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人礼的历史教育意义及现代内涵

2018-09-21 05:19赵珊
文教资料 2018年13期

赵珊

摘 要: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礼仪,承载着古人的思想智慧。冠礼作为古人的重要礼仪内容,其显著的象征意义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及现代教育意义。本文以周代冠礼为例,探讨了冠礼的功能,从健康教育、社会公民教育和奴化教育三个方面阐述了周代冠礼的历史教育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从重视“成年”转折、树立自尊、自爱之意识及“家、校、社会”教育结合三个层面论述了周代冠礼的现代内涵。

关键词: 古代成人礼 象征意义 历史教育意义

先秦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冠礼作为先秦文化礼制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教育意义。冠礼作为儒家创立的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能够在庄重的仪式和严肃的致辞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作用。冠礼有着严格的流程、庄重的意义,如何发挥好冠礼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教育功能,这是探究先秦成人礼的重要所在。当前,青少年对“成人”的漠视,表明我国成人教育的缺失,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成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立足對先秦周文化的研究,探讨了周代冠礼的象征意义、历史教育意义和现代内涵,强化了先秦成人礼文化的传承。

一、成人礼中冠礼的功能

在古代,冠礼乃五礼中的“嘉礼”,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礼教文化。先秦成人礼具有教化功能,体现道德礼仪的“敬”。因此,冠礼的象征意义丰富,教育性功能成为贯穿全过程的外在表现。冠礼讲究“规”与“矩”,冠礼中的“敬尔威仪、淑谨尔德”、“成人在始于善”等内容,都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体现,承载着先秦文化的本质内涵。“冠礼”的象征意义彰显的是多元化的教育功能,值得审视。

(一)改变发式:象征改变身份,需接受道德约束。

冠礼中的一系列仪式活动象征着冠者将步入新的人生阶段。冠礼不仅仅是仪式活动中服饰等的改变,更是对于成人后行为规范的引导。冠者脱去少年时的服饰、改变少年时的发式,在来宾的受冠之下,带上冠冕,并穿上成人服饰,这表明冠者成人,享有成人的权利和义务。在冠礼之上,发式的改变象征的是身份的改变,将要以成人的角色扮演,接受社会道德的约束。冠礼成人之后,冠者不可再以少年时的自由散漫融入社会和家庭生活之中,需要承担成人的责任与义务,以成人的行为标准为人处世。因此,发式的改变,象征冠者责任与义务的承担,可以“著代”。

(二)象征再生:新的“生命”诞生,全新的公民角色。

冠者在冠礼中,旧时的“生命”将消失,以新的“生命”迎接新的开始。此时的“生命”更多的是责任与义务的表现,并非生命的死亡,指代成人后不再是懵懂、自由散漫的孩童,而是以全新的公民角色,将责任承担起来。成人的资格,象征冠者“生命”的诞生。

(三)确立公民意识:懂成人之义,正式跨入“社会”。

冠者在成人仪式上,懂得成人之义,象征着正式步入“社会”,以社会人的责任与义务,完成成人角色的扮演。成人礼帮助冠者更好地树立公民意识,成人社会中公民素具有的法律权益、道德规范和责任义务,都在成人礼上赋予了冠者,冠者要以成人社会的标准规范和越苏自己,让角色更好地转换。因此,冠礼让冠者经历角色转换,让义务与责任进一步明确,“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

二、成人礼的历史教育意义

先秦古人对成人礼高度重视,严肃的态度、庄重的仪式,折射出冠礼在中国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冠礼作为成年礼仪,是“生命”的诞生,同时也是成人社会责任与义务的明确。故,古人重冠礼,行之于庙,其所包含的教化功能,成为具有深刻历史教育意义的重要元素。隐藏,具体而言,周代冠礼的历史教育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康教育:成人的转变,身心发育成熟。

“冠者,礼之始也”,冠礼的主要内涵就是象征冠者的成人,身体的长成。成人身心已发育成熟,迈入人生的新的阶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身体健康、心理成熟,这乃成人承担责任与义务的基本条件。冠者在行冠礼之后,由“孺子”转变为成人,跨入社会,承担家庭的责任,这说明冠者有婚娶资格。因此,身体长成乃冠礼之大事,周代注重身心健康教育,身体的健康是儒家文化的体现。

(二)社会公民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践行社会礼制。

冠者行成人礼,将成为社会公民,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需要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懂得思想道德约束。(1)思想道德教育。成人礼是对冠者成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始,庄重的仪式、严肃的致辞,劝诫冠者今后应完善自我道德修养。故成人礼致辞中“弃尔幼稚,顺尔成德”,强调冠者成德、成才作为新阶段的思想准则。冠者冠礼之后,需弃孩童之散漫,需学礼,懂得“孝悌仁义”,广读诗书,努力向上。因此,冠礼乃教育冠者之道德修养,行社会成人之礼;(2)践行社会礼制。冠者在成人礼之后,需建立良好的公民意识,在责任与义务的获得中,践行涉及国家、家庭和个人的礼制,承担起保家卫国、光耀家族等重要使命。只有这些意识的形成,方可“孝、悌、忠、顺”礼制的践行。因此,周代冠礼的历史教育意义,更多的是传统礼制文化的传扬。

(三)奴化教育:礼制的规范约束,奴化思想的固化。

先秦时期的周代冠礼,涉及面广,推崇礼教下培养忠于礼制的成人。纵观周代之冠礼不难看出,这种忠于礼制的教育,结果培育出的是安分守己、不会以下犯上的臣民。这对于统治者而言,就是要用庄重的仪式、烦琐的礼制,规范和约束社会青年,其一言一行需要受到严苛的礼制规范。青年活跃的思想,在烦琐而严苛的礼制之中被禁锢、被牵制,在步入社会后始终中规中矩,不敢逾越礼制半步。因此,先秦冠礼的礼教意义,在于培养俯首听命、安于统治和剥削的臣民,奉君为主的奴化思想在青年思想中固化。

三、成人礼的现代内涵

先秦时期的成人之礼,对于现代的价值,在于如何更好地重视“成年”这一生命的转折,如何树立青少年自尊、自爱的意识等,这些突显出先周代冠礼的现代内涵。因此,周代成人礼的现代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成年”转折,体现成人的意义。

冠礼是古人对成年的重视,是成人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对于冠礼的庄重、严肃,充分体现出成人在社会制度中的重要性。冠礼向世人宣告冠者已成人,需以成人的标准规范和引导自己。步入社会将要以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承担起家国之责,践行社会之思想道德准则。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中,青少年对“成人”的意识日益淡薄,“成人”这一转折性的象征意义,并未让青少年感受到成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这种对成人意识的淡漠,对于责任与义务的无视,不利于青少年成人、成才。因此,通過冠礼的庄重仪式、严肃的致辞,让青少年知道成年的意义,重视成人的责任与义务,践行社会礼制,修德敬业,做真正的成年人。因此,冠礼对于现代的教育内涵,要求重视“成年”转折,体现成人的意义。

(二)树立自尊、自爱之意识,建立正确的“三观”。

青少年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阶段,树立自尊自爱之意识,是成人、成才之本。周代冠礼,是要冠者“去幼志,顺成德”。这就要求青少年转变年幼时的行为、语言,以承认的外表、言谈和举止,树立自尊自爱的意识。成人是生命的重要转折,要以社会人的责任与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要求自己、完善自己,具备承担为国、为民、为家的壮志,这是青年应具有的理想信念。青少年是国之未来,应树立好的实现意识,建立正确的三观,在成人、成才的道路上秉承责任义务,做真正的成年人。

(三)“家、校、社会”教育结合,提升教育功能。

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及学校,如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教育功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冠礼的重视程度,上升到国家层面,冠礼的举行融入家庭、学校及社会,其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更加完备。对于现代青少年而言,德育教育的推进,需要冠礼的教育内涵,完善教育功能,让成人教育的作用成为激励青少年成人、成才的重要基础。青少年思想教育者应积极开发,通过仪式的教育功能,强化各种仪式的心理暗示和感染作用。例如毕业礼是青少年人生的重要标志,而目前我国各级学校的毕业典礼大多流于形式、枯燥无味。因此,要强化成人教育的仪式感,从中熏陶并感染青少年,转变思想观念,形成心理暗示。

总而言之,我国先秦文化丰富灿烂,冠礼作为古人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具有显著的现状意义,其所折射出的历史与现代的教育意义,值得深思与探讨。本文在论述中得出,周代冠礼的功能元素丰富,具有显著的历史教育意义。冠礼的历史教育意义主要在于:健康教育、社会公民教育和奴化教育三个方面,而在其现代内涵的拓展中,冠礼的现代教育价值,则表现为:重视“成年”转折;树立自尊、自爱之意识、“家、校、社会”教育结合三个层面。冠礼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应在传承中发挥其重要的教育功能,使其成为现代青少年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3]张霞.先秦成人礼的历史教育意义及现代价值[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3):102-103.

[4]刘向阳.唐朝公主及其婚姻考略[J].乾陵文化研究,2017(01):22-24.

[5]周星.“现代成人礼”在中国[J].民间文化论坛,2016(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