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奕(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正文:
财政收入是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对于我国政府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我国去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服务型政府。根据财政学理论,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之间应形成相依相存的长期稳定关系。只有合理的财政收入水平才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几年,我国财政收入与GDP都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并且GDP的增长速度更加突出。从理论上来说,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过大的财政收入规模或过快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都会制约GDP的增长;而过小的财政收入规模或过慢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会抑制GDP的增长。同样,GDP增长对财政收入也具有相应的促进或约束作用。
国家财政收入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财政收入是政府公共部门的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主要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三大职能。财政收入的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又影响着政府的财政收入。GDP(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最佳指标。因此研究财政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看,财政收入是通过税收等形式集中的供政府集中使用的那部分GDP。财政收入是GDP的一部分。那么,财政收入和GDP之间的数量关系究竟如何,这里,我们根据我国1997年~2016年财政收入和GDP的数据,以财政收入为被解释变量,GDP为解释变量,基于回归分析建立模型,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财政收入(亿元)2016年 743585.5 159604.97 2015年 689052.1 152269.23 2014年 643974 140370.03 2013年 595244.4 129209.64 2012年 540367.4 117253.52 2011年 489300.6 103874.43 2010年 413030.3 83101.51 2009年 349081.4 68518.3 2008年 319515.5 61330.35
(注: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15年)
3.1 变量的定义
GDP作为解释变量,以财政收入(CZSR)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1997-2016年的财政收入与GDP之间进行定量分析。
在Eviews中输入数据
(2)进行相关分析
建立变量GDP和CZSR的相关图,可以看出财政收入对GDP之间有影响,这里的财政收入取决于GDP的值,随着GDP的增加财政收入也是增加的,并且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将模型初步设定为一元线性函数模型。根据相关图观测到的轨迹分布规律,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自变量,财政总收入(CZSR)为因变量,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
(3)建立模型
设定财政收入与GDP相关关系模型。
CZSR=α1+β1GDP+μ1
其中:CZSR为各年的财政收入,GDP为各年的GDP,α1为常数项,β1为回归系数,μ1为随机误差
(4)回归分析
由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得
回归方程为CZSR=-10018.63+0.232236GDP
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每增加1亿元,我国的财政收入将增加0.232236亿元。表明财政收入随GDP的增加而增加。
4.1 经济意义的检验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在理论上已经知道,财政收入与GDP的增长是正的线形关系,这与现实中GDP与财政收入同向变化是相符的。
4.2 统计推断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所谓拟合程度,是指样本观测值聚集在样本回归直线周围的紧密程度。判断回归模型拟合程度优劣最常用的数量指标是判定系数。判定系数是对回归模型拟合程度的综合度量,判定系数越大,模型拟合程度越高。判定系数越小,则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越差。
(2)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
F检验是对回归总体线性关系是否显著的一种假设检验。如果比例值ESS/RSS较大,说明GDP对财政收入(CZSR)的解释程度高,可以认为总体存在线性关系,反之总体可能不存在线性关系。
对财政收入与GDP的回归参数β1进行显著性检验。由表3数据,可看出F=15205.92,p=0.000<0.05,在显著水平a=0.05时,拒绝零假设,因此所求得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3)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
所谓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就是根据样本估计的结果对总体回归参数的有关假设进行检验。β1的检验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线性影响的程度。对财政收入与GDP的回归参数β1进行显著性检验。利用表数据用Eviews作回归分析,计算得线性回归分析的系数t和p值,t=123.3123,p=0.000,所以拒绝回归参数β1=0的假设,表明GDP对财政收入有显著性影响。
5.1 财政收入总量与GDP总量的相关关系
由数据可以看出,从1997年—2016年,随着GDP的增长,财政收入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但相对于GDP增长的陡峭趋势,财政收入的增长是比较稳定、缓慢的。财政收入的增长有赖GDP的增长,两者保持同方向变化。
从理论上看:财政收入是政府部门的公共收入,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用于保证政府行使其公共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需求。其主要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三大职能。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研究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显得尤为必要。财政收入的增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的总体发展态势,即GDP的增长。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形式,随着GDP的增长,也暗示着企业的蓬勃发展,而企业的良好发展也意味着政府在一定的税收制度下能获得更多的税收收入。因此,财政收入与GDP的正相关关系是十分合理的结果。
5.2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对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一般在40%~50%左右,个别国家如瑞典这一比重高达60%;发展中国家为25%~30%左右。
由图中可以看出,从1994年—2015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逐步稳定上升,但是上升的幅度都比较小,知道2015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才达到23%左右,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可以看出,财政收入和GDP的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且大体上呈现出同增同减的变化的趋势,但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始终高于GDP的增长率。
5.4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与GDP的协调关系
(一)静态协调关系
首先,根据基本的财政经济理论,财政依存度过高,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积累太多,私人消费太少,从而阻碍GDP的增长;反之,财政依存度过低,经济增长会由于政府投资这一强劲的拉动力不足而乏力。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财政依存度总是存在一个适度的取值范围:下限是能够满足国家行政职能最低需要的财政收入占比,上限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社会简单再生产得以正常运行前提下的财政收入占比。其次,分配理论还指出,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主要包括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三个方面,其中除了部分扩大再生产支出项目需要由企业积累承担外,积累基金支出的绝大部分是由财政收入承担的。而从国民收入形成的消费基金,虽然其中包括了政府财政收入形成的公共消费,但整个社会消费总量主要是由私人消费构成的。由于整个社会中的积累基金包含小部分的企业积累,消费基金中包含小部分的公共消费,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大体上等同于财政收入与扣除财政收入后剩余GDP的比例。一般说来,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大体应保持在25:75左右,因此,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也应为25%左右,对于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国家来说,这一比重还可适当提高。
(二)动态协调关系
据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历年小口径财政依存度低于最低国际公认的标准,全口径财政依存度符合我国国情。根据表2,边际财政依存度逐步从低于财政依存度向高于财政依存度转变,相应的财政收入增速逐渐从低于GDP增速向高于GDP增速转变,财政收入弹性也逐渐从小于1向大于1转变,其最终的结果是小口径财政依存度会不断提高,逐步向国际公认的最低水平逼近,而全口径财政依存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仍然在符合我国国情的范围之内的30%~ 40%之间,即边际财政依存度没有超出财政依存度的合理取值范围之外。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历年财政收入增速与GDP增速的关系是合理的。再从财政收入弹性看,一方面,可将历年财政收入弹性值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特殊年度的较高值,如在1998和2001年超过2,1999年达到历史最高值2.54。1998年和1999年财政收入弹性较高是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GDP增速大幅下降,尤其是在1999年达到自1991年以来的最低值,但在这期间财政收入增速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2001年的财政收入弹性值较高,是因为虽然GDP增速有所回升,由于仍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导致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增加;第二类是较低值,“八五”期间国家财政的集中度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财政收入弹性值小于1;第三类是处于1至1.6之间的值,财政收入弹性处于这一区间的年份,其财政收入与GDP都保持正常的增速,没有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此时的财政收入弹性处于合理的取值范围之内。
6.1 财政收入与GDP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
从理论上讲,财政收入和GDP的增长应保持一定的同比例关系,通过已建的回归模型以及估计结果告诉我们,它们是存在一定的线性正相关性,是一种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但是不得不考虑如果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偏差过大或长期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又可能会造成人民负担过重,不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且会影响到政府投资的效率和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建议实现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财政收入和GDP的可持续增长最终依赖于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改善。
6.2 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影响,GDP与财政收入的关系会出现一些异常,可能的原因有:经济体制的影响,紧急结构的影响,财政税收政策的影响,像国家提高某类产品的税率,或者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在世界上的地位。但是这些变动因素只能作为随机扰动项来处理,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因素无法用数据来表示,另一些方面也为了模型的简便考虑。
6.3 十九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在GDP稳步高质量增长的过程中,财政收入有必要保持一致的增长态势,以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美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