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岸柳
摘要:随着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范围不断扩大,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医改已进入全面推开的“攻坚战”。公立医院作为现有医疗市场最大主题,面对逐渐形成的多元化办医格局,日益复杂化的医患间关系,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没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没有先进的医院文化,医院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亦无法分享这场改革带来的红利。通过对当下医德医风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以医院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各项功能,引领医德医风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医院文化;医德;医风;医改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2.025
目前,全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改革范围不断扩大,顶层设计逐步完善。自2012年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5年全国1977个县全面推开;2010年17个试点城市,2014年34个,2015年100个,2016年200个。医改的重要性已不容置疑,国务院陆续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医改已进入全面推开的“攻坚战”,而2017年取消药品加成则是公立医院深水改革的第一步。公立医院作为现有医疗市场最大主题,依然巩固和发展,但多元化办医格局将逐渐形成,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示医疗将回归市场,公立、民办、混合所有制等多元化、多层次医疗服务格局将会出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再加之医患间关系的日益复杂化,没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没有先进的医院文化,医院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亦无法分享这场改革带来的红利。这场变革归根结底是医院文化的变革,如何通过医院文化建设引领医德医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当前医院工作的重点,更是医院适应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1医院文化与医德医风的内涵
现代医院管理将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人的管理上。医院精神作为医院文化主体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其载体也是人。因此,医院文化的实质就是把“人”作为医院管理活动的主体,确保一所医院长期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医院文化建设,把正确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确立起来,把人的自觉性提升起来,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才干,增强对医院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它是医务人员在义务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习惯和传统。它是以善恶标准评价医务人员品质,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调整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医德是医生的规矩,它有着自己特有的内容和结构,如对患者的态度重在亲和、对同行的态度重在友善、对个人的态度重在律己等,掌握和履行了做医生的规矩,就是有道德的医生。
医风,是指医疗行业的风气,是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和职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特定职业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
医德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居于支柱地位,基础地位。医德基础稳固。其他医院文化就稳固且健康发展。离开医德的基础与德力的支撑,医院文化则难以成为先进的文化,医院精神也难于成为正确的导向。而整肃医风则是医院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医风作为医德的一个表征,它反映着医德建设的状态,也反映着医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因此,培育良好的医德医风关系着医院形象的好坏,关系着医患关系的良劣,并直接影响着就医者的众寡和单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低。
2医德医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1)医务人员在服务态度上面临新挑战。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强化了人们的市场观念,但旧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大一统的计划经营观念,还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突出表现在淡薄的主人翁意识,慢节奏的工作作风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市场也已逐步完全开放,医院要改变一贯形成的门难进脸难看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待患者冷淡、草率、生硬、疏远、厌恶的服务态度。认真贯彻国家卫计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相关要求,通过实施窗口服务部门弹性排班制、一站式服务窗口、急诊绿色通道、“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等,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咨询、就诊、投诉等服务。通过电话回访、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措施收集患者意见,逐条逐项的整改,有的放矢的培训,不断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质量。
(2)医务人员面临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挑战。在当前医改新政策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到了具有决定性的高度,不仅为加速医疗市场化指明了方向,而且也表明医疗服务的市场开发趋势不可逆转。但是,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是把双刃剑,在医疗补偿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医院为了发展,过分强调业务指标和经济效益,致使部分医务工作者无法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医疗服务质量的关系。再加之医改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医疗服务的最大提供者—医护人员,因此,一些医务人员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患者、对待工作,利用医疗行业的专业性特点,以医谋私、以技谋私,滥开“大处方”,滥用昂贵耗材、推销昂贵药品,以此获取回扣。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存在导致医务人员职业精神欠缺,医疗质量下降,医患关系紧张。
(3)医务人员面临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多样化的挑战。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当今社会,经济活动已进入“情感化”经营时代。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逐渐呈现多元化,患者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也在日益增强。患者就诊期间,医生不仅要重视生理疾病的治疗,还要兼顾患者的心理需求。但另一方面,医疗行业的发展并未赶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行业中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现象并存,医疗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同时,大多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过分依赖医疗设备,亦或为规避责任,不愿与患者进行过多沟通,很容易造成医患关系不和谐。如何为病人打造一个清洁、舒适、亲切的诊疗环境,能同时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已成为当下医院不可忽视的问题。
3医院文化在医德医风培育中的作用
自古有道未学医先学德,因为医生及所有从业人员的一切行为和言行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苦乐,关系到治疗的最后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对于医疗从业人员的观感。医德医风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必须高度关注,致力于实现二者的互促共进,科学发展。
(1)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引领价值追求。医德医风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端正价值追求。简单的观念蕴藏无比的威力。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员工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意识、精神信仰和道德标准,它明确告诉员工医院所提倡的、所崇尚的是什么。领导者通过岗前培训、教育考核、物质激励等方式,使核心价值观在每位医务人员心里生根发芽,逐步实现医务人员自身价值观念的转化。医院价值观作为医院的立身之本和力量源泉,也正是医院为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定位“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目标,从而引导医务人员自觉为医院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2)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培育道德素养。医德医风的建设需要领导者和每个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医德医风的培育需要靠“习”、靠“染”、靠“琢”。正所谓“身成败,在所染”,这是育人规律。医院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场所,领导者还要坚持用优秀文化培育优秀团队,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将医院办成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培育人才”的基地。面对价值取向多元、行业竞争激烈的形势,医院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使每个员工具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使每个医生努力成为受人们欢迎的“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医风高洁”的医务工作者。
(3)发挥文化的激励功能,提升自觉意识。以文化建设引领医德医风建设,贵在自觉践行。职业行为养成贵在自觉,经过不断自我磨炼,达到自我制导的境界。自我制导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也是职业行为养成的重要方法。它是在无人监督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任何情况下不做有违道德的事。借助医院文化建设,激发医院员工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在一种“人人受重视、个个受尊敬”的医院文化氛围下,员工们的贡献会及时受到肯定和奖励,使之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激发员工院兴我荣,为院争光的荣誉感,自觉地为更高的目标努力。“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激发进取动力是树立职业理想的重要手段。发挥医院文化激励作用的过程,就像是实施一种巧妙的艺术,不带有任何功利性质,而只是单纯的着眼于医院整体文化氛围的塑造和个人的不断完善。这种良性循环机制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开发人的能力,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从而产生出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力量。
(4)发挥文化的约束功能,强化行为规范。优良的医德医风,除了表现在服务态度、方便病人和关心病人之外,还表现在严格的医疗规范制度和医务人员高潮的医疗护理技术上。医务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除了要靠培育员工核心价值观念,激发员工进取动力,以及領导者率先垂范的软约束,还需要强制性的规章、制度这一硬约束。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确保奖罚分明,分配公平,同时,严格医德考评制度,实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整套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文字形式明确告诉大家医院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明令禁止什么,其导向作用更加显著,不仅为组织和个人提供了行动指南,也对医疗工作的运转和医务人员的思维、心理起到了规范、约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会勋.医院文化与医德医风建设研究[J].决策咨询,2012,(5):8688.
[2]姚红.论医院文化在医德医风培育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5,(20):35.
[3]金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医德医风建设[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