期盼,其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更是关乎人民群众的心理感受,其地位特殊、意义重大。同时,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对社会价值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对社会公德具有不可消解的示范功能。因此,领导干部的官德直接影响一区域之形象、一行业之口碑、一群体之声誉。
自古以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以德修身、以德执政。立德是做人之本、官德是为政之基,已经被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所认识和倡导。同时,古人把“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禄之不厚,而患知之不博”作为评判为官从政的道德价值标准,更是强调“百行德为先”。《左传》更是提出了“德乃国家之基”的观点,把优良的品行道德作为建国、立国的根基。同时,《左传》还提出了“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荀子云:“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这就是“治大国者先治吏”“吏治则国治”内涵的深刻体现。官德已经上升到关乎一国之繁荣衰败的重要标准,足见官德价值的重要性。
官德是德政的基础,德政是官德的体现。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官德的时代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爱民。因此,领导干部坚守、提升官德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是时代前进发展的现实诉求,更是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必然需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肩负引领社会道德发展方向,自我提高从政履职的职业道德,切实做到加强官德修养,巩固为官从政之基。
二、领导干部官德失范的危害
(一)官德失范难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为人民服务是对我国各级领导干部从政、执政最朴实的要求。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需要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挂念群众,在行为上关心群众,在工作中服务群众,以崇高的职业道德指导自己的行为举止,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识指导行为。官德失范难以产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当然就更谈不上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了。一些领导干部官德严重缺失缺位,在心底里盘算的是自己的利益,在工作上算计的是个人的得失,在权力上解决的是私人困难,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置之不顾。
(二)官德失范不可能保持清正廉洁的意识
健康的官德是各级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内心防线。官员道德教育建设是引导广大领导干部遵守社会行为准则、恪守共产党人高尚品格的重要渠道。历史上的良臣名吏都具有高尚的为官道德,如包拯、海瑞、林则徐等,都是当今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各级领导干部掌握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是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如果官德失范,必然会脱离清正廉洁的轨道,在腐败之路上越走越远。
(三)官德失范无法具备公平公正的意识
《官箴》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依靠规章制度来保证和维护,公平公正是官员从政、执政的灵魂。在公平公正的意识环境下,社会秩序、经济活动、人际交往、资源要素能够顺畅通达,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和安居乐业的家国情景。由于各级领导干部既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不可避免会存在个人决断和裁定,这就影响到公平公正意识的实现。在基层干部的职务升迁考核和群众的切实利益维护上,领导干部要坚持公平公正意识,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袒、不偏护,不徇私情、不论权贵。然而,现实存在一些领导干部缺失官德,对群众利益和公共利益随意处置,对基层干部职务发展随性判定。甚至一些失德官员大搞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打压非议、安插亲信。破坏公平意识、践踏公正环境。
三、领导干部官德匡正策略
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需要从领导干部的党性道德修养、制度规范约束、廉洁勤政为民等多个层面进行协同合作。领导干部只有以真诚之心服务人民群众,以廉洁之理履行岗位职责,把自律与制度他律相结合,做到内外兼修,才能促使官德的提升,从而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
(一)对党和组织真诚
韩愈在《原道》中说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做人讲真诚,做事讲诚信,一直是各级领导干部道德品行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真诚是各级领导干部为人处世的底线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具体表现形式。正因为如此,真诚务实之风一直是我党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受到社会的推崇和欢迎。真诚的品德要贯彻到领导干部从政、执政的全过程。对领导干部而言,需要对党组织真诚不欺骗,对人民群众真诚不懈怠,对同僚下属真诚不险诈。在任何时候、任何境地,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真诚于崇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并以此作为从政之本、为官之基。领导干部只有真诚对待党和人民,才能在从政之路走得顺利和长久。
(二)为群众着想谋利
为人民群众着想、谋幸福是领导干部常修政之德的核心内容。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正如古人所言:“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全心为民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操守。领导干部应当有更高的标准和更好的表现,踏踏实实地把人民群众的事做好,积极主动地向焦裕禄、郑培民、杨善洲等优秀的党员干部看齐。同时,各级领导要做到兢兢业业为党、诚诚恳恳为民,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个人利益看轻一点、看淡一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克服“小我”,追求“大我”,坚守自己高尚的精神家园,全心全意地落实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
(三)忠于职守和奉献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人们向来对无德无能无政绩者表示不齿。忠于职守是体现一个人对其从事职业和工作的热爱和尊敬。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操守。政绩是官德结出的果实,敬业是领导干部出政绩的必要条件。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敬业奉献的品行道德和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为公方可去私,去私方能无畏,正如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领导干部以敬业奉献作为官德的重要内容,对待工作不夹杂个体私心,对待同事不夹杂个人恩怨,以忘我的奉献精神履行职责义务,以崇高的敬业态度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才能在执政之路上取得喜人的政绩。
(四)严格遵守道德律令
康德曾说:“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道德律令是各行各业各群体道德品行的基本内容。严于律己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内在要求。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自律自控是其从政执政的必然条件。领导干部执掌着权力,而权力意味着利益。领导干部应时时刻刻做到严于律己,对待手中权力不可任性,这是领导者的必备品德。因此,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另一方面是在权力面前,要不破惯例、不破底线。同时,从思想上坚持静坐常思己过,时刻做到自省自重,自警自励,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高度的自律,不接受吃请赠送,自动构建拒腐防变的闸门。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官德建设的法治化之维[J].理论学习. 2017(04):11.
[2]赵秀娟.官德建设需要法制化补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09):34.
[3]王丽平.古代官德“忠”的含义及其现代价值[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4(01):23-24.
[4]卢尚月.西方领导伦理对我国领导干部官德培育的鉴示[J].领导科学,2016(30):29-31.
作者单位: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