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守钰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阳泉 045000)
阳煤集团和顺新大地煤业有限公司是集团公司兼并重组主体矿井,15302工作面回风巷井玉沟从工作面北部穿过,工作面大部分位于井玉沟以西,地表总体为北高南低的山梁地带,地面主要为林地及荒地。东部为已经回采的15303工作面,南部为山西运通煤业有限公司(原九京煤矿)矿界,西部为泊里煤矿矿界,北部为西翼南回风、西翼轨道巷、西翼皮带巷。本面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厚度在4.80~6.30m之间,平均5.43m,结构简单。本面煤层结构简单,不含稳定夹石层,仅在中上部断断续续含透镜体状硫铁矿结核,厚度约0.03~0.08m。回风巷相邻采空侧,两工作面煤柱为20m,为临采空侧的动压巷道。回风巷设计净宽5.0m,净高3.5m。
巷道顶底板情况表见表1。
由于回风巷相邻采空侧,巷道在掘进时就出现了明显的动压变化,掘进完30~50m后巷道顶板设置的锚杆、锚索压力计受力增加,压力增长约10%。两帮煤体开始破碎,尤其中部以上开始向外位移,会出现网包,位移量接近40mm。会出现底鼓现象,以巷道中部底鼓为主,底鼓量约100mm。距离工作面150m以外,巷道变形急剧增加,局部不稳定顶板处出现顶板断裂,破碎,个别顶锚杆出现破断;顶板位移后,钢带出现折弯和断裂;锚杆、锚索压力增加50%以上。两帮煤体更加破坏变形,变形量超过1500mm,出现煤体更大破碎和裂隙发育,个别帮锚杆托板变形破坏。底鼓量普遍超过1500mm。严重的巷道变形,使皮带输送机无法正常工作,轨道无法铺设,风筒受到影响,给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造成很大的困难,也无法满足工作面正常回采。
经分析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为采空区煤柱应力集中区域,且在高应力作用下,煤柱侧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受到破坏,巷帮煤体破碎,巷道易出现两帮移近,从而导致底鼓,尤其受掘进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区域,情况更为严重,甚至会影响工作面通风和设备运输。为确保正常的掘进和巷道使用要求,工作面回风巷掘进期间巷道两帮煤体进行注浆加固,以强化煤体,控制巷道变形。通过对巷道的两帮及底角进行注浆加固,两帮注浆以提高巷道煤柱的自身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
表1 巷道顶底板情况表
创导加固材料是一种新型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以无机矿粉为主要组成成份,是一种快凝、早强型无机注浆材料,同时也具备较强的可注性,可与高分子材料相媲美,其强度和与煤体粘接性较普通硅酸盐水泥类注浆材料有较大提高。创导加固材料为双液注浆材料,两种浆液在混合前,24h内不凝固,不泌水,不沉淀,混合后凝结时间为3~10min,水灰比为0.8时,浆液混合1~8h后的固结体的强度能达到8~14MPa以上,其较适合于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时效性要求较高的注浆需要,特别是开放煤体表面浅层注浆加固。
注浆封孔材料与注浆材料一样,只是采用低水灰比,水灰比为0.7:1,双液浆混合后约1min失去流动性,5min即可固化。
钻孔布置在巷道的两帮及底角。在两帮各施工两排钻孔,上排和下排钻孔成“三花眼”布置;下排钻孔开孔高度1.5m,上排钻孔开孔高度2.5m,单排孔间距4m,上下排孔水平间距为2m;下排孔垂直于巷帮施工,钻孔直径为42mm,孔深8m;上排孔为上仰钻孔,钻孔直径为42mm,钻孔上仰角度约8°,孔深约8m;两帮底角各施工一排钻孔,孔间距2m,钻孔直径为42mm,下扎45°,孔深3m,采用Φ28mm、长度为2.5m中空注浆锚杆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隔一个班对锚杆进行预紧。
注浆顺序:先对两帮的注浆钻孔进行打孔、插管、封孔、注浆;待两帮的注浆孔注浆完成后,隔一个班,再对底角注浆孔进行打孔、插入中空注浆锚杆、封孔、注浆,为了防止底角注浆钻孔注浆过程中串孔,建议采用间隔打孔、注浆方式,即先对单数孔进行打孔、注浆,单数孔注浆完成一个班后对双数孔进行打孔、注浆;底角孔注浆完成后,隔一个班对中空注浆锚杆进行预紧。
注浆管:为了防止巷帮破碎区漏浆,孔口部分采用4分无缝钢管作为封孔管,封孔长度为2m;注浆钻孔内剩余部分需插入1416型铝塑管,需解决与4分钢管的连接问题,可以采用插接方式连接。
封孔工艺:钻孔施工后插入注浆管并进行封孔,封孔段钢管上缠绕铁丝,并焊接固定,然后在钢管前后两段上缠绕棉纱,并插入孔内,再在钢管旁边插一根导浆管。
封孔时应先开泵吸浆,当输浆管路的混合管打出的浆液为混合均匀的浆液后,将输浆管出浆口与封孔导浆管进行连接,开泵注浆,向孔口缓慢注浆,并将导浆管缓慢向外抽出,当孔口流出浆液时,停泵,将导浆管抽出,并用棉纱将孔口堵死。
本次注浆采用创导加固材料,注浆系统如图1所示。系统由两个气动搅拌桶QB200,两个盛浆桶(可以采用铁桶加工),一台ZBYSB40/22型液压双液注浆泵,以及相应的管路和混合器组成。
图1 注浆系统连接示意图
正常注浆水灰比0.8~1.0,漏浆严重时可适当降低水灰比,最低控制在0.7:1。注浆封孔水灰比为0.7:1。
注浆压力也是影响注浆效果的关键参数,一般情况下注浆压力6~8MPa,围岩破碎,漏浆严重时可适当减低注浆压力,可调整为4~6MPa。
注浆原则上需一直注至压力上限为止,如果注浆时间过长,注浆量过大,应检查是否存在漏浆通道,注浆结束时应稳压至4~6MPa。
经过注浆加固工程的施工,对巷道的围岩变形进行了综合观测。通过三个月的观测和分析,监测出巷道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如下图2所示。可以看出:回风巷掘进期间在第一天巷道表面位移速度为:顶底板速度取得最大值为100mm/d ,两帮移近速度取得最大值为130mm/d。回风巷掘进期间巷道表面位移有两个特点:一是两帮相对移近速度比顶底板相对移近速度大;二是在前一段时间内巷道表面位移变化较大,在第15d左右时,巷道表面基本无变化。巷道顶板的下沉量和底鼓量平均为300mm,两帮位移量平均为400mm;未注浆加固段,巷道变形明显,破坏严重,出现较大两帮破坏和位移,在巷道上角处出现网包。局部巷道变形段在进行注浆加固后,巷道变形趋于稳定,整体状况良好。
图2 巷道表面位移情况
对动压煤巷应用注浆加固技术,显著地改善了巷道围岩的破碎结构,提高了自身的承载能力,增加了煤柱的强度,实现了围岩的稳定和支护安全。也减少了因为多次整巷造成的各种隐患和投入,为工作面的高产创造了条件。