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
情景交融一词,最初从古诗词中赏析中习得。它指作品的环境描写、气氛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紧密。而绘画艺术中的风景也同样可以因作者情感的融人而“情景交融”,所呈现的风景已不再是景致的简单描摹和再现。甚至在很多时候,经过内心加工、情感融人的风景也许已不再是客观存在的世界,而变为一种抽象的心灵意象。
本次展览以“心灵意象”为题,呈现三个近期的展览,来自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的英国风景画,诗意中透着艺术家对人与自然的哲思;荷兰艺术家阿曼多因经历残酷的战争年代,以大片黑白色调的风景控诉罪恶;清华美院的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则关注不同形态、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如何在古老的陶瓷中融人情感与当代精神。
有趣的是,英国风景画与阿曼多的绘画一前一后,美好与罪恶,两者以一战为界,恰好代表了现、近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追求。而前卫的陶瓷艺术则诊释着更为多元的精神理念与文明对话。
风景画中的诗与远方
今夏,上海最为火热的展览非此展莫可泣一一“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
70多件英国大师级风景画作品,其中包括知名画家如庚斯博罗、透纳、康斯太勃尔、吉尔丁、科曾斯父子,还有拉斐尔前派的米莱斯,以及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与现代派先锋画家的作品。一展尽览18-20世纪英国风景艺术的发展与流变。
对于这场视觉盛宴,知名艺术评论人约翰拉斯金建议“自然如画,唯有张开双目,日复一日端详,无尽之美,才自内心涌现”。
对于浸润上千年山水画传统的中国人来说,风景向来是我们寄情的对象所在,是文士骚客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精神归所。而具有写实主义传统的西方风景画在进入近代后已不再仅仅是对自然的真实再现。同样的景色,不同艺术家、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空便会产生不一样的色调,尤其是情感的融入,画面更会升华为心灵的风景。正如贡布里希所说:“天真纯洁的眼睛只是一个神话。”作为外部的风景终须由人摄取才能够以艺术的形式被呈现;那些选择、置换、安排和构造风景的手与眼,无法回避地带有文化预制的精神模板,反映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与美学观念。
不管是否基于山水画传统审美的影响,此次展览的作品首先给人一种浪漫的诗意。
也许得益于英伦三岛旖旎的风光的自然环境,英国艺术家笔下的风景似乎总是带着这种难以言喻的诗意,一种悠远,仿佛笔下就是心中那个让人神思怀远的“桃花源”。展览中鲜有色彩碰撞强烈的作品,反而更多是一种朦胧之美,仿佛要将人带入梦境中。尤其到了18世纪以后的作品,以法国为代表那种强烈的巴洛克风格已不明显,贵族式的梦境开始隐退了。相反,对于自然的喜爱,在英国激发了画家们的灵感,刮起了一股清新的艺术潮流。使英国风景画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成为英国重要的美术流派之一,并在欧洲独树一帜。
透过此次展览,还能找出英国风景画与印象派前后相互影响的痕迹。
其中,透纳的作品无疑值得一提,他是西方最为杰出的艺术家之一,透纳奖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毕生把风景画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对水彩画产生重要影响。
透纳在色彩受环境和空气影响方面做了大胆尝试与创新,尤其描绘水汽弥漫的效果有独到之处,他擅长用耀眼的光线、绚烂的色彩、大胆奔放的笔触来表现出力量感、速度和运动的氛围感。他还十分注重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感情,使作品充满叙事性。著名印象派名作《日出印象》,就是莫奈在學习并借鉴透纳的色彩技法后,将其结合自己的风格创作出来的。
展览中两幅透纳的作品《格朗维尔》和《格里松山的雪崩》就很好体现出透纳的艺术特点。尤其是《格里松山的雪崩》,它不再仅仅是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更体现着作者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索。这幅作品的重点表现瑞士的格里松山上正发生着雪崩,大量冰砾倾泻而下。1802年,透纳虽然游览过此地,但他的创作灵感很可能来自关于1810年格里松山发生的雪崩导致25人死亡的一系列报道。他意图刻画出冰块与岩石丰富的质感与纹理,以期向观众传达壮丽大自然所蕴含的一种令人敬畏和毁灭性的力量。此画深刻的寓意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尤能引起观者的共鸣。
如果以色彩捕捉自然光线下的瞬间的景致,则数印象派最深得此道,进入19世纪后期,法国兴起的印象派开始崛起,他们带来变革性的色彩画法对英国也产生深远影响。展览中一幅名为《黄色风景》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它出自奥康纳之手,奥康纳的风格深受梵高的影响。画面整体笼罩在暖黄色的调子中,田野、树木以黄绿交错的条状色块绘出,带着一种流动的视觉感,即使是蓝天,也被画家心中的暖意而染成了淡雅的蓝绿,大胆的色彩运用,给人轻松而疾速动感。作者仿佛就坐在火车上望出窗外,记录下头脑中闪过的这帧美景。
纵观展览,宛如置身一场英国的时光旅途,走进几个世纪前的由众多大师构筑的一道道风景,它们来自于大自然,却经过艺术家的心灵加工,如梦一般,既真买又虚幻。
风景也有罪
初听展览,不免心生疑惑,一位荷兰当代艺术家为何会选择在省级博物馆举行自己的首次中国个展,而非美术馆。直至在开幕式时,主办方之一的荷兰阿美里斯维尔特庄园(MOAIMuseum OudAmelisweerd,下称MOA)馆长介绍,该馆与广州渊源颇深,馆内所藏清代壁纸就出自清朝时的广州,且MOA所在的荷兰乌特勒支省与广东省为友好省份,此前在展览方面已有所交流,而阿曼多的作品也是MOA重要的馆藏,故此次展览被选定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
阿曼多(Armando)是荷兰战后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1929年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创作领域广泛,涉及绘画、雕塑、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音乐、纪录片等诸多方面,不仅多才多艺,其作品在每个不同的领域也都卓尔不群,可谓是一位现代“文艺复兴人”。
阿曼多年轻时经历过“二战”,亲眼目睹过当年德国纳粹暴行。此次展览的大量作品都能看到这位艺术家“反战”的情绪和思想主张。
展览根据阿曼多的主要系列作品呈现,如加害者与受害者,美与恶,有罪的风景,忧郁、时间与记忆等。
步入展厅,大片黑色的展墙配以多件黑白色调的作品让人瞬间置身于冷静、肃穆的氛围中。据策展人介绍,阿曼多的作品早期基本以黑白色调为主,以此控诉战争的残酷和表达自己内心困苦,《车轮》《瞭望台》以及黑色的雕塑《战士》让人感到一种战争阴霾下的不安。
让人感触最深的是有罪的风景系列,这一系列的作品可以看到阿曼多的风景在黑白色调加入了其他色彩,据策展人介绍,“有罪的风景”是阿曼多认为景物在历史时空中是相对不变的存在,它目睹了历史变迁,自然包括了战争、屠杀等罪恶过去,但这些风景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抹去发生过的一切,故风景是有罪的。这一部分以作品《栅栏》最具代表性,画面整体处于大面积白色调中,中心以焦点透视描繪黑色的栅栏由近至远延伸至视线的消失点上,给人强烈的空间纵深感,大面积的白色让人仿佛置身冰天雪地中,画面远处似乎还有白雪皑皑的高峰,而近景出的一抹黄色让人联想到战争的烈焰,又或是随风飘来的残枝败叶……不禁思考风景前的栅栏到底发生过什么?是否有人经过,又去了何方?
除了黑白中加入黄色调,阿曼多的一些作品还在黑白中加入耐人寻味的红,这些红色让人联想到血腥、暴力,又或是热血、希望等意向。当然理解这些抽象的画面,除了体会当时作者的境遇与心情外,每个人也可以在作品中读到画面背景以外的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阿曼多的风景作品与中国的山水画似乎有着某种神奇的关联。
展览的一部分专门把阿曼多竖构图的风景画与清代山水作对比陈列,两者在许多方面竟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但据策展人介绍,阿曼多曾在MOA观看展览时,看到清代山水画家的作品时,也十分惊叹,他能透过画面与中国山水画家产生心理共鸣,但他表示,自己此前并未看到过中国山水画,自己作品也不曾受到影响,可能是各自对风景的理解和探索上走向了相似境界。
所以,艺术的美感与心灵的共鸣密切相关,中西方艺术对风景的描绘不尽相同,但情感可以跨越隔阂,实现共通。
陶艺诠释当代理念与文明对话
正如风景在不同文明、不同艺术家的笔下会呈现出多元意象那样,陶艺作为通行全球的艺术形式,也同样如此。此展邀请当代海内外有影响的陶艺家69人,按照“融合延伸;见微知著;象外之韵;聚集拓展”四个单元展示他们的代表作和新创作的作品,将不同形态、不同观念和不同制作技术的作品并置,让观众在观赏和思考中获得差异性或共同性的认识,展现陶瓷这一与人类文明发生发展密切关联的技艺,在当代文化格局中放射的特有光华。
陶瓷艺术虽最初为工艺品,但它早已与当代艺术结合,成为其中一种表现手段。因此,以小见大,如何在陶瓷艺术作品中呈现对自然的认识,对世界的领悟,创造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境界成为更多当代艺术家的诉求。
综观展览,西方现当代陶瓷艺术作品深受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超现实主义等艺术运动的影响。如日本艺术家深见陶治的《气》(风立)极简、凌厉的“摩登”风貌中也隐隐感觉到日本民族对极简主义的固执坚守。
另一方面中国的作品则是在本土传统和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双重影响下发展而来的,既有明显的本土中国风,又蕴含了一些流行的国际陶艺语言并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与国际陶艺界的交流和互动明显增强。如韩美林的作品《青瓷》,釉色依然继承中国延续几千年的青瓷传统,如豆青般的色泽让人耳目一新,造型虽已表现为当代风貌,但端庄典雅的线条依然能从轮廓中感受到,与此同时,还能在作品中找到古老的乳钉纹、饕餮纹等元素,体现出新时代中国陶瓷艺术的新貌。
最后,从展览主旨中不难看出,通过呈现东西方艺术家对陶艺的不同理解和体验,加强中外陶艺的切磋与对话。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自身与国际趋势的差异,更促使我们进一步探寻自身文明的主体性和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