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其镇
摘 要: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学校公共生活是以学校为基本场域的公共生活,它旨在促进个体成人。其意蕴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参与,习得社会生活方式的原型;为学生打下独立、民主、负责任的生命底色。超越性和保守性是学校公共生活的特性。
关键词: 公共生活 意蕴 特性
几天前,我在浏览微博时看到一篇讲述日本蛰居族的文章,该文称目前日本这类群体大约有100万人,约占日本总人口的1%。蛰居族是什么样的群体?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定义,蛰居族共同的特征有:“拒绝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上学或工作;没有任何亲密的社会关系,失踪时间超过6个月。”①
在现代汉语中,蛰字的基本意思是: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蛰居一词表示: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隐居在某个地方,不抛头露面。蛰居族的基本特征就是失去与周遭人事的关联,活在自己的空间里。据了解,该群体的出现不是日本社会的独有现象,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英国、韩国等地也相继发现此类群体的存在;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这里我不意图对此做出社会学的分析,而是由此想到其中关涉的一个话题:公共生活。
一、公共生活探寻
何谓公共生活?“通常意义上,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②(刘铁芳,2013)。“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领域中,通过参与公共事务而形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的生活”③(冯建军,2014)。综合上述两种定义,可以看出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第一,公共生活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而非私人空间(领域);第二,公共生活的主体是复数的人们而非单数的人;第三,公共生活依赖成员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如果将前两个特征看作公共生活诞生的背景的话,那么,第三个特征即是公共生活从背景走向舞台的关键所在,其意蕴在于,社会成员通过彼此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由个体的“我”走向群体的“我们”,从关乎个体的私人话题朝向关涉群体的公共议题。
公共生活着重个体独立还是群体合作?公共生活强调自我权利还是公共利益?公共生活注重自我表达还是公共意见?这里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理解公共生活大有裨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受狭隘的集体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公共生活领域高喊集体意见、集体利益、集体合作,公共生活领域中个人“失语”、“失利”、“失行”;自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意见得到表达、个人权利得到重视、个人独立得到保障,公共生活获得生机。上述变化是解答所提三个问题的历史背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世纪诞生的女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对公共领域进行了研究,她认为人类活动有“私人”与“公共”之别,就“公共”一词看,它意味着“任何在公共场合出现的东西能被所有人看到和听到,有最大程度的公开性”④,这提示我们,公共领域是开放性的,它面向与此相关的所有人;那些将公共领域局限在少数几个人的意图与行动,显然违背了“公共”一词的原初含义。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说公共领域是“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领域”⑤,这提示我们,公共领域因其主体来源的多样性,是差异性的组合而非同质性的叠加;那些视公共领域为“统一行动”而不愿“个别意见”存在的观点与做法,明显是遗忘了差异性。辩证法告诉我们既要讲同一,又要讲差异。以上研究,为回答所提的三个问题给予了借鉴。综合历史背景与研究借鉴看,我的看法是:公共生活追求的群体合作、公共利益和公共意见依赖于个体独立、自我权利和个人意见的实现;进一步说,没有个体独立、自我权利和个人意见的实现,群体合作、公共利益和公共意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将群体合作、公共利益和公共意见理解为公共生活的价值追求,那么个体独立、自我权利和个人意见可看作公共生活的行动手段;公共生活若没有价值追求,就失去“灵魂”,公共生活若缺乏行动手段,就失去“身体”。因此,欲求两者的统一乃是公共生活的包含之义。以上简要地对公共生活进行了探寻,下文我将目光聚焦到学校公共生活,围绕其意蕴与特性展开探究。
二、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蕴
何谓学校公共生活?“学校公共生活乃是以学校为基本场域而展开的公共生活”(刘铁芳,2013)。简言之,学校公共生活以学校为背景。“学校场域的基本特征是个体处于成人的过程之中”(同上)⑥。概言之,促进个体成人(To be human)乃学校场域的意义所在。以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观之,学校公共生活旨在“学以成人”⑦(Learning to be human)。儒家经典《论语》的开篇为《学而》,《荀子》的第一篇为《劝学》,皆指向为学与成人。在汉语中,成人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从静态来讲,为名词成年人;二是从动态来讲,为动词成长为人,这里的成人指动态“成长为人”之义。反观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学以成人”,其特征是个体通过自我学习成人(“古之学者为己”),着重个体的德性和德行。
有必要对学校公共生活的产生做梳理。在古代社會,教育多依附于家庭,发生在家庭领域,乃私人性的生活;随着手工业的发展,教育逐渐远离家庭,成为行业组织的职能,发展成行业协会的教育;工业革命以后,随着机器的大生产,教育逐渐摆脱行会和教会组织,教育的主导权落在国家之手,由此教育成为国家的公共事业。由此观之,在学校教育成为国家的公共事业后,学校公共生活才有了普遍存在的基础。上述梳理提示我们:学校公共生活的产生乃是一个历史过程。
学校公共生活主要由尚处成人过程中的学生构建而成,学生在学校公共生活中具有本体性意义。从人的成长顺序看:个体出生后,首先是生活在家庭场域之中,他的身份是家庭中的子女;步入学龄期后,个体主要生活在学校场域之中,他的身份是学校的学生;制度化的学习期结束后,个体主要生活在社会领域中,他的身份是社会成员。教育学中通常用个体社会化描述这一过程。学校公共生活正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关键场域,它的意蕴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参与,得以习得社会生活方式的原型。个体成人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进程,它有赖于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参与等方式,不断习得实践社会生活的知识、能力、品德。
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蕴还在于:为学生打下独立、民主、负责任的生命底色。学生进入学校公共生活领域之中,有两种态度:一是公共生活的消极参与者,二是公共生活的积极建构者。学校公共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建构而非消极参与。在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进程中,培育独立、民主、负责任的德行,凸显个体为人的价值所在。
我们将视角回到民国,看一看那个时期的小学生活,由此体认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蕴。“远足及露营是师生们最喜爱的活动,每学期总有两三次,一般在星期六下午及星期天,特别是暑假及春假,为时更长!记得曾去过灵峰、瑞岩寺、古阿育王寺、万湫山……那时候,同学们搭帐篷、挖帐篷四周的水槽、挑水、拾干柴、搭灶头、消毒、洗菜、炒菜、煮饭、洗衣袜、采标本、写生、爬山、游泳……既分工,又合作,既分散活动,又遵守纪律。得到的知识似更丰富多样了,师生关系更密切了,特别是家事和卫生方面,通过几次露营,会使人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⑧这则回忆材料,向我们展现了民国小学公共生活的场景,对此简要分析:“远足与露营作为师生最喜爱的活动”,它为公共生活的产生提供了背景;“每学期总有两三次”,提示公共生活有赖于闲暇的时间;“同学们一起挑水、拾柴……”,抒发了在共同劳动中体验到的乐趣;“既分工、又合作,既分散活动、又遵守纪律”,则启示我们公共生活追求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知识更丰富、关系更密切、人更独立”,凸显了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蕴所在。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读到这则材料,其中描述的场景仍然令人向往。这启示我们,好的学校公共生活能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穿透历史岁月,留在一个儿童的心底,成为他终身享用的精神资源。
三、学校公共生活的特性
学校场域里发生的都是公共生活吗?显然不是,师生在学校生活里也有私人生活。如果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将学校生活全部当作公共生活进而排斥私人生活)的话,那么学校教育实践必然引来问题。因此,必须明确,学校公共生活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学校私人生活一同构成学校生活。
在谈论到学校公共生活的特殊性时,我注意到以下两种看法:“学校公共生活是平等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学校公共生活是广泛参与的联合生活,学校公共生活是理性协商的民主生活,学校公共生活是培养公共价值观的教育生活”⑨(张睿,2014);“学校公共生活是一种‘准公共生活,是以培育学生公共性为目标的‘教育公共生活,是师生自觉构建的‘好的公共生活”⑩(冯建军,2014)。前一种看法着重从描述性的角度阐述学校公共生活的特征,它的关键词有:“平等交往”、“广泛参与”、“理性协商”、“价值教育”;后一种看法更多从本体论的视角看待学校公共生活的特殊性,它的关键词有:“准公共生活”、“教育公共生活”、“好的公共生活”。
基于以上观点,我对学校公共生活的特性有两点看法:
(一)学校公共生活的超越性。这里所指的超越性,是说学校公共生活超越学校私人生活;在学校生活中,既有师生的私人生活,又有师生的公共生活,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学校生活。学校生活的要旨在于师生建构的公共生活,而非師生的私人生活;这并不是说师生私人生活不重要,而是强调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蕴所在:学校公共生活就是要让学生超越个体的局限,将个体带向群体之中,使其不限于私己生活,而将目光聚焦到公共生活上。这种先有目光的转向进而身体的转向,才可能带来“灵魂的转向”。下面我以一则民国时期南开中学辩论赛的故事为例说明。
“时事辩论赛曾经是民国时期南开中学的家常便饭。让一位女生永生难忘的是,高二那年她参加全校男女生两部举办的一次辩论赛会,题目本来是‘一件生活琐事,张伯苓校长散步时偶然看见海报,说没出息,什么时候了,净辩论这些小事。当夜题目就改成了‘美国是否应该参战?其实离‘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参战已不远”?輥?輯?訛。分析这则故事,可以看出:时事辩论赛作为学校公共生活的一个活动,它谈论的应是公共话题,而非生活琐事;学生拟定的题目显然受限在私人生活之中,目光尚未转向。当张伯苓校长将辩论赛题目改成“美国是否参战”,其聚焦到国际事务。因此,引领学生目光从私人生活走向公共生活,实现了超越。这种超越的意义何在?“让一位女生永生难忘”这句描述或许对回答这个问题有所启发。我们若假想,张伯苓校长如果没有偶然看见海报,这场辩论赛的题目就不会得到修改,那它就是辩论一件关于生活的琐事。若干年后,这位女生还会记得这样一场普通的辩论赛吗?作为后人的我们,还会知道这个故事吗?答案不言而喻。
学校公共生活的超越性,提升了学生个体的生命内涵,使其处于不断成人的进程之中。由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得学生呈现良好的生命气象。这是学校公共生活超越学校私人生活的本体性意义。因此,我将学校公共生活的超越性看作它的第一特性。
(二)学校公共生活的保守性。这里所称的保守,并不指“消极、守旧”之义,而是指学校公共生活应有必要的谨慎、节制。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它通过培养人而为社会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教育受政治影响较大,教育政治化的表现明显,学校公共生活与政治过于亲密(把教育看作“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亿万学生听课闹革命”),历史给予的教训我们不得不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教育市场化的倾向明显,学校公共生活与市场过于亲密(典型有:“称导师为老板”、“跑项目”),这种倾向同样需要引起注意。
我们必须对学校公共生活所处的领域有清晰的认识,先从认识上弄清楚,实践中才能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社会生活底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是一个整体,其间关系密切,虽然如此,还是三个部分,各有不同的矛盾特殊性,本文称之为‘原子。政治的原子是‘力(power),经济的原子是‘利(profit),文化的原子是‘理(truth)。力、利、理的汉语拼音都是li,此说可简称‘三li说。原子不宜单独存在,那种游离状态,极不稳定,三li皆然。三li原子合成分子,其存在就稳定了。政治单位的分子含有三li,但以‘力为中心,而‘利‘理为‘力服务。经济单位的分子也含有三li,但以‘利为中心,而‘力‘理为‘利服务。文化单位的分子也含有三li,但以‘理为中心,而‘力‘利益为‘理服务”(涂又光,1998)?輥?輰?訛。依据三li说,学校公共生活所处于的文化领域的原子是“理”(truth)而非“力”和“利”,因此学校公共生活主要是讲“理”而非“力”和“利”。那些试图将学校公共生活与权力和利益绑定在一起,乃是犯了基本的认识错误。当学校公共生活面对权力和利益时,必须保持必要的谨慎和节制:要深知,学校公共生活是培养学生说“理”的地方。此谓学校公共生活的保守性之义。
注释:
①网易看客.“消失”的100万日本人:逃避虽可耻但有用[EB/OL].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2043 7851710606#_0,2018.03.22.
②刘铁芳.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50.
③⑩冯建军.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73,299-303.
④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32.
⑤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2-33.
⑥?輥?輯?訛刘铁芳.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52,128-129.
⑦“学以成人”是中国儒家的经典表达。在古希腊文化中有“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的名言。可以看出,无论东西文明,都在关涉为学与成人。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就是“学以成人”。在此,将“学以成人”看作学校公共生活的要旨,乃是关注到学校场域的特殊性,将“为学”与“成人”相连接。
⑧傅国涌.过去的小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68.
⑨张睿.略论学校公共生活的几个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04):12-14.
?輥?輰?訛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8(06):8-10.
参考文献:
[1]阿伦特,著.王寅麗,译.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2]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刘铁芳.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4]冯建军.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傅国涌.过去的小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6]徐贲.徐贲文集: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7]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8(06).
[8]张睿.略论学校公共生活的几个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04).
[9]徐贲.论好生活与公民教育[J].探索与争鸣,2011(05).
[10]檀传宝.努力加强“公民道德的教育”[J].人民教育,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