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利军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
党员干部应树立好家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抓好“家庭”这个道德建设的源头和阵地,让党风更正,政风更清,民风更淳。
一、 儒家思想背景下的家训文化
汉代董仲舒应汉武帝之诏写《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的统治思想地位之后,儒家思想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的思想内核是“仁”,约束形式是礼法。伦理上,坚持以“仁”为核心,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世界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忠孝节义的价值观和含蓄风流的艺术观。修身上,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次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法上,坚持“亲亲”“尊尊”“三纲五常”的立法原则。历朝儒家学者在这个框架下进行补充,而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对中国读书人的使命有了较完整的阐述。一个士人(读书人)依照儒家这样的修身原则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君子,才可以管理好一个家族,担当起治理国家、平天下的社会责任。
钱穆先生讲,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家族是家的衍生,传统中国读书人在发蒙时就开始在家庭中,从儒家经典中接触这些思想。这些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浓缩成警句,變成家训进入家庭,这就是最初的“成仁”的教育—从自然人到理想人的教育,培养一个人对天下苍生一往情深的情怀。古人认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处于初始与基础的重要地位,一切道德教育和品质培养,如果能在人稚幼之时,就对其训诫诱导,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那么,在他们成人之后,就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担当起社会责任,不会有“扦格不胜”之患。同时,家教对象不仅包括长辈对孩童的教育,还包括同辈教育,比如夫妻、兄弟等,也有子女对长辈的教育,如《论语·里仁篇》“事父母几谏”。
二、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特质
(一)何谓家训
《说文解字》解释“训,说教也。”家训最初是指传统社会家庭内部成员对子女进行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容的面对面训诫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也叫“庭训”。最早见于《论语·季氏》,有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之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互为约束的行为准则。
(二)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特质
第一,具有家族宗法文化的传承性。传统家训是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具体表现。通过家族榜样人物或者德高望重的家庭成员的领悟内化,正己言传,将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传输给家庭,让家训文化成为本族认同并符合社会大众价值取向的文化,从而形成一个家族较为固定的家训文化加以传承,再反馈给社会,化成天下。
第二,具有儒家文化的主导性。在儒家文化为主流的背景下,先秦时期很多士大夫家族直接以孔孟为儒家经典为家训内容,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范本,或直接截取某部分内容,或汲取其精华部分加以阐述,逐渐被读书人写入“蒙书”,如《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
第三,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性。儒家文化背景下,家国一体。“修身”是“治家”之道,“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目标。儒家历来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弟子规》云:“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修身在前,学文在后。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15岁以前都在修身和习礼。所以有“不学礼无以立”。传统家训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儒家修身内容广泛,但集中在一个“仁”字。所谓“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字涵盖了家国情怀,包含了纵向的生生(敬孝、敬老、敬祖、敬天)和横向的生生(世界一切都是条件组合,人与心、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互为关系),家国同构也是天人同构,即《易经》讲的“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庸》讲的“诚”,《大学》讲的“明明德。”[2]“仁”是儒家价值的中心。这些思想始终贯穿在儒家经典中,渗透在儒家文人士族的家训文化里,践行在他们的生活中。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精忠报国”都具有治家和治国、平天下相统一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家训文化将儒家文化精髓化成家庭成员的自我约束,自我提升,从而引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风尚,从家庭成员脱胎换骨的变化到社会的移风易俗,使社会成员在传统家训文化的熏陶下,从自然境界到功利境界上升到道德境界,最后达到天人境界。家国一体,爱家,更爱国,爱天地宇宙所赋予的一切,从而又以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爱国爱民爱苍生。
第四,具有形式的多样性、传承的连续性与社会性。中国的传统家训从发端到形成,或由家族中长辈对晚辈的口头训诫传承,或以书面文字形式传承。前者随机性大,常见普遍,无时间空间限制,能起到及时训诫施教的目的。如孔子对儿子的庭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就是长辈及时对子女的口头教育。后者是家族中施教者通过书信和著书立说等书面记录方式对受教者进行劝诫教育,正式庄严。这类方式记载下来的内容往往系统地阐述了传统家训文化,对家族的家训文化有传承的连续性,丰富了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内涵,对整个社会的家训文化乃至政治文化、社会价值取向都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南北朝时期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它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是颜氏根据自己的经历,阐述有关立德修身、治家教子、明志求学、治国齐家的传统家训专著。该书问世后百年间,颜氏家族先后出现了如注释《汉书》的颜师古,为楷书立法的颜真卿,凛然取义、以身报国的颜杲卿等名人志士,足见《颜氏家训》对其后人的教育教化作用。往前推,颜之推系孔子最喜欢和看重的学生颜回三十五世孙,往后衍,颜真卿系颜之推五世孙,可见家训文化有一脉相承的连续性。
书面形式的家训文化不但对本族成员有训诫作用,往往还具有推广效应,具有社会性。如《颜氏家训》被历代统治阶级和文人士族推崇宣传,将某一个具体的家庭教育对象逐渐扩大到了整个社会群体,从而获得更大的社会效应,从此开启了文人士族著书立说写家训的先河。朱熹的《朱子家训》、朱柏庐的《朱柏庐治家格言》都是家训文化的典范,甚至皇帝直接作训教育皇族子弟,朱元璋即位第二年就亲自编撰的家训《祖训录》、康熙皇帝的《圣谕广训》等都是皇帝率身重视家训的典型例证,可见家训文化的影响力。
第五,具有明确的功能性和对象性。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如周公戒子、孔子庭训。二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训诫教诲的结果。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指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这强调了家风引导和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三是实行家庭成员的自我约束。这里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有长辈对晚辈,也包括夫妻、兄弟、子女对长辈的教育。在儒家文化里,修夫妻之道就是修天地之道。这种自我约束主要通过家训,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
三、继承优秀家训文化,从家庭开始涵养政德
重视家庭、强调家风,深刻地烙印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的作用。
2015年2月17日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党内纪律规矩的方式,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近年来,腐败案件频发,家风败坏往往是党员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强化家庭建设,自觉树立良好家风对党员干部尤其重要。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孝敬的家风涵养敬畏之德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是领导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3]
中国自古重视血亲关系,以家庭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虽然中国古代家训包括伦理道德、谋生技能的传授、文化知识的教育、为人处世的告诫等,但放在首位的却是孝道,即伦理道德教育。
孝道是家训最重要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家训文化成果的重要体现。就家训的对象来说,不仅仅是子女等后代,也包括夫妻雙方,父母等家庭成员。“子曰:事父母几谏。”意思是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也要委婉地劝说他们。[4]
《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的是一个如果孝顺父母,尊重兄长,很难触犯上层统治者。在现代社会看来,一个人有孝德就很难违背伦常道德、公序良俗、党纪国法。在家孝悌的人,在社会上也会爱百姓、爱苍生、爱自然,不但敬畏纪律、党纪、国法,也敬畏宇宙、自然,这就是大孝、大德。坚守这份大孝、大德就能抵挡各种诱惑,保持住本心。
(二)知行合一的家风涵养勤学笃实之德
中国古代社会,能够做训教家的人,一般都是家道富足之士,物质上的富足往往让他们有忧患意识,于是定训立规培养家族成员正确的价值观。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即“耕读传家”,以培养家庭成员物质与精神双重自立精神。读书让家族子弟明礼,希圣希贤,做君子,获得人格上的独立和尊严。劳动提高家族成员自食其力的技艺,养活自身肉体生命。晚清重臣曾国藩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宝曾氏家训治家,就是典型的耕读传家。党员干部要在家庭中言传身“行”,知行合一。从家庭开始,在家形成良好的勤学氛围,在工作中养成笃实的作风,影响家庭成员,以涵养勤学笃实之德。治学是齐家治国的基础,学养是担当的前提,没有丰富的学识,工作就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具体的践行,学养也只会是一纸空谈。
(三)和睦的家风涵养爱民爱国爱天地之德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3月10日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家和万事兴”,“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中国传统家训文化里,家国是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和”是促进家庭、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和睦”的家训文化价值取向会间接影响到社会的风气和国家的稳定,而国家精神文化的清正又直接规范和引领家风的传承,促进社风和谐。小家的“和”与国家的“和”是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志。身正则家齐,家和则国兴,国强则民富,民富则邦宁。家国情怀,说小就是和睦处家,扩展开来就是和谐治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说大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让天地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儒家“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论、“利他无私”的价值判断和以“家国同构”思想为主的家庭教育构成了儒家传统家训文化的核心和精神支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四)节俭的家风涵养清廉之德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俭以养德是中国传统家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司马光把节俭和为人处世立身统一起来看待,认为“俭是立身的根本”。他在写给儿子的《训俭示康》中指出“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节俭成为司马氏的家传品德。节俭是古代家庭不可缺少的美德,朱柏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是一种自适自恰的生活,避免浪费骄奢,还要做到不攀比。明人杨继盛在狱中写信给两个儿子嘱诫他们,“休要看见人家穿好衣服便要作,住好房屋便要盖,使好家伙便要买,此致穷之道也。”攀比就会放纵欲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使家道穷困。
对照古人这种简素持家,俭以养德的教家方式,是值得我们党员干部深思的。从党员干部家庭开始,培养朴素家风。勤俭不仅仅能持家,还能保家、传家;勤俭不仅仅是为持家,还是为天地惜物。从小养成勤俭的习惯,从政为官就自会清正廉洁,讲政德。党员干部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防止家庭式腐败,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齐家。
参考文献:
[1]孟子·离娄上·第五章[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
[3]习近平: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_搜狐社会_搜狐网[EB/OL]. http://www.sohu.com/a/225378127_100032268
[4]孔子[M].洪镇涛,注译.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宋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